1955年没被评为上将,莫文骅心存不满向朱老总发泄情绪?纯属谣传

星辰君啊 2022-08-29 15:53:06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900期。解放战争后期出任过兵团司令、政委级别的将领,55年授衔时的地位通常是很高的,大部分都能被评为上将军衔,有一些甚至能被评为大将。比如罗瑞卿、许光达、陈赓,都是这样的情况。但有一位同等资历的干部却只获得了中将军衔,此人就是四野名将莫文骅。

莫文骅是广西人,不光参加过著名的百色起义,抗战时还当过八路军的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他当时的上级萧劲光,在建国后获得了大将军衔。按理来说莫文骅作为政治部主任,评为上将是合理的。之所以这样讲,还有更加有力的依据,我们接着往下看。

他真正官职最高的一段时期,是在随后的解放战争期间。莫文骅出任过第四野战军14兵团政委,兵团司令员是原东野参谋长刘亚楼,此时跟他平级。后来莫文骅又当了13兵团政委,跟他搭档的兵团司令则是老上司萧劲光,后来换成了黄永胜。不说萧劲光,连继任者黄永胜的军衔也是上将,莫文骅怎么能只是中将呢?

所以莫文骅的军衔,令许多老同事感到大惑不解。上将一共57人,大部分都是正、副兵团级的干部,而这个定级结果是在1952年出来的,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是实打实的兵团政委了。按理来讲获得上将军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他后来确确实实只是中将。这其中有一些历史因素,从这个角度讲莫文骅不是特别走运。

建国后,莫文骅曾出任东北军区的政治部主任,与他搭班子的同事,大部分都在1952年定了副兵团级。当时的军区司令员是高姓领导人,他认为莫文骅的定级(本该是正兵团级)结果太高的话,将会不利于在军区内开展工作,所以大家都被定为了副兵团级。莫文骅当时没在意,三年后却影响了军衔。

副兵团级干部在55年评衔时,评上将和中将的概率都是有的,莫文骅不是军事主官,属于后一种,军衔被拉了下来。另外还有一点直接原因:在之前的广西剿匪战中,莫文骅所在的部队进程缓慢,遭到了中央的点名批评,相关将领的军衔受到影响,莫文骅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莫文骅将军心胸十分宽广,对军衔高低并不特别在意。网上一度有不少传言,说莫文骅有上将的资历,却只有中将的军衔,所以在后来给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签署文件的时候,往往不直接写“莫文骅”三个字,而是写“中将莫文骅”五个字,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对军衔的不满情绪。这种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至今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莫文骅曾采用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是对将军名节的一种不尊重。

甚至有人造谣说,莫文骅给朱总司令起草文件时,最下面都写着“中将莫文骅”。这显然很荒谬,试想在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里面,一名高级干部若只是这样的觉悟,还敢在朱总司令面前公开表露,恐怕是连中将军衔也不想要了。所以这些说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没有任何客观证据。事实上在55年授衔后,莫文骅从来没有谈论过军衔的问题。将军具有高风亮节,在军内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0 阅读:89

星辰君啊

简介:精彩视频都在星辰君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