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延安市人民医院透析,就头疼,医院人挤人,去了还要等很长时间。”提及曾经的就医体验,家住宝塔区的贺雄感触颇深地摇了摇头,“现在在我们宝塔区人民医院就能透析,这里的大夫是从市人民医院来的大专家,医院环境好,在这里透析一次报销后个人承担的费用比在市级医院少一半,家庭负担也轻了。”
患者贺雄的经历并不是个例,随着陕西医改工作的深入,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近年来,延安市紧紧围绕“大病重病在市级解决,一般病多发病在县区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以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做优市级,做强县级,做实乡村。
近日,中省多家媒体齐聚延安,深入探访延安市在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特别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与宜川县的医共体合作,为破解当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生动案例。
医共体:构建医疗服务新生态
作为此次采访的焦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与宜川县的医共体合作无疑是亮点之一。自2015年宜川县人民医院加入延安医疗集团成为集团分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从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帮扶。经过8年两个周期的管理,通过深度合作,实现了医疗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共享与互补。在医共体模式下,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向宜川县人民医院派遣了由院长、业务院长、行政院长组成的精英管理团队,共计5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医院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与优化。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延大附院专家团,一支由10名顶尖专家组成的队伍,每周六风雨无阻地来到宜川,通过坐诊、查房、手术示教及带教等多种形式,将先进的医疗技术直接输送到基层。据统计,八年间,专家团累计接诊患者高达7.3万人次,成功实施手术830余台,查房次数超过2200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患者重获健康的希望与笑容。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通过远程医疗、在线会诊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医疗资源的跨地域共享,有效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
“温度”与“力度”并行,进一步提升百姓就医“幸福感”
家住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雷赤乡的常桂兰告诉记者,2024年6月她因肺炎住在云岩卫生院,当初来的时候气短,睡眠也不好,接诊的主治医师兰歌看到她情况严重,仔细询问病情、病史,细致查体,完善胸部X线,并将检查结果上传医共体总院影像中心,总院影像科专家审核影像后,给出指导意见,兰医生立马给她办理住院及时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期间兰歌医生每日进行查房,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治疗,最终常桂兰康复出院。“特别感谢医共体建设这个好政策,让我能够就在离家较近的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常桂兰出院时说的感谢话语。
医共体的建设,最直接的受益者莫过于广大患者。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与宜川县医共体合作的推动下,2021年10月宜川县人民医院组建了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云岩、阁楼、新市河、壶口、高柏、交里、英旺、牛家佃)分院和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丹州、寿峰、集义、秋林)分院的2个县域医共体,实施工作下移、资源下沉、技术下派,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通过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病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避免了盲目到大医院排队等候的烦恼;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2023年9月,我们已经在云岩和英旺两个中心卫生院启动了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向两个卫生院下派医技人员累计32名,开展医疗、急救现场培训165人次,轮训村医42人次,我们还建立了心电远程会诊系统和卒中、胸痛、创伤专科联盟,2023年两个试点卫生院就诊率提高34%,医疗收入提高24%。”宜川县人民医院院长马鹏说。
事实上,在陕西,像延安这样的医共体内资源共享,远程医疗的地区不在少数。多年来,我省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发挥高水平医院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红利”。
无论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与宜川县的医共体合作,亦或是宜川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都是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它生动展示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卫生健康事业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服务的持续优化,相信,将会有更多像延安这样的地区,通过医共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医疗服务的高效供给,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延安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