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彭进军 通讯员 刘闰慧 文/图 4月27日,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南方草地资源开发与草畜耦合集成示范”项目迎来重要进展——应用示范基地(场)授牌仪式在西湖管理区牧业景区举行。这一国家级科研平台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南方草牧业发展迈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专家现场考察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生态屏障,南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迎来重大技术突破。示范基地将重点构建“土—草—畜”协同优化体系,围绕四大核心技术展开攻关:一是智慧生态放牧系统研发,实现精准环境监测与智能化管理;二是人工草地改良技术,通过品种选育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三是饲草型全混合发酵日粮工艺创新,提高地缘性秸秆资源利用率;四是种养循环生态闭环模式,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湖南德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八年技术攻关建成2个10万吨级饲草加工中心,实现20万亩牧草与100万亩秸秆高效利用。其打造的“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模式,为“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产业闭环提供了示范样本。

专家企业调研

授牌仪式后企业代表与专家合影
“西湖示范区将承担技术验证与模式输出的双重使命。”项目专家表示,该基地已启动全混合发酵日粮技术中试平台建设,未来将形成“研发—验证—推广”三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集成人工草地优质饲草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新型饲草加工工艺,着力破解南方地区草畜转化效率低的技术瓶颈。
据悉,该项目将依托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为南方草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