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一重工(600031.SH)宣布筹划H股上市,旨在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的对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至此,三一重工成为年内第10家递表港交所的A股公司。
遥想当年公司定下的“三一系”万亿市值目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围观,如今还有戏吗?
三一重工暴涨暴跌的背后,从“戴维斯双击”到“戴维斯双杀”,皆因周期。
2015年,棚改2.0启动,随着货币化安置政策的实施,房地产行业迎来大爆发;再叠加始于2009年的大基建,2015年后刚好迎来工程机械的大规模更新换代,三一重工迎来了业绩的高增长。
于是,迎来了“戴维斯双击”,即业绩、估值双涨!
2021年之后,房地产行业逐步陷入困境,经历了十年之久的大基建也开始趋缓,再叠加地方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三一重工遭遇滑铁卢,遭遇业绩、估值双降。
不过,如今三一重工的逻辑,又悄悄发生了变化:广袤的海外市场+全球市场份额提升。
先说海外市场。
2023年,三一重工的海外收入达到了432.58亿元,占比58.44%,首次超过国内市场;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60.27%。
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差不多5年时间,来自海外收入的占比就从14.1%提高到了60.27%,成为公司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三一重工的产品重点销往“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于国内市场,全球基建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正因为如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用担心周期性,都将是高速增长。
再来说市场份额这事。
目前,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居第一阵营的是卡特彼勒和小松,市场份额分别是16.8%和10.4%,三一重工的市场份额是4.2%,排名全球第六。
但如果剔除中国市场的话,三一重工的市场份额仅为3%左右。
2024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印尼工厂二期工厂已扩建完毕,印度、南非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投产后将覆盖东南亚、中东等市场。
考虑到中国制造的优势,以及中国企业的内卷程度,随着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海外市场可以说大有可为,前景非常巨大,也非常值得期待。
事实上,三一重工的经营业绩正持续向好。
2024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营业收入583.6亿元,同比增长3.92%,净利润48.68亿元,同比增长19.66%;单看三季度,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8.87%,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96.49%。
显然,三一重工正在重回高增长。
盈利质量方面。2022年至2023年,三一重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1亿元和5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是123.75亿元,同比增速151.74%,远高于同期净利润。
也就是说,公司的盈利质量在不断改善。
最后说说市场担心的管理层减持。
2024年9月,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在内,共7位高管合计减持不超过754.9万股股份,涉及金额约1.22亿元,一度引发市场恐慌。
不过,从前十大股东来看,截至2024年3季度末,有六家机构进行了增持,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易方达沪深300均增持超60%。
尽管是被动性减持,但是,也能够看出机构对公司前景的态度。
巅峰时期,三一重工市值超过4000亿,市盈率超过50倍。如今,市值不到1500亿,市盈率不到25倍,大家觉得机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