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还不到一个月,白宫的态度突然“软了”。
先是悄悄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关键电子产品的关税,接着又传出消息称,特朗普团队正通过秘密渠道向北京递话:“只要中国点头,关税战随时可以叫停,未来3到4周内中美就能达成协议!”
这场原本剑拔弩张的贸易博弈,为何让美国主动“踩刹车”?
关税大棒砸碎美国钱包,苹果、特斯拉带头造反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时有多威风,现在就有多狼狈,原本想用“34%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第一刀先砍在了自家科技巨头身上。
苹果算过账:如果坚持把iPhone生产线搬回美国,售价得从1599美元涨到3600美元,直接吓跑80%的消费者;特斯拉更惨,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全球四成产能,马斯克急得在X上发飙:“加关税等于杀死美国电动车!”
不到一周,华尔街就用真金白银投票——苹果、英伟达、亚马逊等七大科技巨头市值蒸发1.49万亿美元,比特斯拉全年营收还多三倍。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扛不住压力,4月11日深夜偷偷发布公告:手机、电脑、芯片统统免税。这波操作连《金融时报》都吐槽:“白宫挥关税大棒的样子,像极了举着菜刀砍自己脚趾。”
中国出口不降反升,东盟给美国“补刀”特朗普原以为关税能掐住中国外贸的脖子,结果反手被数据打脸。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1%降到15%,东盟趁机上位成第一大贸易伙伴。
更绝的是,越南、墨西哥这些美国想拉拢的“备胎”,正疯狂进口中国零部件再转卖给美国——光是越南去年就从中国买了460亿美元电子元件,转头贴上“越南制造”标签加价卖给美国。
美国农民的日子也不好过,中国对大豆、猪肉加征49%关税后,巴西趁机抢走70%的市场份额,中西部农场主气得在特朗普竞选集会上举着“还我订单”的牌子抗议。
难怪《日本经济新闻》直接开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是现代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债崩盘、通胀爆炸,白宫扛不住三重暴击真正让特朗普认怂的,是自家后院起火的金融数据,4月12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到4.48%,30年期国债更是一举突破5%大关,创下1982年以来的最大三日涨幅。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成本暴涨,光是6月到期的6万亿美元国债,利息就要多付300亿。
更惨的是普通美国人,2025年第一季度,服装价格涨了17%,牛肉贵了23%,中产家庭每年得多掏3800美元。
美联储前脚加息压通胀,财政部后脚发债救急,这种“左手撒钱右手收钱”的骚操作,连《华尔街日报》都看不下去:“特朗普的关税战,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中国稀土反杀,F-35生产线差点停工就在美国焦头烂额时,中国亮出了“稀土王牌”,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握在中国手里,4月15日对美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急得跳脚——造一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库存只够撑三个月。
五角大楼连夜派人游说白宫:“再不解除关税,明年空军只能飞二战老古董了!”
科技领域的反差更扎心,特朗普想用芯片断供卡华为脖子,结果麒麟9000S芯片突破7纳米封锁;围剿中芯国际,反而让中国成熟制程芯片拿下全球60%市场。
对比之下,美国半导体企业因为拿不到中国稀土,14纳米以下芯片产能直接腰斩。难怪比尔·盖茨最近公开吐槽:“关税战最大的输家,是美国自己的科技霸权。”
人民币悄悄上位,美元霸权裂开缝这场关税战还意外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沙特、伊朗开始用人民币买石油,金砖国家推出自主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冲到26%。
最狠的是印度,嘴上喊着“全球南方领袖”,身体却很诚实地抛售10万亿日元美债,吓得美元指数跌破100大关。
现在回头看,特朗普的关税大戏演了一个月,中国外贸顺差只降了3%,美国倒是把盟友得罪了个遍——欧盟备好26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日本汽车商集体造反,连澳大利亚都骂“被当韭菜割”。
这场博弈给所有人上了一课:21世纪的贸易战,早不是谁嗓门大谁赢,当中国用全产业链扛住压力、用科技突破撕开封锁时,美国却还在用19世纪的思维玩零和游戏。
特朗普现在说“希望罢手”,或许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套路,在全球化时代真的玩不转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