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高端”路线的和府捞面也不能让人放心?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还需多方发力

中国报道 2023-03-16 00:40:22

“去和府捞面点了一份面,还没吃几口就发现面里面的菜叶是已经腐烂的,这品质一点也配不上他们打造的‘中高端’光环啊。”北京的李先生感慨道。

李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写出了自己的遭遇:和府捞面吃出塑料、吃出玻璃损伤食管跟胃部、吃出头发、吃出小虫子等。

在快速扩张中,和府捞面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时见诸报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老鼠门”事件曝光,“和府捞面道歉”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与此同时,和府捞面近几年的行政处罚也不少。如,据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信用中国”网站显示,和府捞面于2022年9月30日,因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物品,没收违法所得0.0248万元,罚款5.0000万元等处罚。

食品安全无保障,再“高端”也枉然

信息显示,2022年6月9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西路第二分公司进行监督检查。现场查见厨房货架内待使用9袋预包装的泡萝卜片(净含量:1KG;生产日期:2022/1/4;保质期:4个月;贮存条件:请置于阴凉干燥处或冷藏更佳;生产商:四川民福记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号:SC10351018200673)已经超过保质期限。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违反本法规定,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我从2019年开始特别热衷于和府捞面,周围很多人都说它价格太高,但我还挺信任他们家的,毕竟价格在那呢,没想到他们的食品安全都没保障,真让人失望。”和府捞面的忠实粉丝张女士说。

食品安全无保障,再“高端”也枉然。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不在食品质量上下功夫,只重宣传噱头,企业最终丢失的是消费者的信任。

企业应夯实食品安全这一立身之本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是每个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中国报道》记者就上述问题联系了和府捞面公关部,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百姓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食品供给不断创新,向着更加健康、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然而,“舌尖上的安全”依然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也是消费新时代下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石。

在朱丹蓬看来,食品安全是行业高质量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稳定前行的“压舱石”,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坚守食品安全,就是夯实企业的立身之本,就是承担应当的社会责任。无论是自有工厂还是产业链合作,食品企业都需要基于自身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建设和维护质量控制体系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的动态要求,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开心。而这些新的探索,也或许会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奠定未来行业格局的基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在“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采取三个方面的有力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健全完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风险管控机制,同时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企业主体责任。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督促企业按照规定的要求,设立食品安全总监、安全员,实行安全员日管控,安全总监周排查等,真正把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落到最小工作单元。三是督促落实末端发力,中端见效的属地管理责任。

撰文:文心

审发:张利娟

审定:赵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