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王淮正
编辑|t
引言1937年的秋天,山西的平型关,山路弯弯,天高云淡。谁也没想到,这里即将上演一场让日军胆寒的伏击战!115师的战士们埋伏在丛林里,眼神如鹰,枪口如铁,准备迎接那支骄横跋扈的日军车队。“打!”
随着一声令下,枪声四起,日军车队瞬间被打得七零八落。战斗胜利了,可胜利的代价有点重——缴获的物资多得惊人,竟让八路军愁眉不展。
最后,不得不请来几百位乡亲帮忙,连续干了两天两夜,才把所有战利品搬完。这场胜利不只是一次伏击,而是中国抗战信心的开始。

1937年秋天,平型关山路崎岖,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味道。八路军115师的战士们,正静静埋伏在小寨村的密林里。
要说这次伏击的目标,还真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这是日军的汽车运输队,拉的可是给前线日军部队补给的“家底儿”!军火、粮食、衣物,全都在这些车里。

八路军从半夜就蹲在山沟沟里,猫着腰、咬着牙,就等这一场硬仗。早晨太阳刚露头,果然,日军车队摇摇晃晃地出现了。
这帮日本兵平时横行惯了,一点戒备也没有——要多松懈有多松懈。这边八路军的指挥官看准了时机,一声令下:“开火!”

顿时,山谷中枪炮齐鸣,火光四起。日军车队根本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得稀里哗啦。几十辆卡车连同里面的士兵,瞬间被炸成了废铁。
战士们越战越勇,打得鬼子满地找牙。短短几小时,这支骄横的车队就全军覆没。这一仗不仅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更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希望。
这场伏击堪称经典。战士们不费多大力气,就赢得了抗战中的第一次大胜——平型关大捷。这下好了,八路军彻底把日军的运输链给掐断了,还从这场战斗中尝到了甜头。可谁能想到,胜利的背后还有个大麻烦正在等着他们……
打赢容易,搬运可不轻松战斗打完,八路军一清点现场,才发现这次的战利品多得离谱。
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包括:九二式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多挺。步枪1000余支。
军马50多匹。以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包括电台等。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
。
此外,还有资料提到缴获了1万多件军大衣和1000多条军毯,这些对于当时的八路军来说非常珍贵。还有缴获了1000多支三八大盖,20多挺轻重机枪,20多个掷弹筒等。
几十辆卡车没法开了,那就拆下零件吧;枪支弹药数不清,军服和粮食更是堆得像山一样。
八路军指挥官原本心里还乐开了花,可马上问题就来了:这些东西可怎么运回去?

115师的兵力本来就不多,能打仗的都得守着前线,哪里腾得出人手来搬这些家伙什?靠着自己那几百号人,恐怕半年也搬不完!
这时候有个机灵的排长一拍脑袋:“找老乡帮忙啊!”于是,一声召集令传开,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赶来了。

村里人一看战场那阵仗,都惊呆了。车、枪、弹药……还有日本兵留下的军服和罐头,东西多得眼花缭乱。有人笑着说:“这些个战利品,要是搁在村里,那就是一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
老乡们高兴归高兴,可活儿也确实不轻松。几十辆汽车的零部件要拆装,子弹一箱一箱地往外抬,粮食和罐头都要分门别类装上牲口车。这活儿,真比打一场仗还累!

几百号乡亲们干了整整两天两夜,汗水湿透了衣裳,鞋底磨破了好几双。有人开玩笑:“打鬼子容易,搬战利品才是真不容易。”但再苦再累,大家伙心里都痛快——这是胜利的味道啊!看着满满当当的战利品从山路上运走,老乡们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就这样,靠着百姓的帮忙,这些“天降的财富”终于被运回了大本营。
胜利的意义谁来评说?打完仗后的日子,115师的战士们迎来了短暂的庆祝时光。可是,在战场之外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过——这次战斗到底歼灭了多少敌人?缴获了多少战利品?各方的说法截然不同。

八路军的官方统计中,战斗结果自然是大捷:“敌人尸横遍野,战利品装满山谷。”可与此同时,由于通讯不畅,前线与总部之间的数据始终无法对上。
南京国民政府也给出了另一种说法,强调了战斗的胜利,但在战果数量上却谨慎许多。这样一来,各种不同版本的说法一时之间传得满天飞,谁也搞不清到底哪个才是最准确的。
可争议归争议,这场战斗的意义谁都无法否认。平型关大捷不仅打出了八路军的威名,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日军,这可不是小事。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起这场仗,总是眉飞色舞:“那可真叫痛快!日本人也有今天!”

虽然战后关于这场战斗的记载在教材中有所不同,但老乡们帮忙搬运战利品的故事,却一直口口相传——这段历史,成为了百姓心中永远的记忆。战斗胜利的光辉,并不只属于战士们,也属于那些默默付出的百姓。
平型关大捷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胜利。从战士们勇猛无畏地冲锋陷阵,到老乡们齐心协力地搬运物资,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战斗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场胜利不仅属于八路军,也属于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战斗硝烟早已散去,可老乡们两天两夜搬战利品的故事依旧流传在这片土地上。那是一段刻在记忆里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象征。
每一场胜利背后,都有着无数人的付出。八路军在平型关打出第一场胜仗,打出了民族的希望;而几百位老乡,两天两夜搬运战利品的场景,则成为了胜利背后最朴实的注脚。

胜利的意义,不在于战果多少,而在于我们如何铭记。平型关大捷的故事,将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不屈精神的象征。
参考资料: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烽火战旗扬》之“平型关大战突击连”.人民网.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