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杜月笙女儿,在异乡开了37年餐馆,出生前父亲已预言夫婿名字

容妃谈剧 2024-04-04 02:16:30

杜月笙

这位20世纪上海滩的传奇人物,被称为“三百年帮会第一人”的杜月笙,从小命运多舛,可也风光一世,后世枝繁叶茂,遍及海内外各行各业。

对于他的功过,中国民国史研究室主任汪朝光评价过:

“杜月笙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起家于帮会,有‘黑’或‘邪’的一面,但他又支持过抗日,也就有了‘白’或‘正’的一面。而历史评价应该实事求是,该否定就否定,该肯定就肯定。对杜月笙来说,虽有‘正’的一面,但总体而言,‘邪’的一面更突出,不是个值得特别肯定的人物。”

杜月笙一生娶了五个老婆,子女十人,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当属四太太姚玉兰和五太太孟小冬。

从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开始,便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生。母女三人同台演出,却在当晚便被青帮老大杜月笙相中其姐妹二人,不料妹妹姚玉英却早早离世,独姐姐姚玉兰嫁了过来,成为了杜府四姨太。

姚玉兰为杜月笙生下二子二女,除了幼子英年自杀,二女师从了五姨太孟小冬,百年后并与其合葬,杜月笙最宠爱的大女杜美如的一生也算颇有滋味。

杜美如18岁时

杜美如初次体会生活的变更与艰辛

杜月笙虽说是粗人出生,没有文化,却一生最敬佩有文化之人。对后人的教育也是从严从早,他希望后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不要像他一样没有读过什么书,不要步入黑帮,所以,杜月笙对于自己子女的要求是非常严厉的。

杜美如从小便要求学习英语和法语,这在后来也证明了父亲对她的严厉是有益于她的,为她以后事业发展的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杜家从上海逃到香港的那段日子,家里一百多口人的开支都是杜美如在记账,然而那时所剩下的余钱不多了,总是杜美如紧紧巴巴的精打细算着才能凑和着应付过一天又一天。

当时的杜月笙也想过移居法国,他是性情中人,讲义气之人,想带去的人太多,费用也太多,可所剩下的钱远远不够护照签证的费用,只能放弃,便只有留在了香港。

不久杜月笙病重,把放在宋子良那里的仅仅最后的11万美金,也是他所有的遗产分给了几房太太和子女。每个太太拿1万,儿子拿1万,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

可这些钱又哪里够以后的开销。太太们日后都过着变卖首饰维持生活的状态。

分配好所有的遗产后,杜月笙把命美如从汇丰银行保险柜取出的那些“纸头”(欠条)全部撕毁。那里面都是一些商界精英和政界高官们从杜月笙那儿借去的钱财,数目都不低。

可杜月笙不惋惜,他说“我不想你们今后一生都在讨债,不想你们在我死后费尽力气打官司。现在兵荒马乱,借钱的人,手头哪里有钱?今后他们有了钱,若是感恩,一定也会帮你们的。”

杜月笙晚年的豁达和精明也体现在这里,他为子女们的前途着想,省去了太多金钱上的纷争,让他们专心于自己的生活而没有步他后尘,没有把讨债成为他们人生前行道路的拌脚石。

杜月笙过世后,全家受宋美龄之邀去了台湾,并把杜月笙安葬在了台湾基隆。

姚玉兰与十位子女

与丈夫相识相恋并相依

25岁那年,杜美如在台湾嘉义的一次露天舞会上认识了和她同岁并相伴一生的爱人,歼击机飞行员蒯(kuǎi)松茂。

蒯松茂的父亲在抗战中牺牲后,母亲便带着他们兄弟几人从安徽老家逃难到了四川。

当时,国民政府效仿苏美空军预校模式,正赶上在成都灌县开办了空军幼年学校,招收小学或上初中的孩子,培养成飞行员。蒯松茂13岁,便自己去报了名后意外的被学校录取了,于是便做了一名少年飞行学员,后来被派到美国接受空军受训一年, 是中国第一批到美国学开喷射机的少校飞官。

1948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蒯松茂随国民军队撤到台湾,驻防在嘉义空军基地。可是在当时台湾与大陆的矛盾还没有解除,随时准备着打仗,面对要嫁给这样一位即没钱又随时会没命的男人,杜美如的心是坚定的,母亲姚玉兰也没有从中多加阻拦。倒是让蒯松茂不必操心婚礼的事,一切全由她安排妥当。

不得不说 ,姚玉兰作为妻子还是母亲都算是比较有魄力的。

26岁那年,杜美如和蒯松茂结婚。1967年,蒯松茂就从一线飞行员转去了台湾驻约旦大使馆,做了军事参赞兼大使助理。

杜美如婚礼上

1976年,约旦与大陆建交,台湾使馆撤消,蒯松茂当然也要一起回到台湾。

在约旦的这些年,他们得知约旦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中餐馆,但是中餐的味道却又受全世界的喜爱,而且约旦的王室们也都喜欢吃中餐,这便让杜美如夫妻萌生了想留在约旦开餐馆的心。再加上在约旦生活的这些年,他们也的确爱上了这个地方。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蒯松茂办了退役,他们如愿以偿的留在了约旦。把在台湾的养老金全部取出凑齐了开餐馆的启动资金。

从金枝玉叶到餐馆老板娘

1979年,杜美如与蒯松茂的中餐馆“中华饭店”在约旦的首都安曼开张了,也是安曼的第一家中餐馆。

在餐馆里

餐馆开起来并不容易,对于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杜美如来说,从小到大都有佣人服侍,哪里做过这些做饭炒菜洗碗的活,可是现在不但要做这些,还得伺候来店的客人们吃好饭,在中餐馆当然是用筷子才地道,也才能体现中国菜的风味,最重要的是,还得教会这些来店吃饭的客人们如何用筷子夹菜。

从采购到做菜,从跑堂到做账,一开始全是他们夫妻两人亲力亲为。经常做累了便倒在地板上就睡着了,慢慢的,随着他们苦心经营,一步一步的,时间长了,当地的,中国的都知道了杜月笙的女儿在约旦开中餐馆的事。

这餐馆一开便是37年,其间他们又在阿联酋开了分店。无论是当地的王宫贵族还是中国外访的官方代表们,都会来到杜美如开的餐馆坐一坐。

杜美如就这样完美华丽的从富家小姐,使馆夫人转型成了一位中餐馆老板娘。或许这个身份才是伴随她一生的标签。

杜美如对于这个新身份倒是非常满意和知足的。她和丈夫享受着经营餐馆的乐趣与安稳。

原来姻缘早已被杜月笙预言

叶落总是要归根的。漂泊异乡几十年,杜美如依旧没有买过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全是租房子住。两个儿子也定居在了美国,可她和丈夫依然想着回到她的出生地上海。

在2017年,已年近九旬的他们来到了上海曾经的杜公馆,这是杜月笙在上海滩刚发达时盖的,那时还没有认识姚玉兰,杜美如惊讶的发现这杜公馆的门上赫然刻着“竹苞松茂”这几个字。

在复原的杜公馆旧居门前

“竹苞松茂”,这是否意味着杜美如和丈夫蒯松茂早已是上天注定的这段姻缘,丈夫的名字不早就在几十年前被父亲杜月笙预言了吗。

这样的姻缘细想来的确匪夷所思,却又不得不觉得一切皆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杜月笙早已经为女儿这段姻缘牵好了红线。

如今,他们盘掉了两家中餐馆,回到台湾定居下来。

其实,对于杜月笙来说 ,后辈能有这样的生活是他希望看到的,对杜美如来说,这一生嫁了自己钟意的人,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开了近四十年餐馆,把中国的餐饮文化带到了异国,这些的人生体验也真是不错的。

END

作者简介:奈雨尘,自媒体撰稿人,喜欢咖啡与写作的文艺中年。

0 阅读:0

容妃谈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