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没出息的周秉昆,给天下嫌弃笨孩子的父母上了一课

容妃谈剧 2024-04-03 21:19:06

央视开年大剧《人世间》热播,改编自梁晓声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演绎了东北周家三兄妹三代人五十年间的生活故事,从周家儿女当知青开始讲起。

“大三线”工人周志刚膝下有三个儿女,大儿子周秉义和二女儿周蓉,都属于喜欢看书学习的类型,对知识充满了渴求,从书本里了解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这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唯独小儿子周秉昆资质却最为平庸,在父母的眼里,他成了最没出息的孩子。

其实也算不得周秉昆是天资不聪颖,小学毕业的他正好赶上了时代的变革,又因为当时他年龄也最小,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混着热闹,根本就不懂他们看的那些书的意义和价值。等他大一点了,生活又不允许他像姐姐周蓉一样任性,像哥哥周秉义一样有真材实料,只有随生活所迫,平凡地过着每一天。

可就是这个在所有人眼里视为最没“出息”的小儿子周秉昆,却撑起了一个家,给了哥哥姐姐放手遨游天地、自由追寻梦想的机会。

命运的转折

周秉昆的命运从什么时候开始转折的呢?似乎算起来有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如果当时去当知青的是他,而非他姐姐周蓉,他的命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可周蓉私自离开家去贵州插队的初衷,并非是替周秉昆着想,或是替父母着想,而是一意孤行地去追寻她的爱情。她说,人应该有信仰,那现在,她的信仰只有爱情。于是,独自打着父亲“大三线”工人的旗号,去了贵州离她的心上人,一个被下放的右派诗人冯化成最近的金坝村,成了那里第一个知青。周秉昆留在家里,照顾母亲。

第二个是,他替瘸子和骆士宾送钱给郑娟,这个他木材厂同事的名义妻子,认识郑娟,是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往后余生,所有的悲与喜,都跟她有关,没有郑娟,周秉昆母亲病倒后就没有人来撑起这个家,周母就不会苏醒,周志刚和两个在外的儿女,也不可能这么轻松地在外面无所顾虑地打拼,郑娟撑起了周家,正如周志刚所说,郑娟是他们周家的大恩人。周秉昆也因为和郑娟在一起,才让他的一生有了情感的归宿,两人恩爱地过了一辈子。

第三个是,如果没有认识郑娟,就不会有养子郑楠,也就不会因为和郑楠的生父骆士宾在楠楠高中的时候争夺抚养权而产生纠葛,两人在拉扯中撞坏栏杆摔下二楼,周秉昆压在了骆士宾的身上,他所幸无事,已是大商人的骆士宾却在医院躺了一年多,最终还是去世了。这给周秉昆带来了牢狱之灾,被判刑15年,最终于2001年减刑至12年出狱。

这三次转折的总和加在一起,直接影响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可是,谁又能说清生命里哪一次的选择和决定在当时是对是错呢,也无法预料每一个转折之后是阴霾还是曙光,所以,我们只能于当下的认知里,一贯地去做认知内的决定,人永远都跳不出自己认知的怪圈。

“没出息”的孩子

周秉昆是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安排工作的那一个,注定了他平庸人生的起点,先在木材加工厂当抬木工,又去了酱油厂当出渣工,之后因为在一次厂里举办的活动中他的快板节目获得了二等奖成了单位的名人之后,市革委会的宣传部就向酱油厂寄来了一份借调令,让周秉昆到群众文艺办公室去做一份名为《红齿轮》杂志的编创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曲艺类杂志越来越难办,港台歌曲的盛行,已经很少有人去了解曲艺评弹了,社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杂志也快办不下去了。周秉昆想着,要不去问问区文化馆邵主任那边是否要人,可韩社长说,区文化馆的日子现在更难过,文化馆都快成大卖场了。韩社长不舍得放周秉昆走,他想到开一家高级饭店,社里还有三四十万的流动资金,不够的可以再贷款,于是“和顺楼”就这么开起来了,秉昆任副经理,负责财务和日常经营。

电视剧里当然是省掉了周秉昆快板获奖以及在做编创工作的情节,直接就跳到了餐厅的经理,“和顺楼”也改为了“和膳堂”。周秉昆和大哥周秉义之间的矛盾也由书中秉昆让秉义帮忙给朋友赶超的妹妹安排护士的工作,秉义没有帮忙而大吵一架,剧中则是因嫂子冬梅父母回礼的事所生出的矛盾。

周秉昆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后来他也有上夜校,考了个大专毕业,但比起哥姐北大毕业来说,依然是一个“没出息”的孩子,可是,周秉昆这样的“没出息”,就真的是没出息没给父母长脸,没光宗耀祖吗?

我们看到的是事实是,撑起周家的,正是这个大家眼里所谓的没出息的儿子,还有那个啥也不是,没文化没工作,还带着一个孩子嫁过来的朴实妇女郑娟。是他俩在一大家子回来的时候忙前忙后,伺候一家人的吃喝,给周母按摩了两年才完好无缺地醒过来,让在外奋斗的所有人可以无牵无挂地继续飞翔。

如果周秉昆不是发生了后面的灾难,他在餐厅里干得顺风顺水,小日子也是越过越好的了。可惜,你却永远不知道命运会在哪一个时刻给你当头一棒,夺去你拥有的幸福,世事就是这么无常。

怎样算“孝顺”

电视剧里,周志刚要回重庆的时候,让周秉昆送他,父子的冷战也在车站里爆发,秉昆觉得父亲嫌弃他无用,比不上哥哥姐姐,没给周家长脸;周志刚却认为,是秉昆自己在学习上的怠慢和不用功。一个将现状归咎于命运和时代,一个却认为所有的一切都跟个人努力有关。

可是,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周秉昆真的就是没出息吗?闯出去了的所谓光宗耀眼的孩子秉义和周蓉,就又算是真的孝顺了吗?做父母的究竟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才会觉得满意?

曾经有一位母亲这样说过,父母身体健康还算不老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发展,好好闯事业,有多高就飞多高,就怕你自己的能力飞不高;当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陪在身边尽孝。

可是,别忘了江湖上一直还有一句话叫做,身不由己。这位母亲当然说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却不是任意实现的状态,身不由己,就已经难倒无数的人了。

那么,怎样才算孝顺呢?是功成名就,还是财富爆增?像秉义那样一直在奋斗自己的事业,还是像周蓉那样一生都在追求爱情与自我价值,两人都几乎无暇顾及照顾父母。周秉昆没什么大出息,一辈子都呆在家乡发展,却一生都在父母跟前尽孝,小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却又温馨幸福,这样的孩子,算不算孝顺?

父母经常期望自己的孩子,似乎只有远走高飞,能够离开家乡飞到越大的城市,或是国外去就算是出息了,脸上有光了,可是,真正当他们离自己越来越远,长久不能团聚,又不能时刻在身边陪伴时,心里多少又会觉得凄苦。可是,当孩子一直都在身边呆着,没什么大出息,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日子过得平庸时,他们又会觉得太没出息。

或许,每一对父母对于孝顺的衡量标准不同,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也不同,有人希望一大家子一直平凡地在一起享天伦之乐,有人希望孩子去追求他想过的生活。就好比剧中冯化成所说的,孝分为两种:养口体和养心智。养口体就像是周秉昆做到的跟前用行动尽孝那样,养心智就是秉义和周蓉这种,让父母脸上有光,光耀门楣的事。哪一种,都是对“孝顺”的表达。

综述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总共115万字,虽然以周家为主线索,但却包含很多行业和人物,他们里有秉昆身边的好朋友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也有高官和高级知识分子,他们身上都具有时代的特色,也有各自性格所决定的最终命运。

通过《人世间》,我们可以了解到三代人的思想变化,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所受到的影响,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就好像一粒沙,一朵浪花,一个尘埃,一块砖,都被裹挟在整个时代的洪流里,无人能独善其身。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多数普通人能做到的,或许只有先修好自身,再齐家,就已经是一生里最大的修行了。

0 阅读:1

容妃谈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