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为何古时候的“隐士高人”总是在拨乱反正之后便没了踪迹

容妃谈剧 2024-03-29 04:28:41

尧在一百多岁的时候看中了隐士许由来做他的继承人,当时非常有才能的隐士还是有好几个的,其中还有许由的好友巢父。

许由却拒绝了,他对尧说:"我志在青云之上,为什么去做那凡俗的九州长呢?你现在治理得这么好叫我出来岂不是我替你担虚名,我没有功劳,又不为名,为什么要出来当皇帝?"

有名无实的事,又岂敢贪天之功?

许由听了尧的请求以后,慌忙跑到溪边,洗耳朵。

这时,他的好友巢父牵着一头牛经过,问许由在干什么?许由对他说:“我刚刚听到了一些话,把我耳朵弄脏了,我要将它洗干净。”

于是,许由对巢父讲了尧想请他出来当皇帝的事,然后问他:“你说这脏不脏啊?”

巢父听后,反说:“你老兄可真够自私的,真讨厌,你把这溪水洗脏了,叫我的牛怎么喝水呢?算了,我们不在这儿喝了,去别的地方吧。”

南怀瑾在《庄子南华》里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南怀瑾解释为,人要能达到把握自己的生命,才算做“至人”,做人做到了头,“至人”境界便是无我的境界,这在每个人睡觉的时候才能到达,清醒的时候有谁能达到呢?

能够称为“神人”的,比如菩萨、上帝,他们救世渡人却又让人看不见他的功劳,就像世界上的日月、空气、水等,滋养万物的大功,便是无功之功。

真正的大圣人,从不贪求名声,做了好事不留名,如古代的隐士高人一般,在需要他的时候及时出现,办完了正事又立马归隐,甚至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南师在《庄子南华》里讲,历史上每次碰到需要拨乱反正的时候,总会有隐士高人出现,等天下安定太平了,他们就偷偷“溜掉”了,因此,隐士,在我国历史文化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里有108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外号来称呼。平时,我们看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联想过将他们的本名与外号连起来,会有另一层含义,直到看了南怀瑾的《庄子南华》的讲解,才知道另有深意。

南师打了两个比方:

“及时雨”宋江:及时雨多好哇,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雨,可是,及时雨加上宋江,便意味着,及时雨来得正是时候时,却送到了江里,这雨碰到了江,还有用吗?白费一场。

“智多星”吴用:军师智多星,心中的智囊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多,这多有才能啊,可是,加上本名吴用,便是纵然有再多的“点子”都毫无用处。

原来,看《水浒传》可以这样看。经过南怀瑾的提点之后,看名著与国学也能如此有趣。

看过很多讲解国学的书籍,最喜欢南怀瑾的,讲得通俗易懂又别有生趣,有故事有典故,还能将国学知识串联起来,这便需要非常深厚广博的国学知识作为底蕴,才能讲解得如此透彻又明白。

看《庄子南华》,对于老庄的思想会让你打开一种新的思路,提点出你未能想到的一些意境,南怀瑾的讲解便有一种“开悟明智”的奇效。

每一次阅读不易太多,看几个章节,然后慢慢品,慢慢悟,一本书看得慢,看完却能悟出很多的道理,这才是南师对人“启智”的开示与效用。

看罢南怀瑾的这本《庄子南华》,才发现,原来读庄子,竟能如此让人看淡世俗纷争,放下恩怨情仇,人生豁然通透。

0 阅读:0

容妃谈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