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整述在文章结尾
文/大壮实验室
编辑/大壮实验室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城市,我们失去了全部的生活。”
这是38年前一位幸运者所讲述的一句话。
在当时随着一声巨响,一座城市就此陷入深渊,即便是放到如今它的悲鸣依旧存在。
核灾难的开端
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在乌克兰北边的靠近白俄罗斯边境附近。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一声巨响,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
这场灾难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恶果。
因为反应堆本身的设计缺陷,还有操作人员的培训不足问题。
以及根深蒂固的安全文化缺失,都为这场灾难埋下了伏笔。
爆炸的威力,将反应堆2000吨重的顶盖掀翻。
堆芯暴露在空气中,放射性物质喷涌而出,如同打开了魔化版的潘多拉的魔盒。
超过30名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的数月内死亡。
134名急救人员被确诊患有急性放射病。
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这场令人骇然的灾难中,超过320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
一个原本充满生机的城市,沦为鬼城。
灾难发生后,苏联政府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
400多名煤炭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地下修建了冷却层。
并在其上建造了巨大的“石棺”,试图封存泄露的放射性物质。
然而,这仅仅是权宜之计,反应堆内95%的核燃料熔化后。
形成了一个被称为“象脚”的熔融物。
它在地下室冷却凝固,却依然散发着致命的辐射。
“象脚”,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荒诞,却充满了恐怖的意味。
它由熔化的核燃料、混凝土、沙子等物质混合而成。
散发着每小时12000伦琴的超高辐射,足以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即便在事故发生6个月后,它的辐射强度依然如此之高,令人望而生畏。
为了获取“象脚”的样本进行分析,救援队不得不冒着极大的风险。
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取样工作。
分析结果显示,“象脚”虽然已经冷却。
不再向下蔓延,但它依然持续释放着核辐射。
更令人担忧的是,年久失修的“石棺”开始出现裂缝。
雨水渗入地下室,与象脚发生反应,进一步加剧了核污染的风险。
雨水,看似寻常之物,却在切尔诺贝利灾难中扮演了意想不到的角色。
它并非简单的水,而是充当了中子减速剂。
雨水中的氢原子与中子的质量相当,可以降低中子的速度。
增加中子与铀核发生链式反应的概率,从而导致“象脚”复燃。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工程师们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
喷洒硝酸钆溶液来吸收中子,并建造了更大的保护罩来保护“石棺”。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隐患,地下室的潮湿环境,以及难以蒸发的水分子,依然是悬在切尔诺贝利上空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福岛—核灾难的警示
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受重创,导致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这场灾难,再次将核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福岛核事故与切尔诺贝利事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都暴露出核电站设计缺陷、安全管理漏洞以及应急响应不足等问题。
不同的是,福岛事故发生在科技更加发达的21世纪。
却依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福岛事故发生后。
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迅速展开救援和重建工作。
然而,核污染的清理工作异常艰巨。
核辐射对环境和健康的长期影响依然难以评估。
福岛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核能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能源,但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非核灾难
据官方报道在2023年时,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一列载有危险化学品的货运列车脱轨,引发了大火和有毒化学物质泄漏。
尽管并非核事故,但这场灾难的影响之深远。
足以与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相提并论。
甚至被美国网友称为“美国的切尔诺贝利”。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采取了“受控释放”和燃烧的方式处理泄漏的氯乙烯等有毒化学品,试图避免更大规模的爆炸。
然而,这种做法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氯乙烯燃烧后会产生光气和氯化氢等剧毒物质。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社交平台上,“俄亥俄切尔诺贝利”的话题迅速发酵。
公众的愤怒和担忧情绪蔓延开来。
人们质疑政府的应急响应措施,批评信息披露不及时,担忧长期健康风险。
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的沉默,更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满。
更令人担忧的是,泄漏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长期影响,至今仍未有明确的评估。
一些专家警告,这场事故可能导致“慢性生态死亡”,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长期的损害。
将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与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虽然灾难的类型不同,但其背后都隐藏着共同的问题。
安全意识的淡薄,监管机制的缺失,以及对潜在风险的低估。
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核工业,也存在于其他各个领域。
切尔诺贝利、福岛和俄亥俄州,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灾难。
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安全的重要性。
任何对安全隐患的漠视,都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核灾难和类似的工业灾难,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沉重的教训。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谨慎使用。
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科技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切尔诺贝利、福岛和俄亥俄州的警钟长鸣,需要我们认真的倾听。
从中吸取教训,在共同努力下去构建更加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这不仅是对自身的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负责。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在评论区。
参考信息
中国新闻网【2024-04-26】《国际识局:38年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仍在回响!》
重庆日报【2024-02-08】《《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历史上的核灾难曾有怎样的前车之鉴?》
新华网【2023-02-17】《从卫星看“美国切尔诺贝利”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