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座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大坝,究竟是利国利民的壮举还是败笔?
关于它的争议从建成以来从来没有停歇过,有人表示它保护黄河流域免受洪水侵袭,但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觉得它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更是渭河流域洪灾的罪恶之源。
甚至连西市安民表示:应该早一点炸掉,以免后患。
渭河特大洪水背后的故事2003年8月,渭河流域连续下了40多天的中到大雨,其中有几天达到暴雨级别。
时间长再加上超强的降雨导致渭河暴涨,最高水位达到342.76米,流量达到3570立方米每秒,这种超强的流水量早已经超过渭河的过水能力。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强降雨,形成5次洪峰,情况更加糟糕的的是,居然还都是首尾相连,滞留时间长不说,损失之惨重,为历史罕见。
华县处于渭河下游,每年的防汛任务是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洪水来时,这里的老百姓也都十分自觉,离开家园,任由洪水淹没家园。
但这一次的03.8特大洪水已经给渭河行洪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河水随时都会有冲破河堤的危险。
谁知,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本应该注入黄河干流河道的渭水向西大回流倒灌,从而加剧了渭河泥沙的淤积,从而进一步抬高了河床,河水随时都有冲破河堤的危险。
撤离群众,一直到半夜,但仍旧没有改变现状,石堤决口,周围的七个乡镇的耕地、接着村庄、街道以及公共设施,全部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17万亩庄稼全部毁掉。
所幸人员并没有受到伤害,但即便是这样,重建家园在所难免。
而要说道,渭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居然是因为三门峡大坝。
自从三门峡大坝建成之后,河口受到黄河河槽拦门沙槛的阻挡以及洪水的顶托,从而导致渭河水流倒灌。
这时,就有有网友提出疑问,既然三门峡大坝有如此大的隐患,为何当初要建立呢?
殊不知,三门峡大坝刚建成时确实给了人们希望。
看见希望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背景,主要源于黄河的长期治理需求。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多次发生决堤和改道,给沿岸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历史上无数次的洪水给黄河沿岸的居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在当时,不少家庭甚至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住在黄河边上的人家,生怕随时随地可能就没有了生命,居无定所,家破人亡。
再看看沿岸的老百姓更是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根本无法安心生活,连基本的生命都无法保障,更不要说安居乐业了。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的治理工作被迅速提上日程,特别是在中原地区,长期饱受黄河水患之苦,成为了治理行动的前沿阵地。
经过决策层决定在中原腹地建造一座既能疏浚洪水又能利用水力发电的巨型水坝,以从根本上改善黄河的治理状况。
其实,早在三门峡大坝还在设计时,国内就引起不小的争议。
首选就是大坝的选址,而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非常多,黄河土含沙量大,坡还非常陡,再加上又赶上汛期,蓄水到顶,中原的老百姓,以及庄稼又是一道难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我们还请来外援,找到苏联专家伯克夫。
虽说这些苏联专家在一般河流水电工程上面十分在行,但他们并没有接触过像黄河这种含沙量高的黄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是绞尽脑汁,在纸上改了一遍又一遍,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将黄河以及黄河周边的生态环境当回事。
说来也惭愧,当时我国在水电开发这一块并没有过多的成就,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并没有考虑到这一块,也是情理之中。
1954年,由120多名中苏联专家组成堪称团,历时4个月、行程2万余里,从兰州一路查勘到入海口,最终确定了三门峡坝址。
当时,苏联专家组组长信誓旦旦地指出:“必须承认三门峡坝址是最好的一个坝址”。
出于对友国的信任,大家也就依据苏联专家的方案,三门峡大坝也就动土开工。
三门峡大坝处于黄河中游河南省三门峡的地界,总的库容量超过100亿立方米。
起初,它的设计可不是简单的防洪,还能灌溉,也是可以发电的。
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连最基本的功能就没有提现到,更不要说,还发电。
然而,等到建成之后,仅仅几年的时间,黄河水携带的泥沙并没有变少,从而导致水库很快就淤积了,发电率也是大幅度降低。
谁能想到,巍峨的三门峡大坝就差一点被黄河的“泥沙之剑”斩于马下,而失败的原因竟然是违背了黄河行水走沙的规律,急于冒进,急于求成。
其实,早在三门峡大坝规划设计初期,有一些中国专家队苏联提出的三门峡修建“高坝大库”的方案提出质疑。
并表示修建“低坝小库”,采用“滞洪排沙”的运用方式,但他们正确的意见并没有采纳。
虽说后来,经过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改建,三门峡大坝最终重新再泥沙中崛起,起死回生,担任起灌溉、发电等功能。
但大家对于三门峡大坝的争议知道今天仍旧是没有停息,与此同时,该大坝也成为后来水电工程建设的反光镜,泥沙专家的首选参照物。
至于,三门峡大坝有利还是有弊,我们只能说,它使我们前进道路的一环,无非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