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传统能源,不可再生,随着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在燃煤发电和生产生活中,煤炭的用途广泛,消耗量增加,对比美俄的煤炭储量,中国的煤炭资源,还能开采多少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2bab4af20bce277111b8d0f40980e9.png)
我国可是煤炭消耗大国,每年消耗煤炭的总量超过40亿吨,这个数据是全球煤炭消耗总数的一半!很多产业依然在高度依赖煤炭,比如炼钢厂,发电厂,有近七成的燃料都是消耗燃煤,真是如此吗,那么随着煤炭资源越发减少,我国要如何应对?
不可否认,高科技和新能源技术,在一定程度能缓解传统能源不足的问题,但是我国存在很多具体的难题,是否会因为煤炭问题,导致影响能源供给?
美国煤炭还能开采240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4084a6c815b5cbcdc29b4cee5cf127.jpg)
美国的煤炭总储量高达3000亿吨,是全球储量第一名的存在,世界最大的阿巴拉契亚煤炭就在美国,随着美国的煤炭通过高科技手段开采,加快了煤炭的消耗,主要用于发电和出口。
至于煤炭还能开采多少年,这要看一个重要数据,即煤炭的开采能力,美国目前煤炭年产能5.2亿吨,按照开采的数量计算,确实美国这些煤炭还能开采几百年。而且美国对于能源使用消耗,并非单纯依赖煤炭,美国在石油和其他新能源开发使用中,也有着领先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因此对于煤炭的需求和消耗,不存在太大的压力。
2024年美国使用煤炭的消耗总量为3.68亿吨,消耗数量呈现降低趋势,降低的比例为5% 左右,美国的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烧发电,近年来美国开始尝试使用天然气等新型能源,代替煤炭进行发电,逐渐减少消耗煤炭的数量。
从这个方面来看,美国对于新能源的开发,非常重视,也在推动尝试更多代替煤炭资源的科技方式。
俄罗斯煤炭还能开采470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2fcef5cd31ad09dada79a0e9183678.png)
俄罗斯的煤炭总储量为2000亿吨,排名世界储量第二。按照俄罗斯的煤炭开采能力,年产能为4.7亿吨,以这个数据计算,俄罗斯的煤炭还能开采470年左右,但是俄罗斯有一个特殊情况,大多数煤炭都处于寒带区域,能顺利开采作业的时间有限,一年当中煤炭能开工的时间难以达到满负荷运转,再加上俄罗斯本身地广人稀,劳力缺少,开采煤炭的矿工也不好召集,再加上大型机械设备也不容易运输,因此提高煤炭开采量也不容易。
俄罗斯开采出这些煤炭,自己要消耗使用掉3.5亿吨左右,毕竟俄罗斯境内大多数区域都要面临冬季低温取暖问题,开采去的原煤,几乎绝大部分都要用于保障国内的使用需求,剩余小部分用于出口创汇,其中一小部分出口给我国,签署了出口协议,2024年俄罗斯出口煤炭1.55亿吨,虽然坐拥巨大的储量,俄罗斯因为综合原因导致,无法快速增加开采能力。
中国煤炭还能开采30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368e3ee92b330b27c3fd37f0727d8e.png)
中国煤炭总储量为1300亿吨左右,这是已探明可开采储量,根据地质学家的推测,还有一些煤矿资源可能分散在不同区域。目前排名世界第四,储量不算太少,但作为人口大国,很多地区依然依赖煤炭作为取暖和生活材料,对比其他国家,显然这个储量还不够充足。
2024年我国煤炭产能为47.1亿吨,位居世界第一。比印度这个开采煤炭的产能第二名高出四倍。而且连续多年,都基本保持这个产能。
可见我国的煤炭资源开采年限,基于产能测算,这还是国家调控管理,监管部门关停了很多小型矿山矿井,即便产能这么高的情况下,我国去年还从国外进口了4.7亿吨煤炭,这个数量正好是俄罗斯全年开采煤炭的产能,可想而知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市场,通过数据已经能一目了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2899ff383b82322e1f8babb0a64898d.jpg)
我国煤炭消耗的大部分份额,主要是传统火力发电厂,这部分的消耗还占据高达60%的占比,每年全国的发电厂总共消耗煤炭达到23.5亿吨,相当于我国年产能的一半。不能忽视一个问题,我国煤炭开采成本高昂,优质原煤比例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煤炭开采增量,但是供需平衡还是有差距。按照这个消耗程度,煤炭储量可供开采的时间,恐怕只有几十年时间,和美俄相比,煤炭资源非常紧张。
我国为了合理规划,节约能源降低排放,也在积极推动绿色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继续勘探新的资源和矿藏,未来也会逐渐稳定推进替换煤炭的能源安全使用,同时也在努力增加进口煤炭的渠道,解决能源安全供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