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在建最大库容水利枢纽,164亿大工程,到底藏着多大硬核实力

说武 2025-04-22 21:36:41

在我国陕西有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在建造164亿造价的超大工程,它就是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不仅被称为陕西目前库容最大,水坝高度创纪录,单项投资额最多,甚至还隐藏着多项硬核实力?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建造在泾河下游峡谷地段的水利工程,国家投资超过百亿,要在明年底竣工。目前工程在进展的阶段为下闸蓄水点,也是工程攻坚节点之一。

这个水利工程距离西安仅105公里,位于淳化县车坞镇,这座水库用特殊混凝土建造,打造出双曲拱坝,设计有泄水消能系统,可以在黄河汛期到来时,缓解洪峰泄流的流速,减轻下游区域的危险隐患,在防洪防灾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

按照专家设计的使用功能,这座大坝的防洪防淤能力很强大,可以把渭河下游百年一遇的洪灾,减轻降低为50年一遇的程度,甚至能够把下游防洪的标准从防5年一遇,升级为防2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如果能投入运行使用后,可以让黄河的泥沙减少投入渭河水流25亿吨的规模,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这是一座生态大坝,也是经过科学设计的重要的水利工程。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同时能够进行引水发电,使用天然的水体资源,进行水力蓄能,通过供水进水塔等构造,进行科学的发电。

这座大坝的双曲拱坝高度达到了230米,坝顶高度高达804米,库区的长度达到了97公里,规模也非常可观。总库容量能蓄水达到了32.76亿立方米,年平均发电能达到2.9亿度。

一旦投入使用,将会为陕西的电力资源,进行有力补充,按照陕西省城乡居民用电量年度总额为255亿度来看,这座水利枢纽建造完成,补充其中一部分的电力资源。

单纯从发电角度来看,似乎东庄水利枢纽不能为陕西的总体用电,减轻多少负担,但是从防洪防淤的作用来看,它的意义非常重要。

汛期的时候,泾河会增加水流,向渭河下游裹挟冲击大量的泥沙,年均输入泥沙的数量不少于2.4亿吨,占据每年渭河泥沙输入总量的七成,如果东庄水利枢纽建造成功之后,就能合力调节水源和泥沙的流量,为治理生态保护环境,也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我国相关部门,早就在60多年前,制定出在泾河下游修建水利工程的提议,只是局限于当时的建造技术,以及考虑到具体勘测遇到的难题,需要反复论证一些更为可行的方案去解决,因此直到2013年国家批复之后,立项准备启动。在2018年正式奠基动工。各项准备工作,大型设备,材料进场,对泾河截流,主体工程建设展开等,都使用了三年多时间,可见这项工程的建造难度非常大。在地形地质特点方面,具有非常复杂的陡峻特点,施工条件恶劣。

三叠系砂岩和软弱层,泥岩等断层都错综结合在一起,给施工带来极大的挑战,施工场地实战不开,狭窄的峡谷通道,对运送大型机械,材料都有着很多阻碍,如何解决混凝土浇筑,温控,防止泄露等问题,保障大坝的稳固和强度,都是有着冗杂的难题要解决。

因此在施工进行中,技术团队使用多种黑科技手段,准确设计出多种方案,用数字化模拟技术,解决庞杂的问题,才能保障这座大坝可以达到设计预期的使用效果,符合国家水利工程的验收标准,以及对后续稳定运行的安全保障。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级书,解决了对选址坝体建造位置,枢纽布置,方案的优化和对比等材料的决策,对模拟技术施工的温度,应力等进行分析,选择出最合适的施工方案,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参考和支持,保证了高质量的施工效果。

同时在建造中也使用到智能建造技术,用智能浇筑系统,自动化检测浇筑的质量和进展情况,碾压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会实时把施工的重要点位的情况传送给计算机终端,通过智能监控施工的进展和质量的落实情况。对抗裂,抗渗漏,都做出更好的精密的施工保障,从而能提高耐久使用的年限。

大坝安装了全方位的预警和检测系统,对坝体的应力变化,渗流等异常情况,都会有及时的预警系统,通过网络采集分析数据,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防范,保障大坝的使用安全。

这项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重点的172项节水大型工程之一,更是中国基建的又一座丰碑!

0 阅读:36

说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