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6088d35d1f7ff7235d9a79ce9ddf0c.jpg)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自2005年以来,水体面积已连续20年扩大,水位平均每年上涨近20厘米。目前,湖水面积已恢复至70年前的水平。根据今年9月25日的卫星遥感监测,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650.08平方公里,同比增加了0.6%。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e2a266f2af26ae1a5f302badc603cd.jpg)
青海湖“长高”“长大”的最直观证据之一是湖畔的一尊雕像。这尊建于2008年的雕像高8.5米,当时距离湖边60多米,游客可以与雕像近距离合影。然而,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湖岸线外扩近200米,目前雕像露出水面的部分已不足3米。
“这尊雕像的半身已没入湖水,”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科技合作宣教处处长陈德辉说,“北岸通往青海湖鸟岛的通道也被淹没,这充分说明了青海湖水位的显著上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127c9581aac4dd97c61599d7540f28.jpg)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区域生态和气候变化对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影响较大。
陈德辉介绍,20世纪50年代中期,青海湖水体面积保持在4600平方公里左右。此后,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湖水面积逐步缩小。2004年,青海湖水体面积缩小至4244.5平方公里,湖区植被盖度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数量也同步下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d7c0f89700b2b4852fb9ce611b29f4.jpg)
“历史上,青海湖水体面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20年来的恢复性增长,与近年来西北地区降雨增多、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有关,同时也是湖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积极成果。”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孙建青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990655fe41b4d36f4e4eb131b84cba.jpg)
目前,青海湖主湖区的水质长期保持优良。青海湖独有的物种——青海湖裸鲤,从2002年的2592吨增加至12.03万吨;流域内的普氏原羚从2004年的257只增加到3400余只;栖息水鸟的数量增至60.6万只,达到自2007年开展规范化监测以来的峰值。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青海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显著成效,也为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青海湖将继续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