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辣妈
今天下班后在公司和同事们聊起孩子的话题,其中有几个案例让我颇感意外,我感觉很有必要写出来让大家思考一下。
李哥的儿子小杰正值青春期,曾经无话不谈的父子关系突然变得剑拔弩张。每次李哥想跟儿子谈心,得到的都是"嗯""哦"的敷衍。
一次,李哥发现小杰又在玩手机,忍不住唠叨:
"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作业写完了吗?"小杰"砰"地关上房门,留下一句"烦死了"。李哥站在门外,既生气又无奈。
张姐的做法就高明多了,她的女儿小美也曾对她爱答不理。张姐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大发雷霆,而是改变了策略。
她开始留意小美的兴趣爱好,发现女儿最近迷上了汉服。
张姐没有批评她不务正业,而是主动提出陪她去看汉服展览。渐渐地,小美开始跟妈妈分享汉服文化,母女关系也日渐融洽。
这让我想起了那则著名的“乌鸦”的故事。
初春的清晨,一只乌鸦衔着一块肉站在枝头。树下的小狐狸使出浑身解数,谄媚、威胁、哀求,乌鸦始终不为所动。直到小狐狸改变策略,真诚地赞美乌鸦的歌声,乌鸦才开口回应,肉也随之掉落。
这个古老的寓言,道出了亲子沟通的真谛:当孩子关上心门时,父母越是强求,越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研究表明,12-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渴望独立,却又依赖父母;
想要表达,却又害怕被否定。
这时,父母的唠叨就像小狐狸的谄媚,只会让孩子更加抗拒。
相反,如果父母能像智慧的乌鸦一样保持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要把握三个要点:
一是少说多听,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二是放下身段,以朋友的身份交流;
三是尊重孩子的节奏,不急于求成。
就像乌鸦不会因为小狐狸的急切就开口,明智的父母也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主动敞开心扉的那一刻。
辣妈语录: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父母用心品读。当孩子不理你时,不妨做一只智慧的乌鸦,用耐心和智慧打开沟通的大门。
记住,教育不是一场权力的较量,而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们放下焦虑,用理解和等待,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雨季。
你会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