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姩姩有娱
病急乱投医,人穷乱选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掀起了一阵教别人赚钱的热潮。
尤其是特意从黑龙江飞来买卤菜,两小时狂卖上千块的视频。
让无数想要创业的人看了都心动不已。
每次出摊的时候,摊位前都能围上一大批等待已久的顾客。
殊不知,这样人头攒动的画面,却是以“摆摊逆袭”为诱饵的骗局。
最近,央媒化身“打假先锋”,将大锅卤菜的骗局“连根拔起”。
一、学员真实经历:学费难回本
“摆摊日常,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上就刮起了一阵“摆摊风”。
有卖各种各样甜品的,还有卖大锅卤菜的,各式各样的摆摊短视频一时间层出不穷。
但这样的短视频和直播中无一例外,都是小小摊位前人头攒动。
两三个小时的功夫就将一天的货品全部卖出。
最后还都会在视频中附上今天的“战绩”。
一天出摊几个小时,就能轻轻松松收入上千块。
有些摆摊一天的收入甚至碾压大部分人半个月的工资了。
这样算下来,年入百万似乎还真不是梦。
这就让很多想要创业的人,盯上了这样的“发财”的机会。
毕竟现在经济下行,不少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惨遭裁员。
甚至有的人待业一两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生存压力和就业焦虑的双重摧残下,创业似乎成了黑暗中的一束光。
但是要创业必不可少的就是启动资金,这就又成了创业者的一大难题。
要么是动辄十几万的加盟费,要么就是没有品牌效应的自主创业。
于是,像大锅卤菜这样的摆摊创业成了小本创业者的不二之选。
但是像这样摆摊真的能赚上钱吗?
闫柯夫妇就是在短视频的“诱惑”下,选择靠摆摊逆袭的创业者之一。
同时,也是上当受骗的众多学员之一。
上个月,夫妇俩就是看短视频卖大锅卤菜这么火爆,选择交2980块钱学费学习卤菜制作。
不仅交了学费,俩人还购置了出摊必备的三轮车、卤菜大锅和其他设备。
前前后后也花费了不少钱,3天的课程结束后。
夫妻俩便回到了老家的路口,像短视频中那样摆摊卖起了卤菜。
但大半个月过去了,生意一直不见有起色,甚至准备的卤菜好几天都卖不完。
这就让夫妇俩很纳闷,为什么师傅摆摊都能一个半小时卖完,摆摊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卖。
据了解,夫妇俩生意最好的一天就只卖出去300多块,除掉成本,到手的寥寥无几。
这样的情况别说赚钱了,就是收回学费都够呛。
然而,让闫柯夫妇头疼的并不止这些。
在他们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街口,有很多打着大锅卤菜的招牌摆摊的。
就连出售的卤菜种类和摆放方式,都如出一辙,似乎这些创业者都师出同门。
一家的生意不好可能是味道和品类上有差距,但每个摊位的生意都不好那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那么,这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二、“摆摊逆袭”幕后骗局
通过记者的调查和暗访,发现了这其中暗藏的“陷阱”。
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大锅卤菜的关键词就会出现很多相关视频。
相关联的账号更是多达上百个,这些账号都无一例外的在主页打着“收徒”的字样。
账号上的视频内容和卤菜种类,几乎都一模一样。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账号甚至连头像都相同。
这样“摆摊逆袭”的视频,更像是产业链一搬一环套一环。
通过记者直播间的蹲点,发现这些打着“收徒”字样的账号。
直播间中前来购买卤菜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其中一位大爷很明显排了两次队。
这一幕,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了,并在直播间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紧接着,这样“不和谐”的声音就被迅速刷屏顶掉了。
除此之外,这些直播间为了吸引更多人,还用一些账号一直在为直播间刷评论。
而这些评论一直刷“真好吃”的大锅卤菜。
实际上,味道也并没有“传”出去的那么好吃。
卤菜的配方和配料都是能够在网上免费搜到的,并没有“独家配方”一说。
随后,记者对这些摆摊的摊主进行了采访。
一位卖牛杂煲的摊主向记者说,当时他花了5000多块交学费。
然而实际上却是只靠线上引流,线下并没有多少顾客光顾。
所以直播间中人头攒动的画面,只不过是花钱雇来的“群演”。
既然不挣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一直在开着直播呢?
其实,这些所谓的“摆摊逆袭”视频,挣得就是“收徒”的学费。
本以为通过记者的询问,牛杂煲的摊主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掉进了“收徒陷阱”。
他却表示可以收记者“为徒”,这样似乎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不挣钱还会有这么多人深陷其中。
无非就是想从中捞回学费成本,选择了“同流合污”。
像闫柯夫妇这样的老实人,只能认栽,对于退还学费的请求,也被无情拒绝。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打着“稳赚不赔”旗号的摊主不在少数。
有些甚至还信誓旦旦的保证可以“月入10万”。
但当提到赚不到钱的问题时,这些人的嘴脸立马就变了样。
反正明里暗里都表示,坚决不会退学费。
这样的骗局,就是拿捏了当下社会打工人焦虑的心理。
利用这个“心理战”,在精准狙击普通创业者。
毕竟,谁都幻想过一夜暴富的“白日梦”。
然后,利用“人传人”的方式将陷阱范围扩大。
甚至衍生出“学员变老师傅”这样类似“传销”的手段。
这两年最好的“生意”,莫过于教别人如何赚钱。
但既然是骗局,那就是研究好了怎么骗。
就以闫柯夫妇的经历来说,2980虽然没有到3000块的立案标准。
实际上,双方是签订了教学合同,并明码实价的告知了这些钱是学费。
而且闫柯夫妇也接受了对方的教学课程,就相当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样的行为,实则并构不成诈骗,也谈不上违法。
就是单纯的“割韭菜”,2980说贵不贵说便宜不便宜,最后只能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结语:
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逻辑,真正挣钱的套路一般是不会教给别人的。
教别人赚钱的人,都是想要从别人口袋里赚钱的。
中国人都懂财不外露的道理,人家何必要将赚钱的机会拱手想让呢?
多亏官方戳穿了这样的骗局,让真相得以曝光。
不然,不知道还有多少想要靠小本生意发家致富的人被蒙在鼓里。
让真相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