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集兵家、儒家、法家于一身的名将,一生没有败绩;他又是最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品德一直被后人诟病;他对家人极度狠心,却可以爱护士卒,甚至可以帮士兵吮吸毒疮;他与孙子齐名,有兵法传世,也位列“武庙十哲”。
吴起,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县,春秋战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
卫国是周王室姬姓的诸侯国。别看这是个小国,但名人辈出,吴起是卫国人,商鞅也是,还有子贡、荆轲、吕不韦都是卫国人。
如果说春秋是乱世的话,那战国更是充满杀机的丛林。春秋时可能会有“礼”的约束,诸侯之间打仗也遵循一定规则,但到了战国时代,礼已不复存,我们更多的看到一场战争“斩首多少万”、“坑杀多少万”。吴起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我们对于一个古人的了解可能仅仅是史书只言片语的记载,至于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不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加上年代久远,现在的我们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一样的,再者越久远的人,形象就越模糊,被添油加醋的就越多,所以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关于吴起最初的记载,《史记》里还是借一个鲁国人的嘴说出来的,而这个人正要跟国君打吴起小报告,他是这样说的:吴起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少年时也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从小应该就热衷于做官,一直在外游历想谋求官职,结果没能如愿,把家产也败光了。同乡人讥笑他,他就杀掉笑话他的三十多人从卫国逃走。临行时与母亲诀别,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发誓:不做到卿相,绝不会再回卫国。
吴起逃到鲁国,拜曾子的儿子曾申为师。不久,吴起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吴起因为杀人逃难到鲁国,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申作为一个世袭的儒者当然对这种行为很不齿,他和吴起断绝了关系。
吴起又去投奔鲁国国君,这段时间相信吴起一定都在专心学习,他也想用自己学习的兵法来侍奉鲁君。这时鲁国受到齐国的进攻,鲁君想用吴起带兵,但是奈何他的妻子是齐国人。吴起于是做了一件所有人都震惊的事,他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忠心。这样吴起带兵战胜了齐国。
凭实力在鲁国安定下来的吴起马上被鲁国的大臣所忌,加上吴起那些不光彩的事,鲁君也疏远了他。
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就去投奔魏国。魏文侯寻问李悝,李悝说:“吴起贪名利而且好美色,然而要说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正好试下他的才干,派他去攻打秦国。吴起打下秦国五座城池。
吴起受到魏文侯重用,在魏国实行改革,他推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令别国闻风丧胆的特种军,号称“魏武卒”。据说这支部队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步卒,穿三层兵甲,装备12石的弓,箭50只,还要配备长戈、剑等兵器,并且随身携带三天的粮食,还要日行百里。魏武卒的士兵国家给予很高的待遇,家里人也可免除徭役租税,并以军功获得更高待遇。吴起也与士卒同衣同食,据说有士兵生疮吴起还替他吮吸脓液。
可以说吴起很善于治军。他带领这支部队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未分胜负)”的奇伟功绩,夺取了秦国河西五百多里的土地,在阴晋之战更是以五万魏军战胜五十万秦军,威震诸侯,也使魏国成为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吴起在内政方面做得也不错,在魏国二三十年功绩卓越。到了魏武侯时,吴起又是由于谗言陷害,被迫离开魏国。这次他来到了楚国。
由于吴起的大名楚悼王也很重用他,先是在北部边境防御魏、韩,后来又担任楚国的最高官职令尹。同样,吴起通过变法使楚国也强大起来,打败了周边很多国家。但是变法也是和旧贵族的利益对立冲突的,楚悼王死后,吴起就被诛杀了。
这里说一下重用吴起的魏文侯死后,年轻的魏武侯即位,还有一段吴起劝谏魏武侯的记载。魏武侯泛舟黄河见山川险要、壮观,无比感慨,吴起则说:“国家的稳固不在于山川险要,而在于施德政于民。”司马迁评价吴起可以和魏武侯讲德政,但到楚国执政时却因为刻薄少恩断送了性命。
司马迁的评价有他儒者的角度,但是也是中肯的。吴起的为人,从史书上我们了解到的、他的为博功名杀妻、母亡不奔丧,却能为士卒吮病疮,还有因为耻笑他而杀了三十几人,至于别的事也可见一斑。但吴起创立的功绩确实是很大的,并且有兵法传于世。吴起强烈的功利心是一把双刃剑,让他成名立业的同时也让自己毁于一旦,真是应该谨慎呀!
好,这期讲到这里,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内容。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