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助产师,坚定不移的改革家,孤独无情、毁誉参半的悲情英雄——商鞅

融易读历史 2022-12-05 12:37:34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改革家,没有之一;他的改革不仅强大了秦国,为统一奠定基础,也对后世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他被后世的改革派奉为精神导师,同时也是保守派们反对变法、不断攻讦的对象,他的惨死也让后世对其毁誉参半。

商鞅,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实行了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变法改革,使秦国国力军力大增,开疆拓土,为后面的统一奠定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一、早年魏国经历

商鞅本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姓公孙,名鞅。他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后来到了魏国,做了魏相公叔座的辅臣。公叔座很钦佩他的才能,想把他推荐给魏王。

正赶上公叔座生病,魏惠王过来探望,并询问相国的病要是有不测国家该怎么办,公孙座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了没有说话。

等魏王要离开时,公孙座又屏退左右说道:“大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杀了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走了。

公孙座又把商鞅叫来,带着歉意说道:“刚才大王询问我能够出任相国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表情似乎不同意,我当先忠于君后考虑臣,所以我劝大王假如不任用你就应该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就要被擒了。”商鞅说:“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商鞅没有离开魏国。

二、初到秦国

公孙座死后不久,商鞅听闻秦孝公发布了寻访人才、重振秦国的诏令,就去了秦国。他通过孝公宠臣景监觐见了秦孝公。

第一次见面,商鞅和孝公讲尧舜如何治国,孝公一边听一边打瞌睡,不欢而散。第二次商鞅又讲禹、汤、文、武治国方法,还是不合孝公心意。孝公责备景监,景监也用孝公的话责备商鞅,商鞅请求再召见他一次。这一次商鞅给孝公讲五霸的治国方法,孝公对他很客气,虽然没有留用商鞅,但却对景监说可以再召见他。

第四次商鞅和孝公谈得非常投机,孝公不知不觉膝盖已移到垫席之前了,谈了好几天都不觉得厌倦。景监很好奇为什么这一次能够符合大王的心意,商鞅说:“我劝大王采用上古帝王治国的办法,建立夏、商、周那样的盛世,可是大王说,时间太长了,不能等,希望自己在位时就可以名扬天下,所以我就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他,他才特别高兴。但这样的话就很难和殷、周的德政相媲美了。”

三、变法前的准备

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但是想要实施变法还需要打通一道关卡——贵族阶级。孝公虽然很想变法图强,但还是害怕别人议论他,所以把商鞅推到前面,也试一下他的才能。于是召集亲贵大臣,让商鞅来一场舌战群儒。

商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很难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会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一定会被一般人耻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不明白怎么回事,聪明的人事先就可以预见将要发生的事,百姓是不能和他们谋划新事物的开始但却可以与他们共享成功的快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同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孝公说:“讲得好。”

有大臣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

商鞅说:“您说的是世俗的说法,一般人安于旧的习惯,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

又有大臣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效仿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有偏差。”

商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可以不必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统治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议,而遵循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孝公说:“讲得好。”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法的命令。

商鞅搞定了贵族阶级,又想搞定平民。

实施变法前,商鞅采取“徙木立信”的方法,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了一个两丈高的木头,下令有能搬到北门者赏十金,民众都不敢相信,看热闹的多,没一人去搬,商鞅又提高到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商鞅果然授予他五十金,就这样取信于民。

四、变法改革

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其实也不是他一人想出来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大变革,阶级矛盾因利益分配问题越来越凸显,东方各国都有一些成效不同的改革,其中较出名的就有战国初年魏国李悝的变法。其实早在魏国时,商鞅就在钻研这些,相传他就是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商鞅根据秦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了适合秦国发展的变法内容,十多年间两次大刀阔斧改革。政治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废除贵族世袭制度,实行按军功受爵制;改革户籍,实行连坐,并推行小家庭制;地方推行郡县制,改革税收,统一度量衡。经济上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事上按军功进封爵位,以有军功为荣。

这些改革使秦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严重触碰到旧贵族阶级的利益,当时太子触犯新法,商鞅为了推行下去,处罚了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被割了鼻子,一个被脸上刺字。这样国人就都遵从新法了。

变法推行十年,百姓很高兴,路不拾遗,山林里也没有盗贼,家家富裕。军人打仗积极性提高,军队战斗力大增,开疆拓土。

五、日中则昃

秦国与魏国相连,向东发展必须打败魏国。这一年魏国被齐国打败,大将庞涓被射杀,商鞅认为是好时机劝秦孝公攻打魏国。孝公同意了,派商鞅领兵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迎击。两军对峙,商鞅和公子卬在魏国相识,仗着自己和公子的交情,写信把公子骗来营中喝酒,俘虏了魏公子卬,并趁机打败了他的军队。

后来秦国与齐国又多次攻打魏国,魏国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迁都到东边的开封。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商鞅,商鞅的商就是这样来的。从此出任秦相十多年。

商鞅变法有它很积极的作用,但是商鞅的为人也是后人诟病的地方。司马迁说他“天资刻薄”。商鞅的性格中有做成一件事坚忍的韧劲,也是这份韧劲让变法实行了下来,大见成效,国家人民得到了利益,他本人也走上了人生巅峰,但他没有兼顾到周围人的利益,行事作风也过于独断专行,得罪了很多旧贵族。身边人也劝说他要懂得急流勇退,商鞅听不进去。

也许商鞅有他身处高位的身不由己,也有他作为改革家的孤独,这件事总是需要这样的人来做的。

秦孝公去世后,太子即位,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就是受刑的那位)告发商鞅谋反,商鞅逃到魏国,魏国不收留,又回到自己封地,想攻打郑国谋求生路。秦国出兵攻打商鞅,把他杀死在渑池,又把他的尸体五马分尸示众,并且诛灭了他的家族。

后世对于商鞅的评价可以说是两个极端,负面评价说他严刑峻法、悖逆人伦、利用诡诈取得权势,他的变法措施也为秦的灭亡埋下伏笔。其实站在历史发展的公允角度,商鞅的变法是推动历史发展,加速中华统一的,这一点就是后面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他为帝国统一直接推波助力,他的改革也一直影响到后世。如果以改革的坚定者的身份出发行事是可以被接受的,但这其中存在的刻薄寡恩就一定会产生它的后果。

你们怎么评价商鞅呢,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别忘了关注,共同进步。

下期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