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中,赵志敬这个人,可以说一点也不让人喜,甚至让人觉得非常讨厌。他对杨过百般刁难尚在其次,关键是,此人的确品行不端,油滑狡诈,可以说是名门正派中为数不多的歹人。
但这个人物在塑造上,的确是成功的,有辨识度的。而且,从武侠小说的角度,赵志敬还真不是一个废柴,虽然没法和高他一辈的全真七子相比,但赵志敬的确是全真派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郭靖来终南山的时候,赵志敬曾作为天罡北斗群阵的总指挥,和郭靖相斗,一度让郭靖陷入苦战。而之后赵志敬的能力也得到了郭靖的赞许。所以,赵志敬还是有一定才华和本事的。
而且,别看赵志敬这么讨厌,但他却是从射雕到神雕,金庸在论武体系设定上取得进步的最大体现。

这里有一个关键数据——二三十。
神雕中,赵志敬和甄志丙在途中遇到金轮国师。金轮趁二人不注意,一下子拿住了他们。但同时,金轮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内力不简单,于是,给出了这么一个评价——国师也曾听过丘处机的名头,知他是全真派第一高手,试出甄赵二人内力不弱,心想全真派内功果然名不虚传,自己此番幸得一出手便制了先机,否则当真动手,却也须二三十招之后方能取胜。
说实话,当初我在看神雕侠侣的时候,这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真的让我震惊了,甚至,颠覆了我对金庸论武体系的认知。当然,那时候,我还没看倚天,天龙,笑傲江湖等等。只看了射雕英雄传。

这段文字,最让我震惊的,就是那个二三十招的设定。
神雕中,金轮国师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论实力,绝对是五绝级别的人物,能和郭靖打一千招的那种。而这样的人物,打全真教两个三代弟子,难道,不应该是一招秒吗?
当然,这段故事里,金轮的确一招之间制住了二人,但那是因为二人没意识到他会出手,所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金轮的认知才是关键,他觉得这二人如果严阵以待,双方真刀真枪对决,自己要赢,需要二三十招。
我为什么对这个数据这么震惊?就是因为,这在射雕英雄传中,是无法想象的。
射雕中,五绝是天花板,而剩下的人,和他们差得太远。金庸根本就没去设定五绝和五绝之下的级别,到底差多少。你看,黄药师这样的人,打柯镇恶,一招秒,打梅超风,一招秒。合着五绝不管打谁,都不会用第二招。所以,我们根本就看不出,五绝之下的人,具体分几个级别,以及,这些级别,彼此差多少。

由于缺少设定,所以郭靖的升级逆袭之路,就变得很奇怪。第一站,是柯镇恶,第二站,是丘处机,第三站,是梅超风,然后,第四站,第五站……都没人,直到第十站,才是五绝。
也就是说,射雕中,五绝之下,留下了太多空当。这是金庸没有花时间去填的空。
而神雕中,随着这个二三十招的设定出现,我们终于看到了,五绝之下的高手,也可以排列有序。或者说,金庸已经开始认真设定神雕的论武体系了。像赵志敬这样的三流高手,他们和五绝的差距,可以量化了,不再是一招秒的模糊设定了。
不得不说,这是从射雕到神雕,金庸在论武设定上,最大的进步。

到了倚天,论武体系更加成熟了。招式数目方面,设计得更完整,层次更多。
如果还是按射雕的写法,那么这里的二三十招根本没必要出现,金轮国师想杀赵志敬甄志丙,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但这样的写法,也让论武体系显得单一苍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