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的法号带渡字,实在太合适了,虽然渡劫是个道家修仙术语,但放在佛家的语境里,也有助人渡过劫难之意。所以说,倚天中的三渡,渡厄,渡劫,渡难,都是金庸笔下比较出彩的少林高僧法号。
给少林僧人设定法号,字眼方面肯定要非常考究,既要有佛家色彩,又要含蓄内敛。这方面,倚天做得比较成功,空,圆,这都是佛家常常用到的字。而空见,空闻,空智,空性,包括虚假的空相,经过其他字的组合,意义无限延展,令人回味无穷。
其实,倚天中,少林的主力就是空字辈和圆字辈。而结尾,三渡的出现,稍微有些突兀。其实当时,少林的渡字辈应该没剩几个了,也许就只有三渡了。毕竟,连空闻都八十岁左右了。别看三渡都年近百岁了,但他们的出现,就像是给张无忌新加了一层炼狱,或者新加了一个魔王副本一样。

也许,到了倚天结尾,金庸突然发现,缺少一个大boss,没法收尾,所以就只能把三渡搬出来了。这就像制作一个RPG单机游戏一样,最后肯定要有场大决战的。
三渡的实力,随便挑出一个来,在倚天中,都是仅次于二张的存在。三位一体,战斗力甚至是倚天之冠。张无忌也是经过三战三渡,才获得武功上的进一步提升的。其实,从论武的角度,金庸把这一辈僧人的法号定为渡,还真能讲得通。
所谓渡,其实就是,过渡。

此话怎讲?
大家在看倚天的时候,尤其是后期,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张无忌坐拥三大神功,好像缺少一个同级别对手。你可别提张三丰了,那是他太师父,打不起来的。我想说的是,江湖上的潜在敌人,的确都不够张无忌打的。难道,把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用在何太冲灭绝师太之流上?他们还不够格,别说他们了,就连玄冥二老,成昆,也是远远不够打的。
也就是说,二张之下,玄冥之上,这一块区域,倚天缺少高手。
所以,三渡来了。
三渡,就是给倚天的论武体系,起到过渡作用的。如果从二张直接到玄冥,乃至成昆,杨逍,中间的距离隔得太远了。这就好比,从北京出发,第一站到天津,第二站到济南,然后,第三站直接到广州了。其实从济南到广州,少说也有三四站值得一停。但倚天中,从杨逍到二张,中间好像没有停。
三渡,就相当于在这段不停歇的路途中,强行加了一站。

的确如此,三渡之一的实力,正好在二张之下,玄冥之上。这个区间,由他们填上了。当然,填得还不够满,但比以前合理多了。
其实,这层过渡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于全局,对于三渡自己,也是如此。如果金庸在这一节,直接杜撰出一个拥有三渡实力之和的高手出来,未免有些太突兀了,那样,就等于强行在二张的天花板级别又加了一个人物。不如,一分为三,把战斗力消解为三分,这样不那么生硬,同时,也是一种过渡。
个人感觉,倚天的论武体系,做得比双雕好多了。其中,三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双雕中,五绝之下,没有三渡这样的过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