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安详离世,享年88岁。他的离世不仅是天主教会的巨大损失,也意味着一个推动信仰与社会对话、倡导平等与包容的时代暂时中止。
自2013年当选教宗以来,方济各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对边缘群体的深切关怀,以及推动教会改革的勇气,赢得了全球信徒和非信徒的尊重。2025年2月,他因支气管炎住院,随后被诊断出双侧肺炎。尽管接受了长达38天的治疗,但健康状况未能完全恢复。
在他的任期内,教宗方济各特别关注性别平等和性少数群体的权益。尽管天主教教义对同性婚姻和跨性别议题仍持保守立场,但他多次发出宽容与理解的声音。他曾公开表示:“如果某人是同性恋,且寻求上帝、怀有善意,我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他?”这一表态震动了教会内部,也为全球LGBTQ+信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鼓舞。
2020年,教宗方济各首次明确支持以“民事结合”形式为同性伴侣提供法律保护,强调每个人都应拥有家庭的权利。他还多次会见跨性别人士,接纳流浪者中的性别少数成员,并呼吁信徒以“爱与接纳”的眼光看待世界,而非“排斥与评判”。
在性别议题上,方济各强调“女性的声音必须被更清晰地听见”,并在梵蒂冈内部提拔多名女性担任重要职务,打破长期以来的男权结构。虽然改革进展仍在继续,但其意义深远。
他的包容精神不仅体现在性别议题上,也体现在宗教宽容与和平共处中。他多次与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宗教领袖会面,在阿联酋签署《人类兄弟情谊文件》,在伊拉克访问什叶派领袖,呼吁“宗教不应成为战争的借口,而应成为和平的桥梁”。
如今,这位推动信仰现代化、倡导教会与时代对话的教宗暂时离我们而去。世界各地悼念他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他留下的,不仅是一位教会领袖的身影,更是一种更接近人性、更关注底层、更拥抱多元的信仰愿景。在这个全球仍面临社会撕裂与文化对抗的时代,他以温和却坚定的方式,为全人类的尊严与和平点亮了一束光。他的精神和理念将继续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一个更加包容和和平的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