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终于醒悟,英国重磅裁决:跨性别女性被踢出“女性”行列

透视环球彩虹故事 2025-04-17 11:16:29

4月16日,英国最高法院作出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裁决:在《2010年平等法》的适用框架下,法律意义上的“女性”应专指“出生时为女性的人”,而不包括即使已完成性别转换、并获得性别承认证书(Gender Recognition Certificate, GRC)的跨性别女性。这意味着在某些公共政策及性别平权机制中,跨性别女性将被排除在“女性”类别之外。

这一案件源于苏格兰议会于2018年通过的一项《性别代表法案》,旨在提升公共机构董事会中女性代表的比例。该法案将持证跨性别女性视为女性,以满足女性名额。随后,女性权益组织For Women Scotland提起诉讼,认为该法案改变了《平等法》中“女性”的含义,有可能稀释生理女性在职场、公权参与和安全空间中的保障权利。

在下级法院最初支持苏格兰当局解释的背景下,For Women Scotland继续上诉,最终英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先前判决,明确指出:为实现《平等法》中针对性别的特别措施,“女性”这一词汇必须以出生性别为依据,否则将导致立法初衷的混淆,进而影响对原本受歧视群体的保护。

判决一出,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部分女性权益团体称这是“对法律清晰性的胜利”,认为该决定有助于捍卫女性在资源分配、政策倾斜和空间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权益。而包括石墙(Stonewall)在内的LGBTQ+组织则批评该裁决“开了危险的先例”,认为这将加剧对跨性别群体的排斥,尤其是使跨性别女性面临进一步的社会边缘化和政策排除。

事实上,英国围绕性别认同的法律界定已争议多年。早在2004年,英国通过《性别承认法》,使跨性别者可以在法律上更改性别并获得新出生证明。然而,随着跨性别女性在女性空间中的参与度提高,一些女权团体开始担忧这种政策安排是否会影响生理女性的权益保障,尤其是在监狱、庇护所、更衣室等涉及安全与隐私的场景。

此次最高法院的裁定,实际上是在复杂的性别政治、法律解释和社会心理之间寻求某种“清晰边界”。尽管裁决强调此举不影响跨性别者在其他法律领域(如就业歧视、仇恨言论等)中的基本保护,但无疑,它在公共讨论中将跨性别女性与生理女性的界限进一步制度化。

该判决也被外界视为英国近年“性别政策保守化”趋势的体现。2022年,英国政府否决了苏格兰议会通过的“自我认定性别”改革草案,并将其作为国家统一法律标准的“红线”。这场围绕性别的辩论,不仅是关于平等的法律争议,更是当代英国社会文化走向与多元价值碰撞的缩影。

在全球部分国家对性别议题重新定位的背景下,英国的这一判决或将成为他国参考的标杆。然而,它也提醒我们:在倡导社会包容的同时,如何在保护群体利益、尊重多元身份和维护社会共识之间寻求平衡,是一个仍未解决的难题。

0 阅读:43

透视环球彩虹故事

简介:故事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