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平/文

上蔡县是一个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书法界也是人才济济,上蔡老年大学的书法教师李忠田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李忠田老师曾任上蔡县文联委员、县书协副主席、县政协委员等职;现任上蔡县老年大学书法专业教师。李老师不但书法艺术精湛,其美术绘画水平也堪称上蔡县的天花板。现虽年过古稀,仍老骥伏枥,终日笔耕不辍,他对书法、绘画、篆刻、诗词等诸多历史文化艺术,一直有着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这在上蔡书法界早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

李忠田,字砚耕,室名兴墨斋。男,汉族,一九五四年十一月生于河南上蔡。系中国书协河南分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艺术顾问;他幼嗜翰墨,勤于临池,贵州艺专书画函授部结业。书作立足唐人基础,上追二王和北魏碑志,下涉米芾及明清笔札,碑帖兼取。作品多次入选省内外和全国、国际性书展、书赛,并多次获奖。曾获 “王羲之奖” 中国书画艺术大赛一等奖;迎回归 “华夏杯” 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神州当代书画篆刻名家九七台历征稿金奖;第四届中原书法大赛 “专业组”优秀奖;硬笔书法获纪念甲午战争一百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大展赛一等奖,并应邀作为参赛获奖者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其作品被甲午战争纪念馆永久收藏。还曾获农行杯,中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并在大赛现场创作,现场评奖。书法作品获驻马店地区文学艺术优秀成果二等奖。作品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上蔡县志》等十多部大型专业辞书(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应邀为千古名刹 “湘山寺”、“白云寺”、“蟾虎寺”、“兴福寺” 等佛教圣地书写匾额,楹联、碑记及悬壁作品。并应邀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蔡国故城” 书写 “蔡国故城简介”,并为蔡国始祖蔡侯墓书写 “重修蔡国始祖蔡叔度墓(碑)记”,并应中国扶贫基金会之邀,为 “中国首届功在千秋书画扶贫大展” 捐赠书法作品两幅,受到好评。书作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艺术市场展销、拍卖并多次成交。他获得的奖励证书、参展证书、收藏证书等摞起来足有一尺多高,可谓不计其数。

对李忠田老师的人品和艺术我早有耳闻。为了一探虚实,我不期而至去登门拜访,走进他的工作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满屋子的各类书籍,书画作品,及形式不同的各种书画工具等,琳琅满目,看的令人人眼花缭乱。只见宽大的工作台边,一位白发老人,带着老花镜、手握圆珠笔,正在聚精会神的伏案疾书。他见我进屋,忙摘下眼镜急忙起身,十分热情的和我打招呼,一阵寒暄过后,我直奔主题,笑着问道:“李老师,您在忙什么?” “写教案啊,下周我还要给老年大学的学员们讲课呢,得提前备课呀!”边说边把教案文本递给我看。 我不解的发问:“李老师,你不是老年大学书法课的老教师了吗,有老教案用,何必还要年年新写啊?”

他说:“去年的教案今年哪还能用,我天天在学习,我要把对书法课的新理解、新感悟、新认知,写进教案里,讲给学员们听!”听到此话,使我对他新写的教案产生了兴趣。我不禁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越看越感到惊愕和费解。这哪里是给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讲课啊,其书写教案的字体,即认真规范,又挺拔刚毅,怪不得国展获奖啊,可谓与庞中华的钢笔字帖无异;教案内容,一行行,一篇篇,简直比正规学校的教案还详细认真,规范深邃。 李老师的教案内容,从字的间架结构到字的组合留白,从写字的执笔运笔,到各种帖体的特征,从作品的谋篇布局到作者的署名落款,都写的清清白白,可谓无懈可击。甚至对某一个字,某种字体的写法是出自某个朝代,某本书的某一页,都用红笔在教案上标的清清楚楚。

他手边时常放着三种笔,蓝色的圆珠笔写长篇的讲义,黑色的毛笔用来写例字,红色的钢笔写标注和警示语。看罢李老师的书法教案,简直把我惊呆了。我也教过学写过教案,也检查过很多学校的教师教案,但像李老师这样的教案实在少见。这充分体现了李老师对艺术的严谨要求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看了李老师的教案,对他的讲课水平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老骥伏枥,笔耕不辍,这样的书法艺术家、这样的老年大学教师,不愧是书法界的样板,教育界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