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思维

天音心理 2025-04-18 10:07:37

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阅读和分享《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让爱和阳光滋润每一颗心灵【总第3730期】

庖丁思维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只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

梁惠王看后连声夸赞,并问他:“你的技术怎么会如此高明?”

庖丁答曰:“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见的无非是一头头完整的牛。现在,我看见的再也不是一头整牛了。宰牛时,我不必用眼睛去看,就清楚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经络,从哪里下刀、要用多大的力气,全都心中有数。”

庖丁说:“技术高明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而我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刀口依旧如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用如此薄的刀刃刺入骨节的空隙,刀刃切割时还会有回旋的余地。因此,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和新的一样。”

梁惠王说:“从你的这番话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苏轼临终时曾给后人留下一句话:着力即差。意思是:凡事越是用力,越容易事与愿违。

庄子的《庖丁解牛》,道出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一般的厨师在解牛时,看到的是骨头,就用蛮力乱砍,因此一个月就得换一把新刀。

庖丁懂得“以无厚入有间”的道理。他解牛时,只会顺着牛的筋骨下刀,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依然锋利如新。

这与“顺水推舟,一日千里”的道理是一样的。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你越是较劲,越是用力,对自己的伤害就越大;你若懂得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反而能省时、省事、省力,让自己走得更顺、更快、更远。

【欢迎转发《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与趣者为伍,与智者为伴,与善者同行,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