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遵义舰”率领编队绕行澳大利亚西海岸时,美军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悄然抵近珀斯港,试图用“水下伏击”干扰中国舰队的战略巡航。

这场看似不对称的较量中,直-9C反潜直升机与054A型护卫舰组成的“反潜搭档”,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便是万吨核潜艇,也难敌中国海军的“立体反潜网”。

一、4吨级反潜尖兵:直-9C如何成为055编队的“护身符”?
在055编队穿越南太平洋的航线上,直-9C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反潜一线。这架最大起飞重量仅4.25吨的直升机,搭载着KLC-1型X波段雷达、605型吊放声呐和12枚声呐浮标,可在300公里范围内构建动态反潜屏障。

直9C发射
其搭载的“鱼-7”反潜鱼雷,最大航速45节、射程15公里,足以对任何试图靠近的潜艇构成致命威胁。

关键战术动作:
1.协同探测:与054A护卫舰的H/SJG-311型拖曳线列阵声呐形成“空海一体”搜索,前者负责广域扫描,后者精确定位;

直9C雷达系统
2.快速反应:从发现潜艇信号到起飞拦截,整个流程可在5分钟内完成,确保对水下目标的“即时压制”;
3.数据链共享:将实时探测数据同步至055驱逐舰,为鹰击-21反舰导弹提供超视距目标指引。
二、美核潜艇“送上门”?直-9C用实战验证反潜效能

055绕澳编队
此次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挑衅,恰好成为直-9C的“试金石”。根据多方信息分析,该潜艇试图通过澳大利亚专属经济区逼近055编队,却遭遇三重反潜火力:
水面层:054A护卫舰释放反潜火箭深弹,在潜艇可能的航线上形成“声呐干扰区”;
空中层:直-9C携带声呐浮标实施“梅花阵”式布放,将潜艇活动范围压缩至10公里内;

055武器配置
水下层:055驱逐舰的主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持续追踪,迫使潜艇不得不上浮规避。
最终,美军核潜艇在未达战术目标的情况下悻悻返航。这并非直-9C首次“教训”美军潜艇——早在2021年的一次演习中,直-9C就曾协同054A将一艘弗吉尼亚级逼出水面,创下反潜作战经典案例。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三、“小身板”大战略:直-9C如何重塑远洋反潜规则?
尽管吨位仅为直-20的1/3,但直-9C在特定场景下的性价比堪称“无解”:
灵活部署:可在056型护卫舰、054A型护卫舰等中小型舰艇上起降,形成“一舰一机”的分布式反潜体系;

056A武器配置
成本优势:单架采购成本不足直-20的1/4,适合大规模装备以弥补反潜直升机缺口;
多面手属性:通过换装鹰击-9反舰导弹,可化身“导弹艇杀手”,在南海岛礁海域压制敌方快艇编队。

在055编队绕行澳大利亚期间,直-9C不仅承担反潜任务,还多次执行反舰导弹中继制导、战场态势感知等任务,充分展现“一机多用”的战术价值。

054A武器配置
结语:反潜利剑出鞘,捍卫深蓝主权
当055编队穿越巽他海峡返航时,法国航母编队主动“让路”的细节,折射出中国海军反潜能力的质变。直-9C虽非最先进的反潜直升机,但其与054A护卫舰、055驱逐舰的协同作战模式,已成为中国海军远洋反潜的“黄金组合”。

立体化反潜
正如军事专家所言:“在反潜战场上,不是吨位决定胜负,而是体系决定成败——直-9C的每一次升空,都是对中国海权的一次庄严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