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最近有博主提醒,存款到20 - 30万时要警惕。经济学上有“犯贱定律”“30万手欠定律”,说这时人心理会“飘”,智商低还冲动,容易冲动消费或非理性投资。

想想也是,突然有了一笔不算少的存款,谁不想犒劳下自己。但要是没控制好,很容易成“韭菜”。其实存款到50万、100万后,人们会更注重财务安全icon和长期目标。所以,有了一定存款,要设定消费预算,既适当消费提升生活质量,也不能过度储蓄,得平衡好当下满足和未来安全,别极端消费,才能财务健康。
这究竟是咋回事?从网传视频可以得知。

30万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笔可观的积蓄,一旦存款达到这个数字,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财富自由的错觉,风险意识降低,消费欲和投资欲则空前高涨 。在这种心态驱使下,有人可能会冲动购买豪车、名牌包等奢侈品,还有人会盲目跟风投资股票、基金,甚至涉足高风险的虚拟货币领域,而这些行为往往会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

有网友指出,有个30万怎么可能会飘?我都快愁死了,前年买了一套真的很喜欢的房子,到现在都没开始装修,30万都不够装房子的,谁会飘啊。
有网友发帖,确实是这样,每年存到30万,我老公就会让我拿出来,买东西,买店铺,买公寓楼,投资小厂,白干5年今年又存到了,他要去农村造房子了。
有网友评论,我老公就是,天天要换车,像个深井冰,不换就跟我吵。说我只进不出,像个守财奴,寻架和我吵,孩子才几岁,不想法子挣钱,一天天的就看着我银行卡的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有网友回复,刚挣了几十万,晚上喝完酒迷迷糊糊充了两张卡,一张洗浴中心的,一张桌球棋牌的,昨天又买了鱼缸入坑。

财富积累的每个阶段都暗藏人性考验。30万积蓄既是安全垫亦是试金石,关键在于建立清醒的财富认知。理性消费不等于压抑欲望,而是学会用财务规划为幸福护航——将资金划分为生活保障、发展储备、风险隔离账户,设置"消费冷静期"对抗冲动心魔。真正的财富自由不在于账面数字,而在于对金钱的掌控力。当积蓄成为滋养生活的清泉而非放纵欲望的燃料,方能跳出"暴花返贫"的怪圈,让每分钱都流向更有价值的未来。
对此,你怎么看?
赚钱不消费,要钱干嘛?它也不会生钱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