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被评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不服

文史兄弟 2023-10-01 16:40:50

康熙大帝,也就是顺治帝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爱新觉罗.一六五四年出生在北京紫禁城的静人宫中。满清入世后的第二任皇帝.也是继秦始皇之后,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他的一生,都在为大清的发展和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康熙皇帝年轻的时候,就曾在自己的寝宫里,写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河务,漕运,三藩”六个大字。这是为了提醒我,我不能忘了,在那个时候,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平定三藩 在明末,清初,战争不断爆发的时候,清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借力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的力量,协助大清王朝对西南,东南,大明王朝的残部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当满清进入关内,安定下来后,他们就被册封为王爷,统领一方。这就是历史上的三藩市。云南由吴三桂镇定,广东由尚可喜镇定,福建由耿精忠镇定。他们各自占据一片区域,自成一派。三大藩国表面上向清廷进贡,暗中却在发展自己的军力,三大派系都在囤积军力,蓄势待发。他们的实力与日俱增。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作威作福,为所欲为,欺压百姓,弄得百姓叫苦不迭。久而久之,他们依仗着手中的军队越来越多,对朝廷越来越不尊重,越来越肆无忌惮,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康熙大权在握,在考虑要不要撤掉藩镇的问题上,终于说服了所有人,决定撤掉藩镇。云南又有风声传出,原来吴三桂勾结另外两大藩王,谋反不轨,康熙皇帝以孝庄、文后等诸多文官武将,力排众议,力排众议。最后,三大藩镇被一网打尽,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削弱了三大藩镇的力量,维持了清廷的统治。

收复台湾 台湾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的一份子!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侵略军的手里夺取了台湾,并且在台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郑成功逝世后,郑氏在台湾的宗族内部出现了分裂。康熙在这种形势下,唯恐外国势力借机干涉,决意要夺回台湾,以实现祖国的统一。后来,康熙大帝委任施琅为福建海军统帅,施琅大将军果然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顺利攻占了澎湖,没过多久,郑氏后裔也来投诚,于是,清军便进入了台湾。从那时起,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领土上。

平定准格尔叛乱 自17世纪中期以来,居住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额鲁特蒙古“准格尔”部落逐渐强大,尤其是葛尔丹继任“准格尔”汗位后,其力量日益强大。葛尔丹野心勃勃,企图摆脱清王朝的控制,建立独立的政权,在他的势力最强的时候,甚至延伸到了青海、西藏。另外,葛尔丹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还和沙俄进行了秘密的合作。为了维持西北边境的安定,也为了为京城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康熙皇帝曾经三次亲自出马,与葛尔丹交战,最后葛尔丹病逝,清军大获全胜。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明、清两代,俄国在明、清两代不断东进,于十七世纪中叶入侵黑龙江,在与东北的交界处,劫掠财物,残害无辜,对清王朝的东北边疆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再加上清朝初期,因为内乱不稳,所以一直隐忍不发,一直到1680年,康熙大帝对俄国占据中国黑龙江的雅克萨大本营发动了进攻,沙俄终于放弃了抵抗,向沙俄求和。康熙大喜,欣然接受,于是中、俄两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对这两个国家的疆界进行了新的定义。它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平等互利”条约。《和约》签署之后,东北边疆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中原在经历了明末战争的洗礼后,社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康熙皇帝玄烨继位之后,他按照民众的要求,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减免赋税,对地主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这一切都极大地促进了清王朝初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康熙皇帝玄烨在文武两方面的勤勉努力,得到了后人的赞誉。她铲除了鳌拜,平定了三大藩镇,收复了台湾,亲自出马,治理了黄河,整顿了官府,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持大清王朝的统治,为大清王朝的统一,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更是有了“千古一帝”的称号!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