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堆糖(侵删) 文:小梦
【夜行梦话,小梦倾听】:全网同名,欢迎关注,转载请授权,抄袭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在网上看到一个街头采访,题目是:“子女结婚之后,和你的联系还频繁吗?”
有些人家联系还频繁,甚至还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在镜头前,他们在抱怨儿媳的不懂事。
也有人只是过年过节才联系,毕竟,孩子已经结婚,他们会有自己的人生,自己也不好多插手。
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永远是存在一条鸿沟的,只不过有人有方法跨过,有人只想着掩埋。
1.他们注定不能陪伴自己一生65岁那年,张大叔的妻子,因为一场急症离世了,孩子们因为害怕父亲伤心,所以选择轮流陪着他。
最开始的那段时间,他是很开心的。那些只能在过年过节才能看到的面孔,每天都能见到,让他的心慢慢地开始放松。
可是,随着时间变长,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孩子开始不停地因为各种理由争吵,感情好像也没有过去好了。
他犹豫再三,选择将孩子们都赶回去。因为他明白了一件事:他早就已经跟不上孩子们的生活节奏,而他们也无法适应自己的。
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伴侣离开之后,那种电视上演过的孤独,都是真的。他很想念自己的妻子,也开始习惯一个人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考虑的问题都已经不再是爱情。而是物质条件,是老有所依,是家人的期待和叮嘱。
可这世上本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永远的陪着另外一个人。每个人注定了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能成为别人的依附品。
这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你是的爱人、父母、孩子、朋友、同事同学等等,你们终究只能同走一段路,不能并肩行完这一生。
2.为什么他的婚姻不幸福?知乎上有个提问:“你结婚之后,和自己另一半的父母,相处的融洽吗?为什么?”
有人回答:“不要说融洽了,几乎就是不可以待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程度,否则一定就是鸡飞狗跳。”
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她的伴侣,从来不会为自己说话, 只要碰到他的父母,他总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而她的婆婆,哪怕是到了儿子家里,也永远摆出一副主人的姿态,从来不考虑儿媳的感受,只习惯吆五喝六的指挥对方工作。
再好脾气的人,遇到这种事情,一次两次或许可以忍耐,可那么多次不断地折磨、丈夫的无能,让她不得不用爆发抗议来维护自己。
当然,身边的人也有劝诫她要不离婚算了,可她又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舍不得除了这件事外,其他都还做得不错的丈夫,就只能隐忍。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矛盾的开端,其实不过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一群不能摆正自己态度的人,因为他们习惯了独断专权。
可婚姻毕竟是三个家庭的事情,如果一直不断有人尝试去挑衅,那么,它终究有一天会走向灭亡。
3.曾经,我也想过不结婚很早之前的一个问题,引起过很多人的讨论:“在你眼中,是什么让你产生了想要结婚的这个念头?”
在评论中,其实很多人都并不是因为找到了物质足够富裕、外貌有多出众的伴侣,而是,他们看好了对方的原生家庭。
一个情绪稳定的原生家庭教导出的孩子,真的可以在建立和维持一段婚姻的过程中,他所具备的能力,是不可多得的。
就像一位情感博主曾经提及过一句话:“我之所以嫁给我的丈夫,不是因为他对我好,而是因为他真的是个好人。”
这里的「好人」不是一张「好人卡」,而是因为她在见到对方父母日常相处模式的时候,确定了他是个值得嫁的人。
他的父母,从来不会颐指气使的要求她去做什么,他们之间是平等的,结婚后,也从来没有催促或者试图贬低自己的儿媳。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你们注定了要有你们的生活,我们也有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可以给予你们的,也只有帮助和建议。”
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但是,如果有了一段适合的婚姻,的确是可以大大的提高一个人的幸福力,那有何乐而不为呢?
4.保持距离,为自己而活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写过一句话:“你不能干涉别人的人生,就算是为了对方好。”
永远不要想着去掌控任何人的人生,哪怕他是你的子女,他也只是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你抚养他长大。
孩子有孩子的生活,他想要的,大部分家长给予不了。如果死抓着不放,只能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可那真的没有必要。好好爱自己,不要为任何人而活,不是他们不值得,而是你的人生,该有你自己的独有颜色。
以上,祝您好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