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美考古学家来到了江西省万年县境内的大源盆地西北端的陡峭山崖下的一个天然洞穴,这个万年的深邃洞穴一跃成为稻作文化历史上难以逾越的里程碑。 在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中,中美农业考古队发现了距今12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早期栽培稻遗存。当万年仙人洞的祖先们种下第一棵原始水稻时,华夏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便在此刻孕育而生。
跨越万年的稻作历史,这粒稻米承载着沧桑岁月,是怎样传承的?
一“粒”一世界 一“稻”一文明
鄱阳湖东南岸,沃野一片,四面环山,沿大源河溯水西上,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就在此间矗立了万年。半月形的洞,形似一个木桶的吊环,走入其中仿佛穿越万年。
中美农业联合考古队在仙人洞遗址西区地层发现了一个“小白块”。经过植物考古、孢粉分析和年代测定等多学科研究和检测手段后,考古学家惊喜地宣布,这样的“小白块”竟然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
留美学者赵志军博士采用植硅石分析方法,发现了野生稻植硅石逐渐减少、栽培稻植硅石逐渐增多的规律。
这样的发现证实:野稻驯化是从万余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开始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力证:“一万年前,人类在江西万年县成功驯化出了栽培稻,这是人类稻作文化乃至人类农业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端。作为水稻研究人员,要感谢万年保存、保护了这么一个神奇的仙人洞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古文化遗址带给世人的,不只有稻米,还发现有石铲、蚌刀、蚌镰、穿孔石器和石磨盘等原始农业工具、稻谷加工工具等。
野生稻植硅石、驯化栽培稻、古人类群体和稻作相关的工具……这一系列的发现,宣告万年县是世界稻作文化之源。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从“野草”到主粮,从国内到国外,万年贡稻已经承袭了一万多年。
万年县在长期的贡稻耕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歌谣、节令、风俗、耕技等方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有民众集体传承,不少稻作习俗沿袭至今。其中,祭稻祖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敬老有福,敬土有谷”“开秧门”“祭谷王”等农耕传统构成了万年稻作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承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的重要印迹,这些弥足珍贵的稻作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稻一生恋 一饭一世香
万年,一座宛如仙境的县城,世界著名农业考古学家马尼士心中“上帝为稻米准备的宝地”,集多种矿物质于一身,山高垅深,日照充足,泉水潺潺。在这片土地上,万年人世代耕耘,培育出了吸日月之精华,得山川之牛饮,挟人类之灵长,经风雨之砺节的万年贡米。
沐薰风、喝山泉、不打药、不擦“粉”,高耸的稻杆,芒长而秀美,万年贡米因此享有“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的美誉。
万年贡米,原名叫“坞源早”。其谷粒修长,针芒顶端,三粒一寸,粒细体长,光洁透亮,香糯不腻,有“五谷之冠”之称。
南北朝的一位皇帝南巡途中更是差人在万年县的荷桥一带找到了梦中的“三寸粒”稻米,其质地之上乘令皇帝下令万年县“代代耕种,岁岁纳贡”,万年贡米由此名扬大江南北。
北有五常大米,南有万年贡米。如今的万年贡米,已从昔日的宫廷珍品,化作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常客,万年百姓对万年贡米那份香醇滋味的热爱与执着亦如古人般炽热而深沉。
在万年稻作文化原产地——裴梅镇,曹建金每年不辞辛劳为省内外的大学生及游客奉上超过百场的稻作文化精彩演讲,甚至亲自下田示范插秧、割稻,将万年稻作文化瑰宝传递给更多人。
“不是本职工作,只为热爱,为的就是守护老祖宗留下的这片土地,守护这种具有乡愁的稻香和那一口永远无法忘怀的味道。”曹建金以此为乐、甘之如饴的朴素之言尽显真情。
曹建金说,每次在田间与游客共唱那流传千古的《耘禾歌》时,我仿佛被赋予了无尽的力量,与先贤心灵相通,深切感受到作为万年稻作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荣耀。
曹建金们怀揣对土地的深情、对稻作文化的热爱,对稻香的迷恋,对故土的眷恋,坚守在那片原生态的希望的稻香田野上。
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旋律响起,它既触动了每一个聆听者的心弦,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正是这一万年的相依相伴,让万年人对万年贡米的深情融入血脉,成为不朽的传奇。
一米一情缘 一族一传承
一株万年稻,已经深度影响了中国稻作文化一万年,一粒万年贡米何以“传”万年?
“百年贡米产业、万年贡谷遗存、万年稻作起源”,从这样的精准定位中,万年与时俱进,将百年贡米产业的创新发展放在了优先位置。
稻作文化的绵延不绝,其根本在于人的传承与发扬;同样,贡米产业的创新突破,也离不开人的智慧与汗水。优先发展的关键在于那些与万年贡米结下不解之缘、勇于在一个产业发展中挑起重担的人。
在万年这片热土上,无论是单个家庭、数代相传,还是全城百姓,都自觉地融入到万年稻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共同编织这幅绚丽多彩的稻作文化画卷。
王炳万与王团华,这对父子档,便是痴迷万年稻作文化传播的传承人。“平时老休息没劲,你们来博物馆了,我来讲解万年稻作文化了,我就更有劲了。”今年74岁的万年县博物馆原馆长王炳万一直致力于万年稻作文化的研究,一提起万年稻作文化,他的眼睛里便闪烁着光。 1993年,中美农业考古学家开始在吊桶环与仙人洞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工作,王炳万和他的同事们走遍万年的山山水水,锲而不舍地寻找先人的足迹。吊桶环,是他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幸运之地,在国外的考古杂志上,吊桶环以他的姓氏命名为“王洞”。
王炳万虽然早已退休,但身退心不退,王团华接过了长辈们的接力棒。相对于父亲的传统讲解方式,作为万年县博物馆新馆长,王团华更喜欢用新媒体方式来传播。表达新旧不同,但是同样的文化传承,“父子馆长说文化”系列视频在全国圈粉无数。
在万年这片土地上,还有程换南、程道明、程鹏飞这爷孙三代人,70多年来,这一家三代人坚持在忙一件大事:万年贡米产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这片野生稻是我父亲开始种植的,从小我就跟着他在稻田里劳作。”程道明打小跟着父亲学习原始方法种植野生稻,至今,已耕作了30多年。
作为万年贡米文化的传承人,程道明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原始种植技艺,还在面临万年贡米原产地濒临“绝种”危机时挺身而出,他动员儿子程鹏飞、女婿张明林一起加入种植万年贡米野生稻的行列中,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城人倾心于一粒米,每一个万年人、每一家万年贡米企业,都化身为万年贡米的传承者和推动者。
在传承原始稻“坞源早”的同时,新品种的培育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2021年,万年县政府携手鲁花(万年)米业、湖南水稻研究所,共同缔结三方合作之约,致力于万年贡米地标产品的创新升级。历经三年栽培种植,新品种“万年香”横空出世,其产量、口感及抗逆性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籼米标准。“万年香”米饭香甜软糯,赢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随着国家区试的顺利通过,今年,“万年香”将迎来大规模推广种植,为万年贡米区域品牌在南方籼米中市场中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颖 刘晗 图片 万年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