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 稿丨张 洁
编 辑丨唐执简
镐京笔记此前刊发《陕西需要这种省属国企吗?》,探讨了普通人的养老问题,并结合多位业内人士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些许思路。
今天我们聊聊有钱人的养老问题。
两个话题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优质银发群体正在快速膨胀,包括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财富人群,逐渐进入养老阶段,但高端养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相对失衡。以陕西市场为例,存在专业人员配比不足、服务标准化缺失、创新金融产品匮乏等问题;
二是养老产业需要有钱人扩大投入和消费,大量的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资源涌入,推动产业和配套整体升级,有助于反哺普惠养老——“先富带动后富”在这里同样适用。
所以,解决陕西高净值人群“终极烦恼”的关键在哪里?
高端需求
不是所有富人都能够晚年无虞的。
坐拥268亿资产的前北京首富李XX,晚年因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丧失自理能力,陷入一场任人摆布和被人操控晚年的纷争,上演了被保姆诱导转移财产,被代孕妻子绑架至养老院,妹妹外甥争夺继承权的各种戏码。
在养老问题上,高净值人群或多或少都各自难念的经。
综合媒体报道,如子女海外定居导致赡养缺位、失能失智老人缺乏专业医疗护理、资产缩水或继承纠纷风险、财富无法填补“社会角色丧失”的孤独感等问题比比皆是。
也是在此背景下,三甲医院、专业护理团队、城心养老机构、财富传承、独立性、社会价值等,关乎高收入群体养老需求的一系列关键词,近年来连续出现在《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中。

另据《2024胡润财富榜报告》,中国正迎来财富传承高峰期,未来30年预计79万亿元财富将完成代际转移。毫无疑问,其中财富传承的主要来源群体自然是老年人。
多重背景和因素叠加,为中国高端养老市场注入持续动力。
这一趋势缩影到陕西也不例外。
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陕西60岁以上群体共8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22.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胡润财富榜报告》显示,陕西600万资产以上的富裕家庭共5.48万户——两组数据可为陕西高净值养老群体规模略作参考。
陕西过去通过能源、房地产作为主要创富途径的财富人士较多,而随着近两年的产业结构变迁,这些财富人群不仅面临着守住家底进行再造富的问题,也面临着如何实现高品质养老的问题。
供给问题
需求在哪,市场就在哪。
陕西近些年在高端养老方面在不断布局,诸如长安闾里系列、金煦福系列、曲江老年公寓、前海人寿健康城、西安丝路柏庭CCRC国际长者乐享小镇、泰康之家·秦园等项目纷纷涌现。
镐京笔记致电西安几家早期布局的高端养老机构,入住率均达到70%以上。
但显然当前的产业布局还远远不够。
与多位业内人士探讨,提到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现有的西安高端养老机构中,普遍存在护理员数量配比不足、专业培训欠缺、招人难、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其次,旅居养老等跨区域服务上也面临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例如,陕西省虽计划打造“三秦旅居养老品牌”,但与其他地区的设施认证、服务衔接机制尚未健全,影响用户体验。

再者,很多老人是不愿住进养老机构的,他们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而高端居家养老的智能服务又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省近期已启动养老产业标准化工作。接下来,针对康养旅居、照护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统一的生产工艺和服务规范标准如何推进,有待持续跟进关注。
最后,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老年人财产安全的保障缺乏专业化解决方案,未能嵌入高端养老服务体系形成闭环。
现有服务多停留在发放反诈手册、举办讲座等基础宣传层面,缺乏定制化解决方案。陕西省虽有部分高端养老机构提供遗嘱公证、资产代管等深度服务,但多依赖第三方律所临时对接,未建立常驻法律顾问制度。
信托破局?
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讲,普通人的养老,更多体现公益性与普惠性,有钱人的养老需求则更具市场吸引力。
而且在银发经济撞上智能科技的时代,高端养老的价值进一步被放大。如智能床垫实时监测健康数据,AI机器人提供24小时照护,远程问诊直通三甲医院……这些“黑科技”背后,迫切需要高端养老的资金活水。
通过激活高净值人群在银发经济中的消费潜力,推动智能设备、康复护理、老年教育等细分领域的技术升级与规模扩张,并依托规模化生产降低服务成本,向中低收入群体辐射,可最终形成良性发展闭环。
如何有效激活?

金融赋能被寄予厚望。
以养老信托为例,业内人士指出,该类金融产品不仅具有财产独立、破产隔离等特殊制度优势,而且可以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对委托人的养老资产进行配置,可视为新一轮高端养老需求的重要突围方式。
简单理解,养老信托就是把“爱存钱”的习惯升级了——以前钱存银行等着贬值,现在让专业团队带着钱去种地、开厂、搞科技,赚了钱回来给大家修更好的养老院、请更专业的护工。
现在很多老人被骗买保健品,或者钱被不孝子女卷跑。
金融养老的钱锁在信托账户里,每月按时给你打生活费,大病急用钱也能快速审批,防子女啃老,防通胀吞钱,防机构跑路。就像给养老钱上了把智能锁,既防外人偷,也防自家人乱动。
头部信托公司如光大信托、中航信托、平安信托等养老业务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如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陆续开始探索以不动产设立信托助力居民“以房养老”。
陕西养老信托市场虽处起步阶段,但已现破冰信号。
如某信托公司去年推出的“康享系列家庭服务信托”,依托陕投康养资源,可提供风险隔离、消费支付等一站式服务。
当然,道阻且长。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养老信托需要政策配套与产业协同,陕西的养老信托产品目前绝大多是依附在家族信托里的,尚未有完善的养老信托体系,养老金融的潜力远未释放。”
(图片来源:配图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