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一场误判让中国付出上万亿的代价,一代巨星含恨去世!

黄皓皓趣事 2025-01-29 13:28:37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 影子红了

编辑 | 影子红了

蓝天白云,自古以来便是人们一直追寻和渴求的目标之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而我国也是如此。

早在建国之初,我国虽然处于一个工业制造十分落后的境地,但却已经有了不俗的研发能力,到了1970年时,更是研发出了当时工业强国代表的大型客机,放眼整个全球都算是名列前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让人感到痛心的是,1985年的一个错误判断,却让我国彻底葬送了大飞机的美好前景,甚至出现了数亿万亿的巨大代价,以至于还让一位巨星含恨离世。

那么,当时的误判究竟是什么,这位含恨去世的巨星又是谁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充满坎坷的发展道路

1949年,英国研制出了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彗星号”,5年后,美国的波音707飞机成功首飞,从此时开始,人类文明正式步入到了喷气式科技时代。

航空运输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达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我国因为多年战争,国内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工业领域的基础也十分薄弱,就连国家领导人外出参加会议,都要靠租借别人的飞机来进行使用,以至于外国报纸直接略带嘲笑意味的评价道:

“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鹰”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0年7月中旬,毛主席在视察上海的途中发现,上海的工业基础稳固,算是一个研究飞机很好的地方,于是在后俩也展开了大型客机的研究,为的就是让国家领导人能够在出访时能够乘坐上自己国家的飞机。

而这么做的原因,主要也是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大飞机几乎代表了一个国家民用航空工业甚至是工业体系的整体水平,算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一种展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当时外出距离普遍较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想要外出参加会议必须要乘坐长途飞机,而我国当时因为发展较为落后,只能依靠租借别人的飞机来进行使用,这无疑也给了一些敌对势力操作的机会。

周总理之前参加万隆会议打算乘坐的“可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就曾被敌人密谋过一处爆炸空难事故,这也足以凸显自主研发飞机的重要性,更何况有了自己的飞机,就等于拥有了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途径。

周总理

于是在这段时间里,一位名叫马凤山的专家横空出世,担任代号“运-10”飞机的总设计师,在前往苏联飞机生产厂进行学习时,他就曾凭借着一本手写的《马凤山笔记》成为航空界的名人,在中苏交恶后这本书也成为了孤本。

在他的一生中,曾先后参加了轰6战机的研发、提出了发动机改良的总体方案、参加了“运-8”飞机的测绘设计任务,带领团队通过两年的努力陈工让“运-8”完成首飞、“运-10上天”等众多辉煌成就,甚至就连两弹一星事业他也有参与其中,并做出了不俗的贡献。

马凤山

坐拥如此履历,也足以证明他的功劳有多么不凡,但饶是如此,在当时那个年代里面,运-10的研发还是遭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和坎坷。

一个错误的决定

在运-10诞生之前,其实我国也能设计一些飞机,但这些飞机一般体型较小,质量也不过才10吨左右,面对质量100吨以上的大飞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再加上当时物资匮乏等其他原因的干扰,导致飞机的研究进展十分的不容乐观。

马凤山

为了更好的将工作进行下去,马凤山辞别家人来到上海,尽心尽力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有时甚至忙的连饭都吃不上,足足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才带领团队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图纸,有了图纸以后,飞机的研发进展也变得十分迅速。

1976年,静力试验飞机制造完成,两年后全机静力破坏试验一次通过,到了1980年,飞行试验机已经建造完成,并且通过了操纵在内的四大系统模拟实验,同年9月,马凤山便坐在客舱里与中国第一款大型喷气式科技一同飞上蓝天。

马凤山

而这架飞机也在后续多次踏足国内的多个省份进行试验试飞,甚至是跨越喜马拉雅山为西藏运输紧急物资,要知道,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当中,有能力制造飞机的可就只有美国、苏联和空客,这也足以证明马凤山团队的功劳之大,飞机市场的领域到底有多广阔。

不过由于运-10本身虽然研制完成,但还是有一些试验没能进行验证,无法更进一步的确认其安全性,所以便打算继续研究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没曾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运-10的经费却被卡住了,这也让飞机的研发变得异常缓慢,到了1985年2月,运-10的经费连3000万都批不下来,其生产线也被相关部门停掉,最终成为了马凤山心里的一大憾事。

如果运-10的研制继续下去,我国的航空发展必然迎来一波难以想象的巨大提升,但可惜事与愿违,在部分人的安排之下,我国对大型客机的态度从自主研发转变成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开始与美国麦道公司进行合作,生产对方的大型民用科技,而我们从中担任的角色,也只占飞机总工作的6%——8%,甚至就连运-10的生产显露都被进行拆卸。

而麦道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就曾表示,如果中国有运-10,欧美飞机就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也足以证明,他们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运-10的出现和生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令人感到气愤地是,在签订协议后,我国大量从麦道订购飞机并追加投资,可麦道却因为飞机本身的缺陷引发危机。

最终由美国的波音公司便对运-10进行了收购,并且完全否认先前与麦道之间所签订的协议,让我国损失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算上那庞大的航空市场,说是万亿都算是相对保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马凤山虽然多次奔走于各地试图挽回运-10的研究工作,但最终还是在欧美航空巨头的冲击下失败,直到1989年,有关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计划才被重新启动,而马凤山也再次作为总设计师重出江湖。

可随着年纪渐长身体机能下滑,他也在疾病的侵蚀之下于1990年4月24日黯然离世,那驾没能制作出来的大飞机,也成了他心中的一大憾事。

马凤山雕像

虽说我国在后来成功研制出了属于我们的C919大飞机,并且在2023年完成了首个商业航班,但如此辉煌的场景没能让马凤山先生看到,也着实是一件憾事。

参考资料

2024-11-11 陕西建党网 中国组织人事报 “大飞机”:艰难决策与成功研制

2009-11-27 北京日报 运10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托举中国大型客机升空

2024-04-25 五彩秦安 用一条落后产线,让中国航空倒退几十年的麦道,下场大快人心!

2023-05-29 华商韬略 国产大飞机,刚刚平安降落!

0 阅读:35

黄皓皓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