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捞尸人:捞一具尸体2.5万,一周最多捞70具尸体,却称不挣钱

黄皓皓趣事 2025-01-28 13:28:38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 影子红了

编辑 | 影子红了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死亡一事都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抵触和恐惧,以至于一些涉及到了死亡的工作,也会被人们视作是“不详”和“危险”的象征,诸如停尸房、火葬场、坟场一类的地方,更是让人避恐不及。

但在我国长江等水域附近,却有着一种名为“捞尸人”的职业,他们打捞一具尸体便可以开到2.5万的价格,多的时候一周甚至可以直接捞到70具尸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饶是如此,这些捞尸人却仍旧叫苦连连,称他们根本不挣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河边的“水鬼”

相较于其他跟死者打交道的职业来说,捞尸人无疑算是最不体面且饱受争议的了,作为一种极其古老的职业,早在汪曾祺的《故里三陈》当中,就曾继续过一些捞尸人的生活和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早年间,因为溺亡事件频发,又没有合适的救援手段,再加上人们都讲究个入土为安,不少溺水者的亲属便会请求当地的渔民帮忙打捞一下死者的尸体,并且给予一些金钱或物品来作为报酬。

由于这种需求较为常见,也就逐渐衍生出了“捞尸人”这种职业,但相较于其他职业而言,捞尸人的工作的特殊性一直不太讨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间对他们的称呼也都颇为负面,好听一点的叫“阴阳跨界人”,难听一点的便直接叫他们“水鬼”,因此大部分人也都不愿从事这些工作,只有那些生活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选择从事这门行当。

在近代有记录的资料当中,捞尸人最开始的收费较低,一般都是由家属找到当地的水运公司或者相关部门,然后由这些单位组织渔民打捞,家属所要付出的财物也只是一些香烟或者鱼之类的东西便可以当做辛苦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20世纪70年代,打捞遗体的价格也仍旧很低,基本一次也就挣个几块钱,然后由两个人一起分,不过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打捞遗体的价格便开始上涨。

不少人瞧中了其中的商业价值,开始要价,价格也从几元钱飞涨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千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2017年,甚至还有捞尸人开出遗体2.5万元的天价,这也促使这个群体身上所背负的骂名变得越来越多,但要数其中最具争议性的事件,还是2009年的一场名为“挟尸要价”的事件。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事件的爆发,才让捞尸人这个一直隐匿于大众视野当中的职业出现在人们面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轰动全国的“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外出野炊,结果意外发现有两名小学生意外落水,为了救人,这群大学生紧握对方手臂组成人链。

但因为当时水情复杂加上体力不支的原因,导致这两个小孩虽然被成功救出,但这群大学生却被冲散在了海水当中,在学生们的互相帮扶之下,虽然有六名大学生被成功救出,但还是有三人不幸在湍急的江水中丧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发后,打捞公司在打捞尸体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和老师们的跪求也无动于衷,反而将遗体挂在船边“挟尸要价”,最终收取了3.6万的捞尸费用,而当时的照片则被一名记者给拍了下来并进行报道,最终成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热议事件。

因为此时,国内的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并且对这家打捞公司的行为予以处罚,虽然案件当中还有着许多争议事件,但还是在警方的调查过程中被一一揭晓。

挟尸要价照片

唯独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承担了本起事件当中绝大部分火力的老人王守海却在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并不赚钱。

原来,王守海作为这家打捞公司的一名员工,其实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谈判要价过程当中,就连这艘船都是由公司分配的,之所以不将遗体给放上船,除了在当地习俗当中不吉利的原因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便是船的归属问题。

挟尸要价事件

而像平时这样打捞一次尸体,他也只能拿到几百元的收入,少的时候200、多的时候500,他因为自己带了钩子,所以能够比别人多赚几十元左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守海也只是这场事件当中一个“无辜躺枪的打工人”。

不过在问及不给钱是否会打捞尸体时,他还是很坦诚的表示他们并不会白白去给人帮忙,不过他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也曾救过一些落水的人,并且没有收过费用,在他看来,这终究是两码事。

王守海

往后至今的许多年里,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捞尸人漫天要价的情况发生,这无疑也更加加深了人们对他们的负面印象,但除了这些个靠遗体牟利的商人以外,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捞尸人,反而遭受了无妄之灾。

比如在媒体走访过的那些捞尸人中,不少都是朴素善良之辈,他们普遍没有什么知识和文化,从长辈那里接受过这份工作后便勤勤恳恳的做了下去,据一位名叫陈松的捞尸人所述,他曾在一周内创下了打捞起了70多具尸体的“奇迹”。

但正常一年到头,遗体一般也只有几十到几百具左右,而在打捞前,他们也会跟死者的家属进行协商,根据他们的经济状况来“要价”,便宜的有事就连千元都不到,更有甚者,干脆就把这当做是一种善事来进行看待。

比如有一位名叫陈阳喜的老人,就曾转职捞尸几十年,将找到遗体看作是给亡者家属的一个交代,打捞时也特别注意勾衣服或者手腕来避免损伤遗体,他不信什么鬼神,只想让那些个家属安心,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十分道德的行为。

陈阳喜

而且不同于其他捞尸人要价打捞的方式,陈老先生有事还会专门把那些无名尸体给打捞上来,记下名字服饰和特征以后,再将其送往警察局走相应流程登记火化,等待其家属前来找寻,遇到家里条件较惨的,他也会故意略过收费相关的事情。

不过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选择陈阳喜能够打捞的遗体也变得越来越少,不过在谈及此事时,他却显得非常高兴,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是,但我不希望死人多,那不道德,得凭良心。不出事就是好事。”

参考资料

2013-12-21 新京报 捞尸人陈阳喜:看得多了,一辈子没哭过

2017-07-13 人民政国协网 中青年报 河北保定:打捞队挟尸要价 6个小伙无偿帮忙

2010-08-24 中国网络电视网 大洋网 广州日报 《挟尸要价》中老人:不给钱不可能捞尸

2006-09-26 法制日报 对民间“职业捞尸”的合法性调查

抖音百科——捞尸人

抖音百科——挟尸要价

2016-04-18 中国青年网 参考消息网 法媒走访长江捞尸人:最多一周打捞过70具尸(图)

0 阅读:57

黄皓皓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