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原文解读系列之三

珍重热爱生命 2024-11-17 04:02:06

第10章 明白四达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③,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④,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⑤?生之畜之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⑦。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文献,反映了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解读:

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这句话是说,人的精神和肉体应当合而为一,不分离。这是道家追求身心合一,达到内外平衡的理念。

2.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意指人心应当集中并达到柔和的状态,就像婴儿一样纯真、柔弱。这体现出道家倡导的柔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3.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 指的是要清除心中的杂念,保持内心的清澈,如同清洗明镜,使其没有污点。这里强调心灵的纯净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4.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 这是说,治理国家时应当以民为本,实行无为而治,即不过度干预,让事物按其自然规律发展。

5.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 “天门”通常指人的感官,这里指耳目口鼻等感官的开闭。句意是说,通过感官体验世界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被动,如同雌性(在生物界中通常指不主动攻击的性别)一样。

6.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 指的是一个人在理解了世界的四通八达之后,仍然能够保持一种不运用智谋,不过度追求知识的状态。

7.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这里描述了一种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即赋予万物生命并让它们自然生长,而不占有、不依赖、不控制。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德性,即“玄德”。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内心平和、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道家认为,通过清除内心的杂念、保持纯真、柔和的态度以及不过度干预和控制,可以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注释】

①营魄;即魂魄。魂属灵,魄属血,在此连用,指灵肉相连。抱一:合抱为一。

道德经》中关于修身治国以及人的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中确实强调了“道”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即“道法自然”,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②专气:志气专一。致柔:调合到柔和的境地。

专气致柔”概念,体现了老子倡导的柔和、顺应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同样适用于治国理政。在治国方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通过最小的干预来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让人民自发地遵循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③涤除:清除。玄鉴:形容心地如宽广的明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鉴,镜子。

④天门:这里指耳目口鼻等感官。阖(hé):关闭。

⑤无知:即不用智谋。知,作“智”讲。

⑥生之畜之:使它生,使它繁殖。

⑦玄德:极大极深远的“德”。指出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强调了人类情感体验的重要性。确实,人类的情感和意识赋予了人类独特的创造力和社会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痛苦和烦恼。老子认为,通过修炼和反思,人可以达到一种超越情感的境界,即“玄德”,从而减少痛苦和烦恼,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这段文字富含哲学意味,它来自中国古代道家经典《道德经》。这段文字讨论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修炼心性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载,犹处也。" —— “载”在这里指的是存在或居住,“犹”是如同的意思,“处”是居住或所在。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存在就如同居住或存在于某个地方。

2. "营魄,人之常居处也。" —— “营魄”指的是人的精神和魂魄,“人之常居处也”意味着魂魄是人们精神常驻的地方。

3. "一,人之真也。" —— “一”在这里指的是道家的“道”或“无”,代表万物的本源和统一,“人之真也”表示这是人的真实和本质。

4. "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 —— 这里问的是人是否能够保持其精神常驻于这个“一”的纯净之中,不离开这个本质。

5. "则万物自宾也。" ——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点,万物就会自然地归服或顺应。

6. "专,任也。" —— “专”意味着集中或专注,“任”是放任或任用的意思。

7. "致,极也。" —— “致”是到达或达到的意思,“极”指的是极点或极致。

8. "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 —— 这里说的是要任由自然界的精气和至柔的力量存在,是否能像婴儿那样没有欲望。

9. "则物全而性得矣。" —— 如果能像婴儿那样纯净无欲,那么万物就能保持其完整的本性。

10. "玄,物之极也。" —— “玄”是深奥难测的意思,这里指的是万物的最终极的状态。

11. "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 —— 这里指的是能够清洗掉所有的伪饰和杂质,达到极深的洞察。

12. "能不以物介其明,疵其神乎?" —— 是否能够让外界的事物不干扰内在的明智和纯洁。

13. "则终与玄同也。" ——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些,最终就能与“玄”这种深奥的状态相融合。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纯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家哲学思想。通过内在的修炼和保持本真,人可以达到一种超越欲望、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这段文字继续探讨了道家的治国哲学和宇宙观,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原则。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 —— “任术以求成”指的是运用智谋和策略来追求成功,“运数以求匿者”是指通过占卜和计算来探寻隐秘之事。这两种做法都体现了人的智慧。

2. "玄览无疵,犹绝圣也。" —— “玄览无疵”意味着拥有深邃的洞察力而没有瑕疵,这里比喻为杜绝了圣人的出现,即不再依赖个人的智慧去干预事物。

3. "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 —— “治国无以智”是指在治理国家时不再依赖智谋,这与前面的“运数以求匿者”相呼应,意味着放弃了对智力的依赖。

4. "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 —— 这里问的是能否完全不依赖智慧,如果能够做到,那么百姓就不会走上邪途,国家也能得到治理。

5. "天门,谓天下之所由从也。" —— “天门”在这里指的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源头或通道。

6. "开阖,治乱之际也。" —— “开阖”比喻为治理国家的安定与动乱之间的界限。

7. "或开或阖,经通于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 —— 无论是安定还是动乱,都是宇宙间万物运行的通道,因此称之为“天门开阖”。

8. "雌应而不倡,因而不为。" —— “雌应而不倡”指的是像雌性一样只是回应而不是主动发起,“因而不为”意味着顺应自然而不强行干预。

9.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 如果天门的开阖能够像雌性一样柔顺,那么万物自然会宾服,国家和社会的状况也会自然地保持安定。

这段文字强调了在治国和宇宙运行中,应该放弃过度依赖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让事物按其自然的方式发展。这种哲学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原则,即通过最小的干预来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

这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关于“无为而治”和“玄德”的理念,强调了道的自然性和隐秘性。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 —— “至明四达”指的是对天下万物都有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没有迷惑和困惑。如果能做到不以此为依据去干预,那么事物就会自然地发生变化。

2. "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 —— “道常无为”意味着道本身是无所作为的,如果君王能够坚守这个原则,万物就会自然地按照道的规律变化。

3. "生长,不塞其原也。繁育,不禁其性也。" —— 生长和繁育的过程,不是通过堵塞它们的源头或限制它们的性质来实现的。

4. "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 —— 如果不堵塞事物的源头,它们就会自然产生,那么这是谁的功劳呢?如果不限制事物的性质,它们就会自然发展,那么这是依靠谁的作为呢?

5. "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主,非玄而何?" —— 事物自己成长发展,不是由我来完成,有德行但是没有具体的主导者,这如果不是深不可测的玄德又是什么呢?

6. "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 凡是提到玄德,都是指有德行但是不知道具体由谁行使,它出自于我们无法看到的幽深层面。

这段文字强调了道的自然性和无为的治国理念,认为真正的治理不是通过强制和干预,而是通过遵循自然规律,让事物按其自然的方式发展。这种理念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玄德”的概念,强调了德的隐秘性和道的不可见性。

这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魂与魄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的精神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魄之所以异于魂者,魄为物,魂为神也。" —— 魄是物质的,魂是精神的,这是它们最根本的区别。

2. "《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 《易经》中提到,精气聚集形成物质,游魂分散参与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鬼神的一些情况。

3. "魄为物,故杂而止;魂为神,故一而变。" —— 魄作为物质,所以它是繁杂且趋于静止的;魂作为精神,所以它是单纯且灵动变化的。

4. "谓之营魄,言其止也。" —— 提到“营魄”,是指让魄安静、停留。

5. "盖道无所不在,其于人为性,而性之妙为神,言其纯而未杂,则谓之一;言其聚而未散,则谓之朴。" —— 道无处不在,在人身上体现为本性,本性的奥妙是神,当它纯净无杂时称为“一”,当它聚集未散时称为“朴”。

6. "其归皆道,各从其实言之耳。" —— 它们最终都归结于道,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个实相。

7. "圣人性定而神凝,不为物迁,虽以魄为舍,而神所欲行,魄无不从,则神常载魄矣。" —— 圣人的本性坚定,精神集中,不会被外物所动摇。即使魄是它们的居所,但精神所愿,魄都会跟随,因此说是精神常常引领着魄。

8. "众人以物役性,神昏而不治,则神听于魄耳。" —— 普通人让物质生活占据了自己的本性,导致精神昏沉无法治理,因此是精神听从了魄。

9. "目困以声色,鼻口劳于臭味,魄所欲行而神从之,则魄常载神矣。" —— 眼睛被声音和颜色所困,鼻子和嘴巴被气味所劳累,魄所愿行的,精神都跟随,因此说是魄常常引领着精神。

10. "故教之以抱神载魄,使两者不相离。" —— 所以教导人们要抱持神,引导、支配魄,使两者不相分离。

11. "此固圣人所以修身之要。" —— 这确实是圣人修养自身的关键。

12. "至于古之真人,深根固蒂,长生久视,其道亦由是也。" —— 古代的得道之人,他们的根基深厚牢固,能够实现长生久视,这也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这样的道。

这段文字深入探讨了魂与魄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养精神,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圣人能够控制魂与魄的相互作用,保持精神的集中和稳定,而普通人则往往被外界物质所役使,导致精神昏沉。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古代真人那样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境界。

这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精神和气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圣人如何通过调和精神和气息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神不治则气乱,强者好斗,弱者喜畏,不自知也。" —— 如果精神不能控制,气息就会混乱。强者会倾向于争斗,弱者会倾向于恐惧,他们自己并不意识到这一点。

2. "神治则气不妄作,喜怒各以其类,是之谓专气。" —— 当精神得到治理,气息就不会乱动,喜怒就会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被称为专精于气息。

3. "神虚之至也,气实之始也,虚之极为柔,实之极为刚。" —— 精神最虚无缥缈的状态,是气息物质性开始的阶段。虚无的极致是柔,实在的极致是刚。

4. "纯性而亡气,是之谓致柔。" —— 只有纯净的本性而没有气息,这就是所说的至柔。

5. "婴儿不知好恶,是以性全。" —— 婴儿不知道辨别好坏,因此本性保持完整。

6. "性全而气微,气微而体柔,专气致柔如婴儿,极矣。" —— 本性完整,气息就微弱,气息微弱,身体就柔嫩。专精于气息,达到像婴儿一样的至柔,这就是极致。

7. "圣人外不为魄所载,内不为气所使,则其涤除尘垢尽矣。" —— 圣人在外不被魄所控制,在内不被气息所驱使,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彻底清除了内心的污垢。

8. "于是其神廓然玄览,万物知其皆出于性,等观净秽而无所瑕疵矣。" —— 因此,他们的精神能够广阔地洞察万物,知道万物都源于本性,平等地看待洁净和污秽,没有任何瑕疵。

这段文字强调了精神对于气息的控制力,以及圣人如何通过调和精神和气息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圣人能够超越物质欲望和情绪波动,从而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对世界有一个清晰、纯净的认识。

这段文字包含了一系列的哲学思考,涉及道德、政治、宇宙法则等主题。它强调了圣人如何通过理解和顺应自然法则(道)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既以治身,又推其余以及人,虽至于治国爱民,一以无心遇之。" —— 圣人首先修养自己的身心,然后将这种修养推广到他人,即使是在治理国家和爱护人民时,也是出于无心而自然地去做。

2. "苟其有心,则爱民者适以害之,治国者适以乱之也。" —— 如果带着私心去做,那么所谓的爱民实际上可能会伤害他们,治国也可能会导致混乱。

3. "天门者,治乱废兴所从出也。" —— 天门是治理、混乱、废弃和兴起一切的根源。

4. "既以身任天下,方其开阖变会之间,众人贵得而患失,则先是以邀福。" —— 圣人以身承担天下大事,在他开启和关闭、变化和聚会之间,众人珍贵得到却害怕失去,圣人则首先追求的是福祉。

5. "圣人循理而知天命,则待唱而后和。" —— 圣人遵循道理而了解天命,他等待时机然后响应。

6. "《易》曰‘先天而天弗违’,非先天也,‘后天而奉天时’,非后天也。" —— 《易经》中说“顺应天意而天不会违逆”,并不是指先于天意行动;“遵循天时而行”,并不是指后天行动。

7. "言其先后常与天命会耳。" —— 所说的先后,常常是与天命相符合的。

8. "不然,先者必蚤,后者必莫,皆失之矣。" —— 如果不这样,那么先行动的人必然会早逝,后行动的人必然会错过时机,都是错误的。

9. "故所谓能为雌者,亦不失时而已。" —— 所以,能够保持柔弱(雌)的人,也不过是不会错过时机而已。

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是,圣人通过修养自身、顺应自然法则,并在行动中保持无心、公正和适时,从而达到一种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内在的平和。

这段文字包含了一系列的哲学思考,涉及道德、政治、宇宙法则等主题。它强调了圣人如何通过理解和顺应自然法则(道)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既以治身,又推其余以及人,虽至于治国爱民,一以无心遇之。" —— 圣人首先修养自己的身心,然后将这种修养推广到他人,即使是在治理国家和爱护人民时,也是出于无心而自然地去做。

2. "苟其有心,则爱民者适以害之,治国者适以乱之也。" —— 如果带着私心去做,那么所谓的爱民实际上可能会伤害他们,治国也可能会导致混乱。

3. "天门者,治乱废兴所从出也。" —— 天命是治理、混乱、废弃和兴起一切的根源。

4. "既以身任天下,方其开阖变会之间,众人贵得而患失,则先是以邀福。" —— 圣人以身承担天下大事,在他开启和关闭、变化和聚会之间,众人珍贵得到却害怕失去,圣人则首先追求的是福祉。

5. "圣人循理而知天命,则待唱而后和。" —— 圣人遵循道理而了解天命,他等待时机然后响应。

6. "《易》曰‘先天而天弗违’,非先天也,‘后天而奉天时’,非后天也。" —— 《易经》中说“顺应天意而天不会违逆”,并不是指先于天意行动;“遵循天时而行”,并不是指后天行动。

7. "言其先后常与天命会耳。" —— 所说的先后,常常是与天命相符合的。

8. "不然,先者必蚤,后者必莫,皆失之矣。" —— 如果不这样,那么先行动的人必然会早逝,后行动的人必然会错过时机,都是错误的。

9. "故所谓能为雌者,亦不失时而已。" —— 所以,能够保持柔弱(雌)的人,也不过是不会错过时机而已。

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是,圣人通过修养自身、顺应自然法则,并在行动中保持无心、公正和适时,从而达到一种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内在的平和。

这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道在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中的应用,以及道的玄妙特性。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内以治身,外以治国,至于临变,莫不有道也。" —— 在内用于修养自身,在外用于治理国家,面临各种变化时,没有不遵循道的。

2. "非明白四达而能之乎?" —— 不是只有达到明白和通达的状态才能做到吗?

3. "明白四达,心也,是心无所不知,然而未尝有能知之心也。" —— 明白四达实际上是指心灵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心灵无所不知,但并不觉得自己有知道的能力。

4. "夫心一而已,苟又有知之者,则是二也。" —— 人的心灵本是一体,如果认为还有一个能知的东西,那就是二了。

5. "自一而二,蔽之所自生,而愚之所自始也。" —— 从一变而为二,障碍和愚钝就由此产生了。

6. "今夫镜之于物,来而应之则已,又安得知应物者乎?" —— 就像镜子对待物体,物体来了就自然反映,又何必知道是如何应对的呢?

7. "本则无有而以意加之,此妄之源也。" —— 本来没有事物,却用意念加上去,这就是虚妄的根源。

8. "其道既足以生畜万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虽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故曰玄德。" —— 道既能繁育万物,又能不占有、不自恃、不支配,尽管有伟大的德行,但万物并不察觉,因此称为玄德。

这段文字强调了道的无形无象、自然无为的特性,以及在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中遵循道的重要性。道的玄德在于它的作用无声无息,不为人所察觉,却又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这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道在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中的应用,以及道的玄妙特性。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内以治身,外以治国,至于临变,莫不有道也。" —— 在内用于修养自身,在外用于治理国家,面临各种变化时,没有不遵循道的。

2. "非明白四达而能之乎?" —— 不是只有达到明白和通达的状态才能做到吗?

3. "明白四达,心也,是心无所不知,然而未尝有能知之心也。" —— 明白四达实际上是指心灵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心灵无所不知,但并不觉得自己有知道的能力。

4. "夫心一而已,苟又有知之者,则是二也。" —— 人的心灵本是一体,如果认为还有一个能知的东西,那就是二了。

5. "自一而二,蔽之所自生,而愚之所自始也。" —— 从一变而为二,障碍和愚钝就由此产生了。

6. "今夫镜之于物,来而应之则已,又安得知应物者乎?" —— 就像镜子对待物体,物体来了就自然反映,又何必知道是如何应对的呢?

7. "本则无有而以意加之,此妄之源也。" —— 本来没有事物,却用意念加上去,这就是虚妄的根源。

8. "其道既足以生畜万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虽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故曰玄德。" —— 道既能繁育万物,又能不占有、不自恃、不支配,尽管有伟大的德行,但万物并不察觉,因此称为玄德。

这段文字强调了道的无形无象、自然无为的特性,以及在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中遵循道的重要性。道的玄德在于它的作用无声无息,不为人所察觉,却又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这一段文字是《道德经》中的第10章,其中包含了老子对于修身、养性、治国、为学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这段文字的确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对于“道”的理解和实践。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这句话强调了身体和灵魂的统一,认为修道者应当使身体和灵魂紧密结合,不应分离。这是通过内在的修炼和外在的实践来实现的。

2.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老子认为,修道者应当达到像婴儿一样纯真、柔软的状态,这是指内心的纯净和柔软,而不是指外在的行为。

3.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 这里的“玄鉴”指的是内心的深奥洞察力,老子认为应当清除内心的杂念,以达到洞察事物本质的境界。

4.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 在治国方面,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即不过度干预,让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

5.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 “天门”通常指的是人的感官,而“雌”在这里代表了柔和、顺应的态度。老子在这里强调,即使在行动时,也应当保持柔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6.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 这里的“明白四达”指的是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而“无知”则是指不因此而自负,保持一种谦逊和虚心的态度。

这些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治国理政。老子认为,只有遵循道的原则,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在现代社会,这些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澈,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国家事务时采取温和、自然的方式。

0 阅读:0

珍重热爱生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