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河北一老太太去世,家人整理遗物,发现7000斤粮食的借条

红尘墨色居 2025-01-01 18:30:01

1912年张翠萍出生在河北省兴隆县五指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的祖辈们一代代务农,生活虽艰难,但也简单朴实。成年后,张翠萍与村里的农民朱殿昆结婚。张翠萍聪明能干、做事利索,被乡里人亲切地称为“麻利嫂”。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中国时,张翠萍与丈夫朱殿昆深知国家的危难,他们决定投身抗日斗争。为了尽早把侵略者赶出国土,他们暗中加入了抗日组织,投入到日渐白热化的战斗中。

张翠萍的丈夫朱殿昆加入了西遵兴隆抗日联合县的地下工作,成为了一名关键的交通员,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翠萍则更多参与了后勤工作,默默支持八路军。她经常替八路军战士们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成为了游击队员们的坚实后盾。她的家经常是八路军游击队和区、县干部的栖身之地,是抗日根据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43年初,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昌运率部队驻扎在五指山区的达峪村,布置抗日游击工作的具体安排,并准备继续追击敌军。正当李司令安排完工作,接到了一封来自地下情报员的“鸡毛信”。信中报告了敌人已获悉了他们的行踪,并且大规模的日本关东军108师团以及热河的伪军,约有7000人,正在急速逼近。这使得李司令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因为他所带的部队只有300多人。

李昌运深知以现有兵力硬拼是不现实的,必须及时撤退才能保全队伍。他们需要迅速穿越五指山区,依靠险峻的高山和密林进入五凤楼安全地带。为了顺利撤离,必须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带路。然而张翠萍的丈夫朱殿昆此时外出送信,尚未回来,李司令一时间陷入了困境。

就在此时怀孕七八个月的张翠萍挺身而出,主动提出愿意带路。李昌运犹豫不决,不是因为不信任张翠萍的能力,而是担心她身怀六甲,路途艰难,若有闪失,自己将愧对她的丈夫。但张翠萍坚决表示:“我们山里人身体硬朗,不怕的!虽然我没读过书,但花木兰、穆桂英能上战场,我为何不能为大家带路?”她的决心和坚定打消了李司令的顾虑。

日军的先头部队已在山脚下逼近,李昌运见情况紧急,只得同意张翠萍带路。尽管怀孕,她依旧身手敏捷,拎起一根绳子,带领队伍穿越沟壑、攀越山岭。经过数小时的急行军,他们终于来到了朱殿昆所送“鸡毛信”的密道——一个当地人称为“大石憋砬”的石崖。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上山的路径,只有一面陡峭的崖壁,望着这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之时,张翠萍没有丝毫犹豫,她从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又让战士们将绑腿解开绑成一根长绳。她一边挺着大肚子,一边使劲抓住崖壁,艰难地向上攀爬。周围的战士们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她的每一个动作,生怕她因体力不支或稍有失足而跌落。

张翠萍的动作虽然迟缓,但她凭借坚韧的毅力和身上的一股子劲头,终于爬到了崖顶。她将绳索和绑腿的另一头系在大树上,随即扔下去。八路军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抓住绳索,凭借绳索的牵引和相互帮助,顺利地攀上了崖顶。

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终于成功穿越了大石崖,战士们一边感谢张翠萍,一边继续向下一个目标进发。就在他们抵达黑河谷底,踏上冰川时,张翠萍忽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随着她的晕倒,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响起,所有人惊愕不已。李昌运立刻意识到,张翠萍因剧烈的体力消耗导致了胎气动荡,婴儿提前出生了。

李司令命令战士们立刻围成一圈,挡住四周的风寒,保护母子不受外界侵扰。过了一会儿,张翠萍逐渐恢复了意识,艰难地用牙齿咬断了脐带。虽然情况异常艰难,但她依然表现出极强的坚韧。八路军的战士们立刻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为她和新生的婴儿保暖。然后,他们在山中找来木棍,临时制作了一副担架,将张翠萍和婴儿抬向下一个村庄。

当他们终于抵达五凤楼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时,李昌运带着鸡蛋、红糖和白面等食物来看望张翠萍,并且愧疚地向她道歉:“大嫂,都是我的疏忽,让你母子遭受了如此巨大的苦难。”张翠萍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碍事!这些东西我不需要,只要司令员为我儿子取个名字便好。”李昌运沉默片刻,想到孩子是在冰天雪地中诞生的,便柔声说道:“就叫冰儿吧。

1949年秋天,时任热河省委书记的李运昌,通过兴隆县的地方干部王佐民,发出了寻找张翠萍母子下落的委托。尽管他多次派人调查,然而多年过去,张翠萍的踪迹依旧杳无音讯,仿佛人间蒸发了。李运昌始终没有得知,张翠萍之所以消失,是因为她有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

为了避免被敌人和那些日益猖狂的汉奸追捕,张翠萍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儿子四处流浪。为了保护儿子,她将他的名字从“冰儿”改成了“朱海清”,借此遮掩过去的种种,也让自己得以在不同的地方隐匿。

在抗战胜利前夕,正当张翠萍母子努力寻找一个安定的栖身之地时,命运却再次向她逼近。那时朱殿昆的一些机密通信被敌人发现,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灾难。在一次送信途中,朱殿昆遭遇了日军的伏击。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朱殿昆为保全重要情报,在临危时刻将一封“鸡毛信”吞进了肚中。尽管他顽强抵抗,最终依然未能逃脱敌人的制裁。日军愤怒而残忍,将朱殿昆处以极为惨烈的酷刑——开膛破肚,致使这位英勇的战士血洒沙场,英勇牺牲。

丈夫的牺牲让张翠萍的世界彻底崩塌,她失去了战斗伙伴,更失去了唯一的依靠。为了保全自己和儿子,她决定带着儿子远走他乡,开始了新的流亡生活。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她只能背负着无尽的悲伤和无法诉说的痛苦,默默承受命运的沉重打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张翠萍才最终回到了久违的故乡,但那时她的心已经被岁月和苦难深深雕刻,变得沉默而坚韧。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张翠萍依然没有停下搬家的脚步。她带着儿子迁居到了离家乡200里远的荒芜沟壑,那里的土地贫瘠,几乎没有人烟。对于她而言,这个地方既是生活的另一片天地,也是她痛苦与磨难的见证。尽管周围环境十分恶劣,张翠萍依旧咬紧牙关,用她一生的坚韧和毅力,在荒凉的土地上开辟出一丝生机。她为儿子争取着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教他如何在这个贫困的地方生根发芽。

无论生活有多艰难,张翠萍从未向任何人求过助。她始终坚持独自承受那一切无声的痛苦与屈辱。她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也从未对外人提及她的过去。那些失去丈夫的痛,那些孤独的岁月,早已深深埋藏在她的内心,成为了她永远无法触及的伤口。

直到1982年,张翠萍已经感到身体愈加虚弱,自己可能已经不久于人世。她的儿子朱海清,已经年满40岁,成家立业,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尽管她和丈夫朱殿昆在抗战时期的艰辛和付出早已深深刻在她心底,张翠萍仍觉得有些事情是时候告诉儿子的。尽管他一生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母亲一直没有向他透露太多过去的秘密,甚至隐瞒了他们家的真正历史。她知道自己和丈夫曾为国家的抗战付出了无数的努力,而这段历史也许永远不会被外人知晓,但至少儿子应该知道真实的自己和父亲曾经做过的事情。

病床前,张翠萍望着已成年的儿子,语气微弱却坚定,她缓缓开口:“你一定要记住,共产党和八路军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没有他们拿命换来的和平,我们哪有今天的好日子。我们做的这些,虽然很小,可是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每一个中国人该做的。”她停顿了一下,眼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深沉回忆,“你可不能拿着这些去邀功炫耀,更不能给政府添麻烦,给司令员添麻烦。”她反复叮嘱,生怕儿子有所误解,忘记了真正的初心。

当麻利嫂离世时,整个村庄的人都前来送别。这个一生艰辛、心地善良的女人,凭着她干脆利索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乡亲们的敬重。大家都知道,她这一生不为名利,只是默默奉献。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东西——一张7000斤粮食的欠条!这张欠条深深震动了所有人,毕竟它与麻利嫂的真实身份紧密相关。

经过朱海清的确认,大家才得知,麻利嫂是一个坚强的母亲,还是一位地下交通员的妻子。那张欠条,正是当年八路军在经过她家时,向朱殿昆和麻利嫂借粮所开出的欠条。这7000斤粮食,代表的是八路军与这对夫妻之间深厚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麻利嫂的家,曾是抗战岁月中的一个小小支点,他们为八路军提供了无数次的支持与帮助,而这一切,似乎并未被过多提及。

大家仍有疑问:“可是,解放后政府已经发布了公文,1斤粮食欠条可以兑换1斤小米。海清啊,你们母子当时生活那么艰难,连饭都吃不上,怎么没有拿这张欠条去换粮食呢?”一个热心的乡亲不禁发问。

朱海清站在一旁,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缓缓开口:“共产党为咱们老百姓做了多少事,我们家做这些事算什么呢?老太太既然不想换,那就烧了它吧,送给老太太,算是我们对她最后的敬意。”他说完目光深邃,仿佛在追忆那段岁月,心里五味杂陈。

早在麻利嫂去世之前,曾经担任地方干部的佟靖功,也没有放弃寻找朱海清母子的下落。几年后的某一天,在平安堡铁厂的偶然相遇,让朱海清的生活发生了转折。佟靖功将关于麻利嫂和朱殿昆的事情如实汇报给李运昌司令员。听完报告后,李运昌沉默了许久,许久。然后他缓缓说道:“谢谢你们。我一定安排时间去看冰儿,看你们。

1988年已经80岁高龄的李运昌亲自来到了承德,终于见到了他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冰儿”。两位老人站在一起,望着对方,眼中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片刻后他们互相对视,突然无言相拥,眼泪随之而落。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两个人的心结终于解开。李运昌终于见到了自己所关心的那对母子,而朱海清则深感幸运,感恩这份长久未曾割舍的牵挂。

这一场相见,解决了长久以来的疑虑和心结,也让朱海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他意识到,麻利嫂的一生是为了家庭的生计,她的无私奉献和对国家的忠诚,才是她最伟大的精神遗产。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犹如一条生命之河,流淌着无数为革命而奋斗的先烈和普通百姓的热血与汗水。

来源:河北新闻网-抗战记忆:兴隆“麻利嫂”传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