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消失”了?公立医院基本买不到,为何进口药越来越少?

沛白看这个好的界 2024-12-07 03:23:08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大国鉴史

编辑|大国鉴史

进口原研药与国产仿制药:一场医疗体系的博弈

近年来,进口药在公立医院的“踪迹难觅”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从患者“开药难”的经历到药企的市场策略,再到国家层面的医保改革,这场围绕进口原研药与国产仿制药的博弈,牵动着医疗体系的每一根神经。

进口原研药与国产仿制药之间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价格上。原研药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因此价格普遍高于仿制药。

然而,这种价格差异并非仅仅源于研发成本。调查显示,一些进口原研药在中国的售价不仅高于国产仿制药,甚至明显高于其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售价。

例如,降压药氨氯地平(络活喜)和降脂药立普妥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就远高于日本、英国等国家。这种价格差异引发了公众的质疑,也让“高价药”的讨论愈演愈烈。

更深层次的争议在于药效。官方多次强调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疗效相同,一些专家也持相同观点。

然而,这种“等效性”的论断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的疑虑。药监部门曾指出,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制备工艺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不同。

部分患者,尤其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也表达了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担忧。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国产医药行业的整体信任度不足,也反映出患者在用药选择上的谨慎态度。

这种价格与疗效的拉锯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用药选择。对于急性病患者,例如发烧、感染等,他们更倾向于快速见效,因此在心理层面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高的进口原研药,即使疗效差异可能并不显著。

而对于慢性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服药,经济因素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他们对仿制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然而,即使是慢性病患者

在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时,也可能会转向价格更高的进口原研药,寻求更可靠的治疗效果。这种差异化的用药需求,也对医疗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口药消失了”的呼声并非空穴来风。从杭州患儿家长“难开进口阿奇霉素”的经历,到多地医院对进口阿奇霉素供应情况的调查结果,都指向同一个事实:进口药,尤其是一些常用的进口药,在公立医院确实变得“难觅踪迹”。

在一些县级医院,进口阿奇霉素已经完全“消失”。而在一些三甲医院,虽然名义上还有进口阿奇霉素,但实际上患者很难开到。

医院往往对这类药物的销量进行限制,只有得到授权的个别医生才能开具处方。这种“限购”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这种“消失”并非绝对的。除了注射剂以外,其他剂型的进口阿奇霉素,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进口药物,例如“复方福尔可定”、“沐舒坦”等,仍然可以在零售药店和电商平台购买。

这种线上线下渠道的差异,一方面反映出不同销售渠道的药品供应情况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患者在医院就诊后

如果需要使用相关进口药品,还需要前往药店或电商平台购买,增加了就医的复杂性和成本。

这种“消失”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策背景和市场逻辑。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对进口药的市场份额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进口药“消失”的现象背后,医院承受着多重压力。一方面,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对医院的药品采购提出了新的要求。

医院需要完成一定的带量采购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未中选药品,包括进口药的采购。另一方面,医院还需要面对药占比考核的压力。药占比考核是控制医院不合理用药、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重要手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对高价药品,包括进口药的使用。

除了政策压力,医院还面临着患者对仿制药不信任的挑战。尽管国家对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进行了一致性评价,但部分患者仍然对仿制药心存疑虑。

这种不信任感,一方面源于对国产医药行业的整体信任度不足,另一方面也与一些患者的用药体验有关。在面对患者对进口药的需求时,医院需要在政策规定和患者需求之间寻求平衡,这无疑增加了医院的管理难度。

更为重要的是,国产原研药的研发动力不足也给医院带来了长远压力。进口药的“消失”,虽然在短期内降低了患者的用药成本,但也可能导致国产原研药的研发动力不足。

如果国产药企缺乏研发动力,长期依赖仿制药,将不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最终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用药选择和医疗水平的提升。

面对这些压力,医院也在积极探索应对策略。例如,优先使用质优价宜的国产仿制药,积极配合国家政策调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国产仿制药的信任度等。

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是导致进口药在公立医院“难觅踪迹”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核心策略是“以量换价”,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以巨大的市场份额为筹码,迫使药企降低药品价格。

对于药企而言,参与集采意味着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需要大幅降低药品价格。

国产仿制药由于研发成本低,在价格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更容易中选集采。而进口原研药由于研发成本高,价格难以大幅降低,往往在集采中落选。

例如,在阿奇霉素的集采中,进口原研药的价格远高于国产仿制药,最终落选。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然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但也导致进口原研药的市场份额大幅缩减。

除了集采政策,医保支付改革也对进口药的使用产生了影响。DRG/DIP付费模式的推行,促使医院更加注重成本控制。

由于进口原研药价格较高,医院为了控制成本,更倾向于使用价格较低的集采中选药物,这进一步压缩了进口药的生存空间。“上海红线价”政策的出台,更是对未中选药品的降价施加了压力,导致一些进口原研药直接退出中国市场。

进口药的“消失”不仅限制了患者的用药选择,也可能对国产原研药的研发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进口药“消失”的现状和潜在风险,我们需要在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患者需求之间寻求平衡,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加强对仿制药质量的监管至关重要。一致性评价只是仿制药市场准入的及格线,药监部门应该加强对中选仿制药的长期监测,确保其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

同时,鼓励国产仿制药企业不断提升质量标准,超越一致性评价的及格线,向更高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迈进。

保障患者的用药选择权。可以考虑指定一些定点医院作为进口原研药的供应保障单位,满足部分患者对进口药的需求。

同时,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对儿科、老年科、妇科等特殊人群用药适当放宽使用原研药的占比限制,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用药需求。

此外,建立处方流转制度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允许患者在医院开具处方后,到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并享受医保报销。

这种制度既可以满足患者对不同药品的需求,又不影响医院的集采任务和药占比考核,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的矛盾。

从长远来看,进口原研药的未来将呈现结构性调整的趋势。随着专利到期,一些原研药将逐渐被仿制药替代,而更多的创新药将进入市场。

国家医保谈判机制的完善,将为创新药的进入提供更多机会,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患者需求。例如,北京拓宽进口药通道的改革,将更多进口药列入“白名单”,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机制的不断成熟,进口药与国产仿制药的市场格局将更加合理,患者的用药选择也将更加丰富。

进口药在公立医院“难觅踪迹”的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和医保支付改革,在降低药价、减轻患者负担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在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患者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加强仿制药质量监管,保障患者用药选择权,鼓励国产原研药创新,最终构建一个更加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医药生态系统。这场博弈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降低药价,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患者都能用得上药、用得好药,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0 阅读:0

沛白看这个好的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