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五十周年特展,最后1天。河姆渡为何如此重要?

文博谈文化 2024-06-10 12:23:31

展览海报

终于赶在闭展前去宁波博物院看了《远古江南•海陆山河——纪念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一句话,非常值得一看。

看过特展,加上最近阅读的那些与河姆渡相关的资料,渐渐理解河姆渡对于中国考古与中国历史的意义何在,即,河姆渡为何如此重要。

也因为此,向各位郑重推荐这个特展。端午假期还有最后1天,如果有机会去宁波的话,不妨去宁波博物院打个卡,好好接受一下河姆渡的文化洗礼。

展厅入口

展览信息

【名称】远古江南•海陆山河——纪念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

【地址】宁波博物院

【建议时长】2小时

【展览时间】4.30-6.10

【关键词】河姆渡,新石器,文明起源

陶鼎

河姆渡为何如此重要

1973年,人们在宁波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当年年底,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发掘,从而开启了中国考古的一个新时代。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以前,主流的观点始终认为,新石器时代的舞台中心在黄河流域。至于长江流域,只是一片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但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改变了这种看法。

在河姆渡遗址内,人们不仅发现了陶、石、骨等材质的器具,还发现了炭化稻米、水井、木质建筑构件等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物质遗存。其中,稻米的结构让我们认识到,河姆渡人已经开始进行水稻种植;而水井、木质建筑构件(柱、梁、木板等,多具榫卯结构)等物件,让人感受到河姆渡时代的先进技术与高度发展的生产水平。

陶釜。此类陶釜为河姆渡文化典型器型

70年代后期,考古学界基于发掘出土的文物,将河姆渡遗址所呈现出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如果在70年代以前,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拥有如此高的文明程度,大概率会被认为是诞生于很晚的时期,甚至会被归入商周时代。

但河姆渡很幸运,通过部分样品的碳十四测年,证明河姆渡文化的年代,可以上溯至7000年前。

7000年前,在向来被认为十分蛮荒的长江流域,竟然有如此高度发达的文化遗存,这就说明,河姆渡及其所在的长江流域,绝非过去认为的蛮荒之地,早期的中华大地,也绝不只是黄河流域的一枝独秀。

梁头榫。河姆渡人留下的榫卯,让人有种穿越的错觉。

到8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基于当时最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满天星斗”之说,告诉人们,在远古中国,不同类型的考古学文化散布四周,各有千秋,如同满天星斗般,照亮了新石器时代的中华大地。在这种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中,河姆渡,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河姆渡就像是一扇门,透过它,我们才开始走进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的广阔新天地。

男性头骨

男性复原模型

最后多提一句。浙江地区的禁止出境文物总共7件,其中3件来自河姆渡遗址——凭这,相信你完全能感受到河姆渡的“江湖地位”了。

展览的背景及简评

2023年11月,国家博物馆专门举办了河姆渡五十周年特展,今年4月底,特展移师河姆渡的故乡——宁波,在宁波博物院继续展览的下半场。

本次特展的内容稍显专业,相对而言科普性弱了一些。对普通观众来说,一堆坛坛罐罐的,你不好好介绍一下,真不知道特别在哪儿。当然,作为一个考古成果展,这种展陈方式也无可厚非,只是觉得,毕竟都回到家乡了,咱再多做点科普工作,不就更好了嘛。

河姆渡文化分期表

对于这次特展,我本来最期待的还是几件明星文物。浙江地区的禁止出境文物,有一件几乎不露面,那就是河姆渡的陶灶。而这次,不出意外的,它依然没露面。至于其他的明星文物,如双鸟纹蝶形器、漆木碗、猪纹陶钵等,都乖乖待在浙博,哪儿都没去。就明星文物而言,多少有些失望。

不过,现场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弥补了这些遗憾。一套完整灶、釜、甑(复制)的组合,一堆茶树根,几段木耜,……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但细看细品之下相当了不起的物件,将人拉回那个遥远而充满浪漫色彩的时代。

陶灶、陶釜、陶甑(复制品)

茶树根

木耜

有一些木质文物,尚未作脱水处理,浸泡在溶液之中出现在我们面前,就这点而言,展方绝对不缺诚意——

独木舟模型

至于展板(包括展柜上的,如下图),我每一块都看了,内容写得认真、严谨而详细,比如下图点种棒种植示意图,用线图打底,将出土文物直接画在底图上。这样一来,观众对于工具当年的使用方式与场景,可谓一目了然。

点种棒种植示意图

至于现场的布景,也确实很用心。比如展厅入口处墙壁上的图案,无不来自河姆渡文物的装饰,加上刻意做旧的粗糙质感,颇显匠心。

展厅入口,布景

当然,有些细节,还是想多提一嘴。

下图所示为河姆渡遗址建筑演进示意图,图下部没问题,完全依据发掘结果,但图的上部则值得注意。有关河姆渡的内容里,绝大多数都不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即,河姆渡房屋的顶部,并不是根据发掘材料复原(事实上,发掘材料也没有保留屋顶信息),而是根据民族志调查的情况所做的推测,此处如能注明则更显严谨。

河姆渡遗址建筑演进示意图

最后说句题外话。

展览现场有一些隐藏的信息,也可以自己去发现。比如下图两件狗头骨。人们在多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不同动物的骨骼,其中狗的头骨是保存最完整的,没有之一。从展览现场的情况来看,正是如此。这似乎说明,河姆渡人养狗,绝不是为了食用,而大概率是当作宠物或看家护院的卫士!

狗头骨

作为一个考古成果展,本次特展当然有遗憾与不足,但毫无疑问,它真的值得一看。草草写出此文,也是希望在闭展前,将河姆渡文化与这次特展推荐给大家,如果有一二朋友因为本文而去看了这次特展,那真是幸甚至哉!

展厅内的观众

全文完

以上图片除海报外均为本文作者于展览现场拍摄。

0 阅读:31

文博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