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
腊月二十三,离过年还差一周,开车从上海回盐城老家,路上的车已然很多了。300公里不到,开了近6个小时才到家。
路很堵,但是年味却很淡。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到年味了。
记得小时候,一到腊八,感觉年味就慢慢个个话题就叫“年味变淡”,不经意间,我也已经确实了这种说法,年味确实变淡了。
不过,听说更年轻的一辈,00后,10后,他们已经开始在期待过年了。
如果年味一直变淡,那问题来了,在下一个时代,还有人期待过年吗?
先说说我印象中的年味吧。
小时候,一到腊八,感觉年味就慢慢起来了。
路上的车不多,但是人很多,小镇上沿街都摆满了小摊,人们都要去赶集,赶年集,年集上的货特别多。
春联,灯笼,烟花炮竹,是一定要买的。
那时的春联都是手写的,我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到过年,整条街的邻居都要拿红纸到我家求春联,父亲很热心,总是笑眯眯地帮他们写好。
我和哥哥姐姐们就帮着拿给他们,顺便领个红包。
我记得一到过年,光帮着父亲写春联,我口袋里都能存上一二百块钱,在那时,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了。
除了买春联,买年货,还要去理发,叫“剃年头”,美其名曰:“有钱无钱,剃个年头过年”。
一切准备妥当,就要去走亲访友了,拎着大包小包,每到一个亲戚家,小孩子总能收到红包。
除夕晚上,全家十几口人围着吃年夜饭,看着春晚,一直守岁到年初一凌晨。
然后,哥哥姐姐们领着我出去拜年,挨家挨户地去拜,每一家都会抓一把糖果瓜子花生塞到我口袋里,口袋塞的满满的,嘴里嚼的甜甜的。
那时,有吃不完的零食,有穿不完的新衣,还有可以买个痛快的小人书。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年味,满满的仪式感,一到过年,就特别高兴,特别期待,特别有奔头。
有人说,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我们长大了。
我们长大了,很多事都经历过了,有些事就变得没那么特别了。
但是,时代的变化,还是实实在在的,有些变化,是会丢失一些东西的。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过年,年味变淡,应该是从80后开始的,这代人,大抵记得的过年还是有年味的。
而70后,60后,50后,过年对他们来说,那真是天大的事。
我问50后,我爸爸,“你们小时候是不是特别期待过年啊?”
“那是当然,平时连饭都吃不饱,一到过年,可以吃到肉,可以有新衣,你说期不期待?”
我又问80后,我自己,“现在平时都可以吃到肉,每天都可以穿新衣,你期待过年吗?”
我自己都回答,“也就那样吧。”
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过年的期待了,如今每天的吃穿用度和过年已经没有区别了。
科技发达了,连春联都开始用机器打印了,我问我爸,“要不要去镇上买幅春联回来,对了,现在还有烫金的,特气派。”
我爸说,“不要不要,太难看,还是我自己写。”
是的,春联还是手写的好看,但是,整条街来求春联的邻居们一个都没了,因为大家都去镇上买了,我和哥哥姐姐们,也收不到红包了。
买年货,已经不用去赶年集了,淘宝,天猫,一站式购物,送货上门。
微信的普及,更是连红包的意义都变了,红包不再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而成了平辈之间的赌资,变成了纯粹的娱乐。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也让我们变得更懒了。
走亲访友,已经不是必须的了,去不去都行,我们连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问候下的仪式感都没有了。
我们随时可以和天南地北的朋友联系,视频语音都是即时的。
我们甚至连好好吃顿年夜饭的耐心都没了,一边看着春晚,一边聊着微信,一边看着微博,一边刷着抖音。
我们已经没有耐心好好地做一件事了。
忘了是谁说过的,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我一直觉得,年味变淡了,是因为我们变得随便了。
我们从一个特别讲究仪式感的年代,进入到了一个特别不讲究仪式感的年代。
我们变得不再期待过年,我们变得不再敬畏传统,我们变得不再注重礼仪。
我一直在想,将来,我有了孩子,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年味,让他喜欢过年。
其实,年味不是凭空产生的,年味是长辈们做出来的。我们的长辈,认认真真地写对联,仔仔细细地置办年货,开开心心地走亲访友,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
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年味。
我们已经长大,整条街的邻居已经不会到我家来求春联了,没有关系,我可以自己去置办年货,我可以自己去走亲访友,我可以自己做年夜饭。
这些事,我也可以做,我也可以做出年味来。
我可以让过年再次变得特别,我可以让这个特别的时刻与众不同。
我可以举全家之力,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我可以不允许家人玩手机,大家好好说说话,我可以领着孩子去放烟花,去堆雪人。
今年过年,我打算去好好置办点年货,去给长辈置办些礼品,去把家里装饰一新,去和全家人一起做年夜饭,一起包饺子,一起看春晚,一起守岁,一起迎新年。
那时的年味,是长辈们给的,现在的年味,要我们自己做了。
因为现在与以往不同,以往过年是年关,现在过年好多人不买礼物,不备饭,不拿红包,很多人过年不是年关,是一种收入,过年能挣好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