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7个瓜:华莱士塌房,酸奶暴雷,12款酱油疑致癌,个个离谱

叨哔叨了 2025-03-25 10:10:17

本文所述内容均有可靠信源,具体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叨哔叨了

都说民以食为天。

每天吃进嘴里食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但是每年的315晚会曝光最多的问题就是后厨乱象。

导致大家纷纷感叹。

早上吃淋巴肉包子,中午吃变质的黄焖鸡等等。

今年的315晚会上,华莱士塌房、酸奶暴雷、酱油疑致癌。

还曝光了一次性内裤的乱象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各个打得人措手不及,也很离谱。

一、华莱士后厨:“喷射战士”的起源

基本上每个人吃完华莱士汉堡。

没过一会儿,肚子就出现了反应。

直接拿起手机往厕所跑,因为肚子疼、闹肚子了。

由于大部分的人吃过华莱士都会闹肚子。

网友将这个品牌评价为“喷射战士”。

记者卧底到后厨,果然不简单。

第一,过期的生菜装进没过期的包装袋内。

店员告诉记者说,生菜包装袋的保质期到2月24日。

实际上袋子里的生菜已经过期了。

第二,花菜泛黄发黑。

明显能看到,花菜一点都不新鲜。

甚至发黄发黑了。

吃多了肯定会拉肚子。

第三,鸡排、鸡腿、鸡肉条重新贴标签。

看着手里一大包过期的鸡肉,店员陷入沉思。

打电话给店长,店长反馈说。

把过期的鸡肉放到新的包装袋,重新贴标签。

主打一个骗人骗己。

可见,看起来新鲜的鸡排和汉堡,其实早就过期了。

但华莱士爆雷早就不止一次两次了。

之前后厨就是苍蝇飞、蟑螂窜的。

甚至还有人吃出过生肉、脆皮炸鸡的鸡骨头发臭。

而且还存在假办健康证的情况。

不用体检,花费35块加邮费。

就可以找一个中介办健康证。

一次次被投诉,一次次被曝光。

但门店食品安全情况屡次出现。

希望加盟店可以重视起食品安全来。

二、名为酸奶,实则“小甜水”

酸奶,牛奶在一些家庭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家长认为酸奶能促进消化。

包含的益生菌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但也忽略了一个前提。

买回家的酸奶是真的酸奶吗?

315晚会曝光了有些品牌。

瓶身标注的是高档酸奶。

其实不过是风味饮品,甚至里面不包含鲜牛奶。

而是白砂糖、水、乳制品、增稠剂等勾兑而成的。

营养成分根本无法和真正的酸奶相比。

之前不就有博主曝光过科技版酸奶。

一些黑心商家用化学物质做出来的酸奶。

和市面上卖的很贵的酸奶看不出区别。

那怎么挑选到真正的酸奶呢?

1. 每100g原味酸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g。

风味酸奶不低于2.3g。

2. 碳水化合物最好低于12g/100g。

化合物越高,营养极致月底。

3. 储存条件2℃-6℃冷藏储存。

三、12款酱油疑似致癌

记者曝光了市面上12款“0添加”酱油。

实际上送到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发现。

检测到含有砷和镉的化学物质。

含有这两种物质,说明并不是零添加。

甚至过量食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甚至会成为致癌的一个因素。

实际上,所谓的“0添加”只是部分商家营销的噱头罢了。

到底有没有添加剂,还是要看配料表。

而且砷和镉物质,是不被允许添加的。

不管瓶身标注的是零添加还是其他的。

四、保水虾仁含水量高

一般来说,上班族为了方便。

会买现成的虾仁,省去剥虾的步骤。

而且有的虾仁口感嫩滑,让人食欲大增。

没想到,那么多人爱吃的虾仁也背刺了大家。

有群众举报说有些厂家给虾仁添加了过量保水剂。

保水剂适度添加,可以保持虾的水分。

让口感变好,同时还能延长保质期。

但是有些企业却过量添加。

不是为了让口感变好。

而是增加虾仁的重量,从而提高利润。

记者到车间发现,虾仁正泡在保水剂中。

保水率达到20%的虾仁,能多出24斤的重量。

这就是利用保水剂增加出来的一部分利润。

但是对消费者来说。

浸泡保水剂的时间越长,虾仁的磷酸盐含量越高。

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也就越大。

五、翻新卫生巾

卫生巾,对于女性来说是必需品。

去年,很多网友发现市面上的卫生巾长度没有达到标准。

而且存在着安全卫生问题。

这不,315曝光的卫生巾问题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山东某企业回收大牌残次品。

翻新之后继续售卖。

看看这些回收后的毛浆。

简直是脏的不能再脏了。

标榜卫生产品。

制作过程这么不堪入目。

而且还是婴儿和女性的贴身产品。

这种质量,真的能用吗?

去年,我国卫生巾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

可以说有很大的消费需求。

但是没想到,有些品牌的制作过程不关注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网友纷纷到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账号下。

呼吁雷军做小米卫生巾。

这也能看出来大家对小米品牌的信任。

六、一次性内裤不卫生

河南某服装加工厂的一次性内裤卫生不过关。

没有进行杀菌。

工人直接用手来接触产品,没带一次性手套。

生产线脏乱差,工作台遍布油污和灰尘。

为了掩盖内裤的污渍,直接用化学剂。

为了让一次性内裤表面上看起来符合标准。

真是什么招都用上了。

问题是大家买一次性内裤,就是直接穿不用洗。

但卫生问题这么严重,根本不能直接穿。

面料标的是“棉”,实际上是“涤纶”。

七、个人信息“黑洞”被曝光

大家有没有发现。

如果自己最近打算买房。

莫名奇妙的会收到推销房子的电话。

要是自己想买车,也会收到推销车子的电话。

为什么呢?

难道是手机被监听了吗?

不一定,记者曝光了某些获客软件。

能在互联网上偷消费者的手机号、微信号等。

还能总结出对方最近的消费习惯和兴趣。

方便商家获取这些信息推销商品和服务。

甚至还能将用户分类,标签化。

有的获客公司每天处理数据总量高达100亿条。

并且,他们获得的个人信息是真实的。

没有一点错误。

可见,现在推销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卷到什么程度了。

甚至,还有公司利用最新科技,人工智能。

让这些AI来帮助自己拨打营销电话。

因为AI生成的声音是分析了真人的录音数据。

接电话的人很难辨认真假。

而且AI有好处,不知疲倦效率高。

目前,315晚会上曝光的问题都有最新进展。

各地区的市监局密切关注并要求整改、依法惩处。

315晚会并不只是一档晚会。

而是曝光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引导社会关注,进而让这种乱象不断减少。

给消费者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更好的保护消费者,促进消费。

最开始的用意并非惩罚某些商家。

而是让全社会一起将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维护好。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

也明白了哪些物质对健康有害。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规避。

消费者的高质量消费以及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

都能让他们生活的越来越有幸福感。

同时,希望部分商家能正视问题。

积极改正,并且经营的合规合法。

为建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结语

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消费乱象。

会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同时,在另一个角度看。

大家越来越清楚什么样的东西能吃。

什么样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消费的时候会更加理智。

最后,希望消费环境变得越来越安全,放心。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信源①——2025-03-16——环球网——央视3·15晚会曝光“一次性内裤”质量问题 河南商丘多部门连夜查处

信源②——2025-03-16——大河报——女性卫生巾行业乱象调查:4亿人刚需背后的标准之争

信源③——2024-09-08——上观新闻——别光看牌子和价格!认准这3个字才是真酸奶!3招教你挑出好酸奶~

信源④——2025-03-19——光明网——提振消费天天应是315

2 阅读:274

叨哔叨了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