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就对中央苏区展开了进攻,至1933年,中央苏区已成功进行了四次“反”围剿斗争。
但就在这时,外国人李德来到了中央苏区,他原本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只是对军事上提出建议,并没有实际指挥权。然而,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的过度信任和捧高,李德很快成为了唯一拥有指挥权的人。
可这位军事顾问对中国国情一窍不通,行军打仗凡事都乱指一通,导致敌人在发动第五次“围剿”时,红军吃了大亏,最后造成只能长征的局面。
在行军名单上,李德也提出了许多苛刻要求,凡是带病带伤的、怀有身孕或者小脚的女同志还有孩子都不准随军。
无奈,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只能将已经两岁的儿子毛毛留在了革命根据地,自己则被编入红军休养连。
行军没几天,贺子珍突然感觉胃里难受,身体乏力,经过与休养连中其他女同志交谈,她这才确定自己已怀有身孕。但既然长征已经开始,她也不可能再返回去,只好硬着头皮行军。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贺子珍临产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1935年2月,中央红军渡过赤水河来到了贵州的白苗地区,贺子珍也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四次分娩。
据休养连连长侯政回忆,那天下着小雨,天气灰蒙蒙的,贺子珍突然喊肚子疼。但此时正不是时候,因为敌人还在后面拼命追着,枪声很紧。
眼看孩子将要出世,同志们只好赶紧为贺子珍寻找合适的地方。幸运的是,他们很快就在路边找到了一个小草屋,屋里还吊着刚被烧着的开水。
把贺子珍抬到草屋后,休养连的医生李治就连忙为其接生,毛泽民的妻子钱希均在一旁做助手,董必武和侯政在门外放哨。
一阵凄厉的叫声过后,贺子珍平安生下了一个女孩儿,但贺子珍只看了孩子一眼,就被担架抬着上路了。侯政和董必武则为女婴的去向做了善后工作。
侯政回忆说:“当时我们把孩子洗干净后,就用白布包着,我和董老商量后就决定把孩子送给附近的老乡,并写了一张条子。”
董必武在条子上写道:“我们要去打王家烈,为干人报仇。行军不能带孩子,就寄养在你家里吧,她长大后还能帮你干点儿活。”之后,董必武又找来两个碗,上下一口,扣了两碗烟土,又拿出30块大洋,一起放入了孩子的包裹中。
董必武并不知道孩子将要送给谁,写条子、送钱也是为了让好心人收留她。
孩子最后究竟送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解放后,侯政还专门派人到白苗地区寻找,但由于当年留下的线索太少,始终没有找到。
后来,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长大了,她在为外婆回忆过往时,专门查找了关于这个女婴的资料。
据传,当年贺子珍生子附近一带的古蔺县白沙镇,流传着张二婆收养红军小女孩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古蔺县党史工作者认真地调查了这个传说,认定确有此事。
可惜的是,张二婆只收养了小女孩三个月,孩子就因长毒瘤不治而亡,她是否为贺子珍生的那个女婴,再无迹可证明。
除了贺子珍,长征路上还有其他女红军战士也生了孩子,最后也没能找到。因此,长征时期不仅战士们是伟大的,那些被留在当地的红军后代也是伟大的,他们从出生就离开了母亲,从此生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