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腕写出来的都是死字?清末这位书法家就算永远封笔也不枕腕写

名庐书社许高鉴 2019-08-14 15:49:16

褚遂良的书法飘逸、灵动、鲜活,对后世楷书学习者影响深远,特别是其《雁塔圣教序》最具生命力,几乎流行在每个时代。清末名臣陈宝琛有个弟子叫做赵世骏,其临摹的《雁塔圣教序》最富盛名,堪称“机器复印”,被广为传颂。

更为难得的是,其离开原帖也能别开生面,打开一个新天地。

赵世俊字声伯,地道的北京人,当时能够与之齐名的是书法家鲁琪光,擅长寸楷,花鸟画方面成就也很高,早年学习钟繇、二王,晚年学习褚遂良,据说晚年专攻褚遂良的寸楷,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令书法界难以相信的是,其寸楷皆悬腕,并反对枕腕写字,认为枕腕写出来的字必定都是“死字”,不可能有生命力。

说到这点,好多人会想到当代的两位田老师以及已经过世的启功先生,他们都是枕腕写字,从流传下来的启功现场写大字的视频可以看出,启功先生连大字都是枕腕写,引起网友的一阵吐槽,网友们认为枕腕写字真的不妥吗?当然,我们回到正题,继续说说赵世俊的事情。

晚年的赵世俊由于近视,悬腕作书困难,身边的友人建议他枕腕书写,赵世俊却就此封笔了。后世评论家认为其封笔的原因无非就是放不下面子,嫌弃枕腕作书法是世人皆知的,如果自己也枕腕了,这不是打脸吗?同时认为,如果赵世俊真的枕腕写字,如果水平下降,那可谓晚节不保,也不妥,选择封笔还是比较明智的。放下了手中的笔后,赵世俊专心从事字画鉴赏工作,没想到一做就是三十年,能够得到赵世俊认可的书画作品都能够被当时业内人士重视,成为一颗新星,鉴赏水平与同时代的大书法家翁方纲齐名。

好多民间书画高手都想一夜成名,所以赵世俊居住在北京琉璃厂北柳卷南丰会馆数十年期间,上门“求指导”的络绎不绝,声名远播。

赵世俊曾为袁世凯幕僚、邮传部尚书杨士琦写墓志铭,一时成为当时的“大新闻”,好多愤青跑到赵世俊家门口抗议,让其悬崖勒马,不要晚节不保,但是赵世俊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停止,当时的名士孙荫亭见到其为杨士琦写墓志铭后说:“睹此君书,几疑河南尚在人间”,可见得诸法之深。

配图释文: 元戎小队出郊垧,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竹里行厨洗玉盘,花间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消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你们是褚遂良的书法爱好者吗?喜欢赵世俊的书法吗?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讨论。同时希望你帮我点赞、转发,喜欢小编的不要忘记关注。

9 阅读:3216
评论列表
  • 2019-08-15 06:32

    手抖的就枕,不抖的就不枕,很简单的事情,非得搞得那么复杂,无非就是不抖的看不起抖的,觉得人家手残。

    不看落款 嗯 回复:
    哈哈,鄙视链(҂⌣̀_⌣́)[炸鸡]
    伯言 回复:
    其实不抖的说不定笔法不过关,不去调锋也就随便控笔了
  • 2019-08-15 09:51

    能写得好看,睡着写也没人说,只会有人赞。张旭喝醉酒写得鬼画符咋没人喷?

  • 2019-08-15 12:30

    枕腕和搁臂分的清吗?手垫在小臂处,把腕垫高,也算是枕腕?

  • 2019-08-19 20:41

    真是废话,都寸楷了,还能枕腕吗!

  • 2019-08-26 21:18

    赵公是真懂笔法的人[点赞][点赞]

  • 2019-08-15 09:33

    只要写得好看躺着写都没问题[得瑟]

  • 2019-08-15 12:30

  • 2019-08-17 21:20

    写的太媚了点,褚体是偏隶书用笔

  • 2019-09-05 11:50

    拿针头写的算什么[得瑟]

  • 2019-09-06 13:40

    固执

  • 2019-09-11 15:21

    胡说八道,苏轼大小字都是枕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