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毛主席万里长江横渡。
毛主席青年时代常和学友们到湘江的橘子洲游泳。夏天水涨时,湘江水面宽三四里,他能从东岸游到西岸;秋冬之间,行人已经穿上棉衣,他还能在江中游上几十分钟。有两年暑假,毛主席住在岳麓书院的湖南大学筹备处,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他都和蔡和森、张昆弟等去橘子洲边游泳。畅游之后,还要在沙滩上卧倒十来分钟,让太阳晒遍全身,指古道今地大声议论一番天下兴亡事。
毛主席在他学生时代的笔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把在江河湖海中游泳看做是对大自然的挑战。
解放以后,除湘江外,毛主席游得最多的是长江。他视天堑如通途,履大江如平地。他有时奋臂侧游,搏风击浪;有时踩水前进,信步于万顷波涛之上,浏览两岸景色;有时仰卧水面,双手放在脑后,头枕波峰,凝望万里长空;有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安详地躺在水面休息。
毛主席曾对为他护游的青年说:“在七级大风里,你们游过吗?一人高的浪里,你们游过吗?游泳是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一种运动,你们应该到大江大海去锻炼”。“到江河游泳,有逆流,可以锻炼意志和勇敢!”
毛主席的话,不单是对青年们的勉励和希望,而且是游泳实践的写照。细想一下,毛主席的政治生涯又何尝不是在不停地闯激流,战恶浪,过险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