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美国国籍回国科研,落选院士后,宣称:“永不参与院士评选”

小拉谈古论今 2024-10-25 11:19:04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饶毅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但是如果你是生物专业的从业者或者在读学生,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

饶毅在生物专业的成就可谓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不论是在中国学术界还是在国际上,都有着极高的声誉。

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极大成果的学者,为何会放弃美国国籍和职务回到中国,又为何会在国内屡次无法评选上院士?

放弃留美的天才学者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复苏阶段,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对于想要进一步探究学术的求学者来说,环境可谓是相当恶劣。

尤其是生物学这种需要大量资金经费以及各种高端实验器械的领域,在当时的我国,想要在分子生物学有所成就,可谓是难如登天,毕竟在当时的一切都得给经济建设让步,我国的分子生物学,也因此没能在那个时间段得以发展。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饶毅决定了要赴美留学。彼时的中国和美国经济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美国已经在世界经济第一实体的交椅上坐了多年,而我国土地上只有零星点点的城市,在当时,知识分子出国,往往就不会在回来了。

到达美国后的饶毅,无疑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学术生根发芽的土壤,由于本身天赋过人,加之美国浓厚的学术环境,饶毅迅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并在1991年成功获得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后学位。

如此年纪轻轻就考取了博士后学位,饶毅在学术上的潜力无需多言,许多美国教授和学术泰斗都非常看好这位年轻的后生。以人才为优先的美国学术界,也因此大力的培育这位来自中国的青年。

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天赋,饶毅在美国的学术之路可谓是一路顺风,更是一度成为了美国最年轻的华人教授,美国对于这样一位人才也是相当重视,除了美国西北大学给予了饶毅终身教授身份外,美国政府更是给予了其美国公民的身份。

1994年的美国公民身份,那是当时多少世界人才趋之若鹜的东西,更别提终身教授的头衔了。在美国,知识分子的待遇一直是世界顶尖的,即便现在也是如此,而在美国,知识分子的收入,是实打实的世界第一。

有了终身教授头衔,光是凭借着每年的学术援助基金以及相关期刊的署名和审核的收入,做到年入百万美元,并不困难,可以说,如果继续呆在美国,饶毅完全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成为美国的华人富人阶级。

然后就在大家以为饶毅会选择永久留美后,在2007年,饶毅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感到意外的决定:他决定放弃美国给予的一切优待和福利,返回到自己的祖国中国。

对于饶毅的离去,美国政府自然是怒不可遏,除了将饶毅列入了签证黑名单外,更是禁止其参与任何美国举办的学术会议。不仅如此,美国西北大学还禁止了饶毅访问其校内一切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的数据。

西北大学的先进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可谓是饶毅留美期间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了,这间实验室如今依旧是美国研究生物神经学的重要桥头堡。这样重要的学术堡垒,正是在饶毅的带领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

而回国,意味着放弃了美国的一切优待,也放弃了先进神经生物学实验室这饶毅心血的凝聚。但是即便如此,饶毅依旧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返回中国,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曾经立下誓言,学业有成时,定归祖国效力。

饶毅的回归对很多留美华人学者起到了带头作用,也因此带动了一大批能人返回祖国,对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的医疗以及生物技术领域,填补了极大的空白。

对于饶毅的回归,国内也算是十分重视,给予了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职务。归国后的饶毅,虽然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但是对饶毅来说,一丝异样的不自在,始终环绕在自己周围。

无缘院士头衔

2011年,在当年的院士竞选中,饶毅并没有获得院士头衔,更让人意外的是,饶毅甚至连参与第二轮竞选的资格都没有。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预料,饶毅在学术界可谓是真正做到了著作等身,甚至只把著作名字列出来,都能占满一张A4纸的两面。

在当今美国生物学界,提及分子生物学在神经科学方面的运用,很多领域都要涉及饶毅的学术成果,尽管被美国西北大学禁止访问实验室,但是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始终挂着饶毅的名字。

而就是这样一位学术成果傲视群雄,堪称泰斗的存在,在中国的院士评比中落得了末流,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不过饶毅对此却毫无意外,似乎早已明白了这个结果,在竞选院士失败后,当即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此生不再参与中国的院士竞选。

论资历,饶毅在回国之前便是神经生物学的中流砥柱,论成果,饶毅的著作等已经无需多言。那究竟是什么促使了饶毅无缘院士头衔呢?这就要说回之前,饶毅在国内感到的那一丝不协调感了。

在美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相当之高,而且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因而我们不难看到,跨国大企中的高管,炮轰自己顶头上司后愤然辞职,转头投入其它企业的怀抱。

而在美国大学内,处于学术划分的教授和处于行政划分的校领导,也是完全平起平坐的,甚至在学生眼中,教授声望还要远远高于校领导。

但是到了中国,情况又不太一样了。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饶毅参与会议时,发现几位学术界德高望重的同行老院士,在给一个年轻且毫无学术成果的某位行政处长赔笑,这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困惑。

作为来自纯粹的美国学术界的学者,学术纯粹不和政治人情沾边的观念深入饶毅内心,他当即在《自然》杂志的副刊中质疑了中国学术界的这一现象,并在国际学术界质疑“中国院士还有尊严吗?”这或许是饶毅对于学术纯粹的一种追求,但是无疑却攻击了我国不少院士的尊严。

这件事使得饶毅在我国许多科学研究从业者的眼中,都是一个风评不佳的人,而饶毅的一些其它言行,也使得他在中国学术界处处碰壁。也正如前文所说,饶毅的学术成果无人有资格质疑,但是这也给他带来了一个问题:他似乎有点太过高傲了。

作为归国而来的学者,饶毅在国内的生命科学领域可谓是无人能出其右,也正是如此,他曾经对着记者说,除了少数一人,自己在国内生命科学的研究高度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

这句话确实是事实,但是对于喜好给人留面子的中国社会,这无疑就是狂傲的表现了。这也使他在学术界受到了一定的排挤,学术成果再高,科研天赋再强,不给你研究经费,你又怎么把理论成果化为现实呢?

而不仅如此,对于学术纯粹的追求,也让饶毅落得了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头衔。再一次研究经费分配得会议上,恰逢一位女教授得丈夫去世了,单位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将一部分研究经费划分给了女教授家庭,帮助其渡过困难阶段,同时希望各位研究员能够理解。

这让饶毅勃然大怒,他在会议上当着包括女教授在内所有人的面说的,科学不是慈善,科学基金会不是福利部门!这句话是否有道理,还得看个人的价值观来定夺,但是在公共场合说出这句话,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了。

过于高傲的学者傲骨,加之美国自由的学术风气,带来的对学术纯粹的追求,使得饶毅在中国的学术之路颇为困难,落选院士的竞选,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饶毅的追求与期盼

或许是为了他所追求的学术纯粹性,也或者是对各种人情世故感到了疲惫,2013年,饶毅主动辞去北大生命科学院的院长职务,而无独有偶,同年落马贪官张曙光对外承认自己曾经两次贿赂评委,尝试为自己“购买”院士资格。

院士是不少中国科学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一些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并不需要院士的头衔来证明自己。

伟大如袁隆平,也是在杂交水稻问世后第三次评选院士才获得了头衔,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也没有获得院士头衔的,那么可见一些人没有院士头衔,并非是他们不够优秀,那么出问题的到底是什么呢?

不过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饶毅明确表示,自己辞去职务的并不是因为他心怀不满,而是他觉得这种自己这种空降到北大生科院的领导,使得自己也成为了不公平环节的一员。

所以他辞职是为了把位置让出来,希望通过几年的研究和相处,由学院的师生们自己选出一个众望所归的院长,等他走了,能让研究人员们自己推举继任者。

或许没了头衔职位这些虚名的束缚,饶毅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对学术的追求之中去吧?

结语

饶毅的科研之路,并没有因为辞职而结束,距离饶毅辞去院长职务已过十年出头,北大生科院取得了不少瞩目的成就,而饶毅也在持续为我国贡献着自己的头脑。但距离饶毅梦想中那个纯粹的科研乌托邦,他似乎依旧有着一段不少的路要走。

0 阅读:2

小拉谈古论今

简介:生活不必太高清 很高兴认识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