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合肥新房“品质过剩”这个话题?

合肥班长来了 2024-11-12 18:16:16

在当下的楼市,住房品质是买房人关注的焦点。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房企在住宅品质上是越来越卷。如前期楼盘拥有石材/铝板外力面、会所/泳池、奢华大门/公区/车库等其中一项,就可以作为卖点宣传,但如今不少新房已经让这些都成为标配。

由此也引发一些探讨:现在的新房是否“品质过剩”了?

关于这个问题,班长觉得现在房企和购房者还处于一个相互磨合的阶段,试图在市场行情、价格和品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品质提升,能够给居住者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但未必符合房企、不同购房者眼中的“好房子”标准。

房企眼中的“好房子”是什么?首先应该是能卖得掉且有适当利润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而购房者应该分不同类别,区别看待。

豪宅客户就不提了,价格只是数字,但求最好。但对于普通购房者,“好房子”要建立在“买的起”这个基础之上。毕竟,无论这个房子品质多么出众,若超出了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那也只是镜花水月、遥不可及。

所以,普通购房者寻找“好房子”的过程,是在可承受的价格范围内,筛选出性价比高、最适合自己的房子。

也因为预算有限,普通购房者在寻找“好房子”的过程中,是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的,总要有所舍弃。

房子的居住属性,大约可以分为三个范围,一是房子内部、二是小区环境、三是小区外部。

这三个范围,哪个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应该是户型面积,居住面积存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当面积低于某个特定区段时,其功能性将会受到明显影响。以一房户型为例,适合单身人士或者情侣居住,但对于绝大多数有娃的家庭,这样的户型就显得捉襟见肘。

其次小区所在的位置、交通、学区和交通等,是生活的延伸,与日常生活、子女教育及工作紧密相连,也十分重要。

相比较小区环境更多的是“提升”,比如更加气派的大门、更加漂亮的外立面、更加精致的绿化和公区等,带来的更多还是感官的愉悦和仪式感。

但落到新房市场,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当下楼市,新房的本质其实是改善;

如今,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行,大多二手房的价格明显低于新房。如果是预算不高的刚需,显然二手房的门槛更低、压力更小。

但二手房与现在新房也普遍存在较大的品质差异,买新房意味着购房者需要为这些显著的 “品质提升” 支付相应的溢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购买新房更多地属于改善型购房的范畴,品质也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不过,现在楼市面临着消费降级、收入收缩和阶层下沉的严峻挑战,改善购房者所能、或者说希望承受的总价是在不断下滑的。

品质内卷、叠加的背后,是成本的不断增长,带来的更高的房价。与其说是“品质过剩”,不如说是“房价超过预期”。

新计容楼盘上市后大受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计容的本质是降房价,购房者能够以更低的总价实现改善面积的目标,又兼顾到居住品质。

如前文所说,在经历了不限价、改善盘井喷之后,市场趋于理性,已经走过了那个凭借单一策略或产品就能纵横市场、无往不利的时期,目前可以明显高出大面积市场开始乏力,现如今再一拥而上的堆配置、卖高房价显然行不通了。

各个项目还是要结合自身地段、品牌、产品和营销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调好“价格”与“品质”的关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多元化、精细化发展。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