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少将”董宪维:行骗380万,被抓后反问民警:我不是少将吗?

墨渡有熊心 2025-04-09 10:34:47

董宪维,一个出生于1985年的普通农村小伙,最终却因为冒充少将、诈骗380万元而被判14年有期徒刑,真是让人唏嘘。他从一个逃学撒谎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靠欺骗谋生的大骗子,15年间坑了19个家庭,最后在2013年被警察当场抓获。

这家伙被抓时还嘴硬,反问民警“我不是少将吗?”结果证据一摆出来,他立马就蔫了。

农村出来的“问题少年”

董宪维的老家在中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1985年那儿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泥泞的小路,破旧的土房,村民们一年到头围着几亩地打转,日子过得紧巴巴。他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穷得叮当响,但特别看重教育,总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董宪维供到学校去,希望他能考个好前程,跳出农门。

可董宪维偏偏不领情。他从小就不喜欢学习,上学对他来说跟受罪差不多。村里的学校条件也不咋地,教室墙皮脱落,课桌摇摇晃晃,冬天冷得手都伸不出来,可这些都不是他逃学的理由。

他就是单纯不想学,觉得读书没意思。老师讲课他就走神,作业经常交白卷,考试成绩常年垫底。逃课更是家常便饭,动不动就跟老师撒谎,说家里有事或者身体不舒服。他那张嘴挺会编,老师有时候懒得追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他爸妈问起学习咋样,他也从不老实交代,总说“老师表扬我了”“成绩还可以”,哄得二老心里美滋滋。初中好歹混了个毕业证,但高中他是死活不愿意上了。父母劝他,说再读几年书以后日子好过点,他却拿出一副孝顺的样子,说不想拖累家里,要去南方打工赚钱供自己上学。

其实呢,他压根没想过继续念书,就是想逃出去玩儿。爸妈信以为真,抹着眼泪送他上了去广州的火车,还塞给他点路费,叮嘱他好好干。可谁知道,这只是他骗局人生的起点。

广州的苦日子与传销“启蒙”

到了广州,董宪维才发现现实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他满脑子发财梦,以为自己随便干点啥就能赚大钱,可一个初中毕业的小伙子,能干啥呢?没文凭没技术,只能去工地搬砖、和泥,干最苦最累的活。

广州那时候正是建设热火朝天的时候,工地到处都是,尘土飞扬,太阳一晒人就跟烤熟似的。董宪维干了没几天,手上磨出水泡,腰酸背痛,他就受不了了。他从小就懒散惯了,哪受得了这种苦?没多久就辞了工,窝在租来的小破屋里,整天啥也不干。

那出租屋估计也好不到哪去,窄得转不开身,墙上斑驳一片,夏天闷热冬天漏风。他爸妈还时不时寄点钱过来,以为他在外头吃苦赚钱,他倒好,全拿去混日子了。没活干,没收入,眼看着钱包瘪下去,他开始慌了。

就在这时候,他捡到一张“高薪招聘”的小广告,上面写着“活少钱多”“轻松致富”之类的话。他一看,心动了,觉得天上掉馅饼,赶紧按着地址找了过去。

结果到了地方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是个破厂房,里头挤了一堆人,一个“讲师”在台上唾沫横飞地讲怎么快速发财。这不是啥正经工作,是个传销窝点。

换成一般人,可能扭头就走,可董宪维却觉得这玩意儿挺适合自己——不用出力,靠嘴皮子就能赚钱,多轻松啊。他留了下来,凭着他那点撒谎忽悠的本事,混得还挺不错,很快就当上了小头目,专门拉人头、骗别人掏钱进来。

传销那套路他学得快,洗脑话术一套一套的,什么“投资今天,明天暴富”“跟着我干就有回报”,说得天花乱坠。他自己不信这些,但忽悠别人特别有一手。

可惜,这种“好日子”没持续多久。警方盯上了这个传销团伙,一次突击行动把窝点端了,董宪维也被抓进去拘留了一阵子。按理说,这时候他该醒悟了,可他没有,反而觉得诈骗这条路挺“有前途”,只要做得再隐秘点,就能发大财。

从传销到冒充军官的“转型”

出狱后,董宪维没想着回头是岸。他琢磨着,传销虽然来钱快,但风险太大,容易被抓,得换个更“高级”的法子。

他听说有些家长愿意花钱找军官帮忙,把孩子送进军校,还能毕业后分配工作。这买卖利润高,还不容易被怀疑。于是,他决定冒充军人,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权有势的军官。

他先找人伪造了一本军官证,又买了一套军装,自称“董大维”,军衔是大校。他个子高,脸型方正,穿上军装还真有点样子。

为了让这身份更可信,他在2005年跑到北京,开了个叫“军威投资”的公司。公司办公室装修得挺唬人,墙上挂着军人训练的照片,桌上摆着假勋章,还有网站和宣传册,一看就像那么回事。他还买了几本心理学书,琢磨怎么让人相信他的鬼话。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那些想让孩子进军校的家长。在中国,军校毕业等于铁饭碗,很多家庭都盯着这块肥肉。

董宪维就抓住了这点,声称自己有“内部关系”,能帮孩子走后门进军校,还能安排部队工作,但得先交一笔“关系费”。他一张嘴就是几十万,态度还特别傲慢,说不交钱就没名额了,反正后面排队的人多的是。

第一单生意就让他尝到了甜头。2005年,内蒙古包头一个叫岳女士的家长找到他,说儿子高考没考好,想进军校。董宪维拍胸脯保证,说自己在北京军区有关系,30万就能搞定。岳女士犹豫了一下,但架不住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最后咬牙把钱交了。

其实,他压根没啥关系,所谓的“军校”就是个成人军事培训机构,谁都能报名,跟正规军校八竿子打不着。可家长们不懂这些,孩子去了培训班,他们还以为真进了军校,等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

骗局升级:从大校到少将

第一单得手后,董宪维胆子大了。他发现没人报警,觉得这买卖稳赚不赔,就开始全国跑,专找这种望子成龙的家长下手。他还给自己“升职”,从大校变成了少将,自称“总政干部部副部长”,听着就高大上。

他骗人的手法也越来越熟练,办公室弄得更气派,宣传材料做得更精美,连自己的穿着打扮都升级了,军装熨得笔挺,胸前挂满假勋章,走出去真像个大人物。

15年间,他一共骗了19个家长,攒下了380万元。这钱来得太容易,他花得也快,买豪车、名表,住进北京的高档小区,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他甚至有点入戏太深,觉得自己就是“董大维少将”,跟人聊天时满口军区的事儿,好像真干过似的。长期活在谎言里,他都快分不清现实了。

可这些家长也不是傻子,只是碍于面子没吭声。孩子没进军校,毕业也没分配,他们慢慢察觉不对,但很多人不好意思报警,怕丢人。董宪维就靠着这点侥幸心理,一路骗到了2013年。

骗局终结:被抓的那一刻

2013年3月29日,董宪维的“好日子”到头了。那天他在北京一个高档小区开讲座,又在忽悠一帮家长。警方早就盯上他了,军方一查档案,根本没这个人,他的军官证是假的,军装是买的,公司就是个空壳。警察直接冲进会场,把他摁倒在地,当场带走。

听说他被抓时还不服气,嚷嚷着自己是少将,说警察会后悔。可证据一摆出来,伪造的证件、受害者的转账记录、培训机构的真相,全都清清楚楚,他再也装不下去了,坐在审讯室里哭得稀里哗啦。那一刻,他从“少将”变回了董宪维,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法院判得很干脆,冒充军人诈骗380万元,性质恶劣,判了14年。他的家人也来了法庭,爸妈哭得喘不上气,恨自己没教好儿子。受害者有的气得发抖,有的只能叹气,他们不少人为了孩子掏空了家底,结果啥也没捞着。

进了监狱,董宪维那股子嚣张劲儿彻底没了。14年铁窗生活不好过,监狱里规矩严,劳动重,他这种懒惯了的人估计吃了不少苦头。听说他一开始还不服管教,但慢慢也就认命了。出狱时,他已经是个中年人了,回到老家,面对的是爸妈的失望和村里人的冷眼。

他现在老实多了,帮着爸妈干点农活,还学了点农业技术,想用后半辈子弥补点啥。可那些受害者的损失,他是补不下了。380万,大部分都被他挥霍光了,留给受害者的只有愤怒和遗憾。

结语

董宪维这骗局能撑15年,真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钻了人性和社会的空子。先说家长这边,很多人都想给孩子找条好出路,军校这东西听着就靠谱,谁不想试试?董宪维就抓住了这心理,拿“内部渠道”当诱饵,让人觉得花钱就能买个未来。再加上他那套军人身份,军装一穿,证件一亮,一般人哪敢怀疑?在中国,军人地位高,大家天然就信他几分。

还有,他挑的都是不好意思声张的受害者。家长发现上当后,怕丢脸,宁愿吃哑巴亏也不报警,这就给了他可乘之机。加上他公司弄得像模像样,宣传做得天衣无缝,外人一看还真以为是正经路子。

董宪维就是个反面教材,想不劳而获?门都没有。踏实做人,老实做事,才是正道。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