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难民涌入边境,国门为何不打开?历史教训太过深刻

世间一分钟 2024-10-22 16:54:48

10月19日凌晨,缅甸局势骤变,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向中缅边境,导致边境线几近“爆棚”。网友拍摄到中国军队和武警严阵以待,每一位边防战士日夜坚守,誓死守护祖国的大门。

与此同时,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出台相关难民收容政策。于是,一些声音开始对中国进行反思和批评,指责中国缺乏同情心,称其为冷漠的国家,因为中国并没有实施任何收容难民的政策。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开放国门?缅甸问题到底在哪里?

缅甸战乱导致人道危机

历史上,缅族王朝在强盛时期曾征服过周边一些少数民族,但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语言障碍等原因,始终未能有效统治这些地区。英国殖民后,进一步征服了一些缅族王朝未曾控制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拉拢这些少数民族共同对抗缅族,英国给予了他们较高的自治权。

二战期间,英国为了联合少数民族抵抗日军,承诺战后会给予克伦族、克伦尼族、克钦族等少数民族独立的地位。然而,战后英国为了自身利益,违背了承诺,拒绝了少数民族的独立要求,坚持维持一个统一的缅甸。最终,缅族和少数民族被强行捆绑在一起组成了缅甸联邦。

客观而言,独立初期,缅族对少数民族给予了很高的政治礼遇。首任总统苏瑞泰是掸族人,首任陆军司令史密斯邓是克伦族人,民族事务部部长是克钦人,议会中也有不少少数民族代表。

然而,这样强行拼凑的联邦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克伦族坚决要求独立,他们既未签署《彬龙协议》,也未派代表参加缅甸的独立庆典。

1962年,缅甸军人吴奈温建立军政府,实行高压统治,导致少数民族纷纷起义,这标志着缅甸内战的开端。这些起义军演变为今天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

2010年缅甸结束了军政府统治,但新政府依然未能解决少数民族割据问题。缅甸内部军阀势力复杂,各派经常发生内战,一些军阀还为牟利开展多种经营,缅军也因此负面消息频出。

缅甸的少数民族与政府的对抗不断加剧,战争带来的积怨越来越深,反抗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最终陷入了内战的死循环。老百姓生活在战火之中,家园破败,生计堪忧,陷入极大的痛苦。

缅甸从未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现代国家的特征之一是由政府垄断暴力使用权,而缅甸由于历史上的民族整合失败,再加上近现代被英国强行拼凑,注定了其内部的分裂。

自2021年2月以来,缅甸一直动荡不安。军方宣布2020年11月的大选结果无效,逮捕了昂山素季等民主领袖,打断了本就脆弱的民主进程。这一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武装冲突。

2023年,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缅甸的人道危机规模巨大,已有26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其中110万人流离失所。超过1800万人急需人道援助,较政变前增加了100万人,是2022年同期的19倍。特别是儿童成为了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约600万儿童急需援助。

缅甸的卫生系统崩溃,数百万人没有安全的住所和饮用水,经济困境加剧,家庭财务状况恶化。农业中断、快速通胀使基本食物难以获得和支付。儿童面临流离失所、医疗和教育中断、食品不安全、营养不良,甚至还有被强征入伍和心理创伤等多重危机。

他们曾经做了什么?

随着缅甸内乱不断升级,数以万计的民众在战火中背井离乡,怀着对和平的渴望,涌向与中国接壤的边境线,试图在中国土地上寻求一丝慰藉。

然而,这4000公里的边境线两侧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是和平安宁,一边是内乱中的民众苦不堪言。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平、内敛温良,时常向困境中的人们伸出援手。

有人提出是否应允许缅甸难民进入中国避难。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边境线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是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象征。如果轻易打开国门,不仅会威胁国家安全和稳定,还会辜负那些长期守卫边境的英雄们的辛苦付出。

有些困境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他们需要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承担后果。如果不是当初的选择,何至于今日被拒之门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投入了200名工程师、20万民工和40万远征军,用血的代价换来了缅甸的和平。然而,志愿者在缅甸寻找远征军遗骸时,却发现他们的遗骨竟被埋在厕所、猪圈和垃圾场旁。

新中国成立后划定国界时,周恩来总理曾两次到云南,询问他们的先辈是否愿意回归中国,然而那些先辈嫌中国贫穷,毅然选择了缅甸籍。如今,这些选择的后果正在显现。

有云南的网友表示,小时候学习“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曾以为这是全国普遍的教育,直到长大才发现只有云南才有这样的课程。多年来,云南缉毒警察为守护国门付出了无数鲜血和生命,正是他们的牺牲,才确保了我们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

缅甸电信诈骗猖獗时,缅甸那边几乎全民都成为了赏金猎人。他们不仅举报了许多中国的卧底缉毒警察,导致这些警察牺牲,还协助缅方抓回了不少逃出的中国人。因此,缅甸的苦难并非我们造成的,但云南边境的苦难却与他们息息相关。

如果允许这些难民进入中国,谁能保证其中没有投机倒把的人,甚至穷凶极恶的罪犯?我们无法确定。这样做不仅对不起云南孩子从小接受的“三生教育”,更是对不起每一位牺牲的云南边防战士,对不起那些因为缅甸赏金猎人而丧命的同胞。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此,一个都不能放进来。正如古语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的惨痛教训

为什么中国要接受难民?回顾中国的历次发展历程,当中国遭受鸦片侵害时,没有一个国家前来帮助。当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也没有哪个国家站出来为中国伸张正义。在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战争中,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收中国的难民。因此,如今中国有充足的理由选择不接收难民。

实际上,中国是一个重视人情的国家,我们也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国家出现难民。当类似的情况发生时,中国也希望伸出援助之手,但接收难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是简单同意就能解决的。

近年来,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战争频发,导致难民数量激增,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很多国家都接收了一部分难民,而中国始终处于拒绝接收的状态。

并非因为我们冷血无情,而是我们时刻牢记历史的教训,时刻警醒农夫与蛇的故事。

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中,早在汉朝时期,匈奴因惧怕中国将军的威名而选择臣服于中国,许多匈奴人也来到中国定居。当时我们友善地接纳了他们,然而这样的举动为后来的国家动乱埋下了隐患。

随着朝代的更替,这些曾经臣服的匈奴逐渐滋生了叛乱的念头,开始在暗中策划反叛。到了西晋末年,中国境内仍然有大量匈奴人存在,他们趁着我国国力衰弱,与内外势力勾结,建立了多个非汉族政权,并与南方政权对立,给国家带来了巨大伤害,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到了近现代,当欧洲大陆的各国纷纷清除并驱逐犹太人时,中国却友善地接纳了这些流亡的犹太人,给他们提供了安身之处。然而,在日本侵略东北期间,部分犹太人与侵略者勾结,密谋实施“河豚计划”,企图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幸亏中国人民顽强抗争,才阻止了他们的图谋得逞。

约旦、埃及、黎巴嫩等国家因为接收大量难民,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国家因此一蹶不振,社会动荡不安。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自然容易成为外界觊觎的目标。如果接收难民,这不仅会加重国家经济负担,还会带来安全隐患。难民不工作,靠救济过活,会成为国家巨大的财政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难民来自不同的国家,生活背景、文化、宗教信仰各异,尤其是其中潜在的极端分子,可能对国内的居民安全造成威胁。难民身份难以核实,如果有人借机混入,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历史反复给予我们教训,因此在难民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谨慎。并非我们没有同情心,实际上,中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人道援助,不一定要接收难民入境。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