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有变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规划好了夺取天下的战略。概括说来就两条。第一是占据西川并跨荆州。第二条是积蓄实力,一旦时机到来,便从西川和荆州两路夹攻,席卷中原。
可惜,随着关羽兵败荆州,这个战略也等于废掉。由此这才有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
一则是不能让曹魏安心发展,否则以曹魏那大块头,就算蜀汉开挂也没法比。这其实也是为何曹魏人才一茬又一茬,蜀汉却是“廖化作先锋”。这没办法,人口基数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二则就是通过北伐制造混乱。当一方弱小时,最希望的就是乱局,以便乱中取胜,浑水摸鱼。诸葛亮真曾达到过此目的。如第一次北伐时,逼得曹叡不得不亲自坐镇长安。哪料都城洛阳却传出谣言,说曹叡被诸葛亮给杀掉了。
一时间洛阳人心惶惶,搞得曹魏大臣和郭太后,差一点把曹植送上皇位。亏得曹叡赶回来的及时,若晚一步估计曹魏内部就先打起来了。毕竟那时曹叡刚登基,根基还不稳。
因此诸葛亮劳师北伐,虽被许多人认为是无用功。但站在三国大格局考虑,却是蜀汉当时的最优选择。且也正是诸葛亮的北伐,导致了司马懿给“成精”了……
随着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曹魏也好蜀汉也罢,都不约而同开启了修养时期。就这样一晃16年后,如诸葛亮《隆中对》所期待的“天下有变”到来了,蜀汉等来了翻盘机会,这就是发生在公元249年,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
二、姜维一万偏师伐魏
所谓的“高平陵之变”,就是曹魏内部两股势力的一次角斗。一方以司马懿为首的门阀士族,一方以曹爽为大哥的曹魏勋贵。至于皇上曹芳,就是一个“橡皮图章”,一直被曹爽握在手里。
且无论司马懿和曹爽谁胜了,曹芳都不会坐稳,否则曹爽为何那么挤兑司马懿,不但打破了门阀士族和曹魏勋贵的的平衡,还把曹叡遗留下来的姬妾占为己有?已经摆明了态度。
所以高平陵之变,堪称曹魏一次大洗牌。以至于逼得夏侯渊之子夏侯霸,都一竿子逃到了蜀汉,并被刘禅认亲——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生出两位女儿,着两个女儿,先后都成了刘禅的皇后。
因此把高平陵之变,称之为蜀汉翻盘的机会,一点不为过的。也就是说,倘若蜀汉当时能抓住这个机会,大举进攻曹魏,说不定真就能改变双方的强弱之态。
可惜蜀汉方面,仅姜维率不到一万人马的偏师,进攻雍凉地区。遭到了郭淮和邓艾的阻击而未能得手,根本没翻起啥浪花来,让这次绝好的翻盘机会给溜走了。而司马懿则趁机血洗曹爽等人,控制住了曹魏局面。
看到这,自然疑问也就来了,明明姜维已敏锐捕捉到了这次翻盘的战机,可为何只带不到一万人马的偏师伐魏?这事还真不能怪姜维,要怪就只能怪,蜀汉大将军费祎!
三、诛杀魏延
费祎最出名的事,恐怕就是在诸葛亮死后,他和杨仪一起搞死了魏延!
据《三国志》载,诸葛亮死前,已经意识到了想让魏延撤军很困难。故而留下遗言:让杨仪带着大队人马退回汉中。至于魏延,他想退回就退,他若不想,你们也别搭理他。
哪料诸葛亮前脚刚死,杨仪由于一直跟魏延势同水火,便动了歪心思,派费祎去试探魏延的态度。
就这样费祎来了,魏延当即表态:丞相走了,但还有我魏延,怎可能因一人之死,而废天下大事?跟着魏延就开始跟费祎两人讨论起了:谁留下,谁护送丞相棺椁回去,忙得不亦乐乎。
从这段记载就能推测出,当时费祎必是顺着魏延的意思表示:你说得对!否则魏延也不可能跟他讨论人员的去留名单。且以当时的官职来看,诸葛亮死后,魏延是官职最高的,又有军中资历,的确是不二人选。
就这样费祎跟魏延讨论完毕后,表示:“我立马回去说服杨仪,他就是一个长史,文官一枚,哪懂这些军事韬略,一定会同意你的意见。”可费祎一回去就跟杨仪合伙,两人匆忙撤军。
不久后,魏延也反过味来了,感觉这事不对。于是连忙骑马赶去,发现晚了一步大军已撤。
魏延当时就气疯了,把我当猴耍吗?故而不顾一切追击,堵截。这才导致了魏延被扣上谋反的帽子,被杨仪诛杀了三族。
显然,杨仪能顺利诛杀魏延,费祎是立下大功劳的,甚至是起到了“催化”作用。那么费祎就不懂,魏延当时已是蜀汉唯一的名将,蜀汉还靠他镇场子,不能杀,更不能起内乱吗?
很遗憾,史书上没写,故而也无法给出确切结论。不过在公元248年,费祎曾当着姜维的面,说了一句话。不但能从中看出,他为何协助杨仪杀魏延,同时也正是这句话,导致了蜀汉失去了最终的翻盘机会。
四、费祎的一句话
公元248年费祎来到了汉中。4年前,也就是公元244年,曹爽伐蜀时,费祎和王平正是依靠当年,魏延守汉中的战略布置,取得了“兴势之战”的大胜——真不知此刻费祎再踏上汉中这块土地时,有否想起被冤杀的魏延。
恐怕没有!因为自费祎主政后,便开始压制姜维。每次当姜维想对曹魏用兵时,费祎都要节制,仅给姜维最多一万人马。【(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这就是为何,高平陵之变时,姜维仅带着一万偏师伐魏的原因!
费祎总这么掐姜维脖子,姜维自然也不答应。于是费祎便这样对姜维说道:“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
意思就是说:咱哥俩都没法跟诸葛亮比。你看就算诸葛亮那么大的本事,都没法攻破曹魏。所以不如做安静的美男子,安心发展蜀汉,等后辈牛人出现。就别奢望一战成功,若败了呢?那时可就悔之晚矣了。
这其实就是为何,费祎协助杨仪杀魏延的原因。他跟魏延,就是所谓的“道不同”罢了,魏延要进取,他却要安守!姜维不也是这样吗?
公元249年,当姜维抓住“高平陵之变”的这个绝佳时机,率一万偏师玩命伐魏时,费祎就在汉中呢(公元251年费祎才回了成都)。显然他知道姜维伐魏,却当吃瓜群众。倘若当时他也自汉中起兵,或授予姜维更多兵马,结局必会不同。
故而才说,正是费祎这一“吃瓜”,坚持他的“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导致蜀汉这最后一次翻盘机会,被他给毁了……
呵呵,费玮才是智者,如果把蜀国全部可动用兵力全给姜维能有多少?按蜀国当时的总兵力不足10万,除去各地最基本防守兵力,可动用兵力不会超过5万,而魏国人才济济,司马家三人,邓艾钟会郭淮文鸢等等,魏国兵力10倍于蜀国,智不出敌力不能胜,不过是凭地利防守,什么时候全军出击,蜀国就亡于什么时候,不可能有第二种结果
蜀国的灭亡,诸葛亮父子有很大责任,魏延被害,费祎丶诸葛亮都起了很坏的作用,费袆烂人一个,竟然得到诸葛亮欣赏,费又提拔了黄皓等一邦奸臣,诸葛亮还欣赏谯周,谯周就是被后世汉奸奉为祖师
刘禅,大智若愚,不博空名,善始善终,旷古奇才!试问,天下帝王有几人如斯?
三国时期,家族比国家重要,对家族的忠诚度远胜君王国家,诸葛亮家族三方下注,无论谁胜,诸葛家族都立于不败之地
魏延可惜了
诸葛不识人
杨仪丶魏延都把费袆当朋友,但他二面三刀,不仅不劝和,相反让矛盾激化,最终国家受害,费袆受益,诸葛亮与杨仪是老乡,在杨仪与魏延的斗争,偏向了同乡,魏延是刘备的老班底,深得刘备看重与信任
天下有变,但诸葛亮的两大基本点都已经不在了,有变也无法趁势而⬆️了
三国人口从汉末7千万降到数百万,打屁的大仗。一万人都是多的了。
要乘许嘉璐那帮人大都还健在,尽快去告
我看你这个蜀国怎么圆过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呀!
只有荆州集团希望北伐,西蜀集团早就准备好投降了,他们认为:反正谁来了我们都是当老二的命,干嘛给你们拼命呢?
如果不是自动生成,我要把司马懿写成司马一
我祖籍江西,先祖到武汉经商,现居广东,我经常说我是江西人,也说我是湖北人,但我一辈子都不会说我是广东人
高平陵之变时,从魏都洛阳传消息到蜀汉就要十几天了,姜维想办事都来不及
想多了吧,靠姜维一人想有所成就?
魏国与刘备建立的蜀汉是不可能相互承认的,魏的帝位来自于汉献帝约禅位,对魏来说,汉祚已绝,蜀汉认为,刘备继位,是汉朝的延续,魏称帝不合法理,是汉贼,魏贼,如果魏承认刘备地位,则魏自己不合法,反之亦然
所以郭修是姜维弄过来除掉费祎的??[得瑟]
“一般”我经常写成“一班”,如果有人批评指正,那我只能说,我这水平,只有一班
蜀是后世史家称刘备建立的国家,魏国认为他非法,是不承认,认为没有这个国家,孙权承认刘备建立的国家是汉朝的延续,也称其为汉
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故立坛杀牲,昭告神明,再歃加书,副之天府,天高听下,灵威棐湛,司慎司盟,群神群祀,莫不临之。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士,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凡百之约,皆如载书,信言不艳,实居于好。(吴蜀盟书节选)
魏称刘备建立的国家为蜀,快申请专利呀
魏延死的时候就4十多岁了,就算活到那时候也六七十岁了,
高平陵多大点事。司马懿总领雍凉长安军政。郭淮邓艾都是嫡系。雍凉一线曹魏少说十万部队。你把蜀汉全国都调过来也没有这么多人。天水安定长安都是坚城。郭淮邓艾都是善守的将领。你拿什么打魏国。就算你拿得下长安,武关,潼关,函谷关都不在手你又拿什么守呢?你知道从梓潼运粮到雍凉要多久吗?运到汉中都要走三个月,还运到雍凉?就算你蜀汉能拿的出十万大军给姜维,十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
文学有一定的借鉴通道作用,但也得走出作品。千年前搞个《易经》,有人着魔,孔子说过几句实在话后人背了几千年,想想看今人谁说的话不是类似的话?三国中罗贯中,设计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让司公,瑜儿出现在诸葛面前成就了诸葛智慧,一读《红楼梦》天天做美梦,梦醒就完了,给名人立了多少碑,还有今人没饭吃。故事虚构多,别像坐车对号入座。研研究研究现在吧,老师都下岗了,叫鱼不有问题吗?不解决,你让吹柴人去听你评书吧!
如果蜀国坚守不出,等到八王之乱时,天下唾手可得!五胡乱华根本不可能了,费祎是对的,真的时机没有来,姜维糊涂!
刘备背恩。。。。出自巜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
你回复我————""请举一例三国志说蜀国,一例就行"",我举了一例,请批评指正
我突然想起,回字有十几种写法
如果怀疑刘备的国号为汉的,而是蜀的,我也懒得与你们争了,你们自嗨吧,还有我说杨仪诸葛亮是老乡,没说是琅琊老乡吧,杨仪与魏延同为蜀志十,我想我应该不会搞不清楚他们的籍贯吧
因为我没看史书,误认为刘备国号为汉,今有人自言熟读史书,说刘备国号为蜀,对此,我受教了
杨爪应为杨仆
诸葛亮就一萧何的角色,那次就是刘备要打成都
诸葛亮位列武庙十哲,荣誉证书很多,实际上就一草包,奖励他忠心耿耿的,名将打仗,基本上是从小变大,从弱变强,他相反
诸葛亮一身谨慎,反而成为了他缺点,策略过人,但胆气不足,一次北阀,如果采用魏延的建议,兵分两路,就有可能改写历史
武将出身的魏延很难跟那些荆州文人混到一块去,所以魏延几乎必死,不死也会被雪藏。他的性格与关羽太像了,但关羽有张飞赵云在来维持他们的圈子,魏延就是光杆一个人。
诸葛亮慧眼识娼妓!提拔赏识费祎,器重谯周
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兵子午谷,一战定乾坤!
费祎有点像曹参,萧规曹随。
我错字很多,译写成泽,我认了
魏延不在了奈何
诸葛亮慧眼识娼※!提拔赏识费祎,器重谯周
不可能的,除非魏两大势力内战大打出手,打得你死我活
诸葛亮眼光不行,先有马谡,后有姜维,费讳!
费祎是正确的!
魏与蜀相互不承认,都认为对方非法
胡搅蛮缠没什么意思
都不要争论了,看,说刘备国号为蜀,我也认为是正确的,没读书没底气呀!
魏称刘备建立的国家为蜀,这是一大发明
张鸽我认错,至于你引用诸葛亮丶张飞丶赵云率军平到支援刘备打成都的史实,是对的,诸葛亮没统兵也是对的,他就是粮草官,负责镇守后方,或者筹集…粮草,诸葛亮军事草包,但管理经济及治军,三国时,没有几个人比得人他
刘备指定的军事主官是李严,内政是诸葛亮,诸葛亮整垮了李严,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一个人的成就大过他的能力时,都会守成思想。
北伐的目的是取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