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蜀汉五虎将
“蜀汉五虎将”这个概念是《三国演义》提出来的。《三国志》中,刘备成为汉中王后,仅封了“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
在费诗代表刘备去往荆州,向关羽传达相关决议之前,诸葛亮曾表示过担心:关羽未必认可黄忠,万一闹出啥幺蛾子来咋办?当年马超投降时,关羽就闹过,诸葛亮连忙点赞关羽“超逸绝伦”,马超只能跟张飞并驾齐驱。
如今压下马超这个“葫芦”,又浮起黄忠这个“瓢”。关羽既是蜀汉第一名将,又坐镇荆州这个争夺天下的根基——日后想一统天下,就必须要有荆州上将的配合。因此诸葛亮这才担心。
刘备则很轻松,说:“我自会处理。”于是这才有了费诗那句“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三国演义》则直白翻译为“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算压住了关羽。但不论怎样,蜀汉五虎将由此深入人心。至于赵云上位,则是因《三国志》中将这五位并列入传。恐怕对应的便是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于是,这便出现了个好玩的现象。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史书验证盖章的“正品”。所谓“太祖(曹操)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哪料却全面输给了“赝品”的蜀汉五虎将。
不得不说,这就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其中尤其是五虎将之首的关羽,翻史书吧,对关羽的记载其实很少,但却在《三国演义》中虚构出来了,温酒斩华雄、华容道、过五关斩六将等。
二、关羽和荆州之败的影响
读三国,没有曹操和刘备,就找不到三国的主线。因为蜀汉和曹魏的争斗,才是主要矛盾。通俗说来就是正统之争。曹操握住汉献帝,干私活都名正言顺,光明正大。
刘备为了对冲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优势,就强调曹操是“汉贼”,他是刘汉传人(皇叔),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的理论依据。否则按正统观点分析,汉献帝禅让天下给了曹丕,何来谋逆?
只不过曹丕却来了句:“舜、禹(禅让)之事,吾知之矣。”本来被称颂的上古贤君的禅让制,就这么被曹丕这倒霉孩子,一句话给毁了不算,也等于间接承认了根本就没有禅让,他自己就是谋逆——所以笔者总感觉,曹丕脑子有点问题。
那么三国中,若没有关羽会怎样?公允说来,会缺乏一股子内在的精神力量。
诸葛亮代表的是“忠”,所谓:举国托孤而不疑。关羽则代表着“义”,投降曹操后,先白马斩颜良报恩曹操,后得知刘备消息后毅然“亡归刘备”。也难怪为了塑造关羽的“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关羽一再加戏,斩文丑,千里走单骑,由此关羽构成了关羽的“义绝”。
只可惜无论史书,还是《三国演义》都无法回避关羽的荆州之败(襄樊之战)。
关羽兵败荆州的后果就一个:蜀汉由全盛,迅速转为衰败。之前,一直被曹操按住地上摩擦的刘备,终于在汉中之战时一雪前耻,夺了汉中,为蜀汉建立了安全屏障(汉中是益州门户),使刘备有了足够底气自封汉中王,封赏四方将军(五虎上将)。
可关羽荆州败亡,不但使刘备丢了荆州,损失了最精锐的荆州兵团和最牛大将,也逼得他不得不发动夷陵之战,结果又惨败给陆逊。
由此哪怕诸葛亮再玩命,再神机妙算,也只能是“六出祁山”,但全程却都是在耍“小聪明”。比如,最经典的诸葛亮给司马懿送了女人衣服——其实这本身就代表了诸葛亮已无可奈何了!
都说司马懿当时太难看,但诸葛亮的难受也暴露无遗了。倘若有荆州在手呢?直接就能威胁曹魏的统治核心地区了,诸葛亮何必在祁山(雍凉地区)撞大运?
三、刘禅最恨关羽?
因此,自关羽去世后,如何给关羽定位,也就成了蜀汉的一大问题。刘备生前只给法正定位了,追封谥号为“翼候”。
所谓翼,就是翅膀。从字面上分析,就能得知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分量——等于刘备的双翼。从当时蜀汉内部情况分析,刘备之所以只定位法正,不是他忘了关羽、张飞、等人,而是出于安抚益州本土势力的需要。
在刘备取西川后,法正就成为了益州势力的瓢把子,敢逼着刘备娶嫂子——刘璋兄弟刘瑁的遗孀吴氏,史称穆皇后。就是希望通过刘备联姻,取得跟益州豪强势力的联合。
而关羽、张飞、庞统、黄忠、马超等人,则明显是刘备期待刘禅在一统天下后,给予最高规格的追封。
但可惜刘禅终究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活着时,一切有诸葛亮。而诸葛亮是以“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为目标,自然也不会天下未定,就追封功臣。后期的蒋琬、费祎等人,都以“蜀汉生存”为目标,也不会建议刘禅追封,而是频频大赦。
如此到了公元260年,也就是蜀汉灭亡前三年,刘禅终于决定追封那些已经逝去的功勋们了。恐怕是刘禅感觉到了蜀汉的风雨飘摇了,想用这种办法,激发斗志啥的。
结果蜀汉五虎将(四方将军)中,出现了一个好玩的现象。
张飞追谥为“桓侯”,马超追谥为“威侯”,黄忠追谥为“刚候”,赵云在一年后,被追谥为“顺候”。这四位都属于“美谥”,也就是说刘禅盖棺定论:认为这四位都是功勋卓著的蜀汉功臣,功劳为主。所谓“时论以为荣”。
但关羽的谥号却是“壮缪侯”,这是一个恶谥!
“名与实爽曰缪”,意思就是说,能力、作用等和实际贡献不相符,叫“缪”。等于是否定了关羽。故而许多人因此才说,蜀汉五虎将中刘禅最恨关羽。那么果真是如此吗?
四、看看关羽的孙子娶了谁?
通过前文分析关羽,尤其是荆州之败的后果,刘禅最恨关羽似乎是成立的。毕竟,蜀汉败亡,源于荆州——这已经是定论了!再巧嘴如黄,也没法翻过来。
刘备不说啥,那是因他跟关羽的感情太深。刘禅能跟关羽有啥感情基础?关羽死时,他才13岁。后来他认诸葛亮为相父,娶了张飞的女儿当老婆。所以,跟刘禅最亲密的臣子,是张飞和诸葛亮。
张飞的长女去世,刘禅二话没说,再娶张飞此女为皇后。诸葛亮去世后,他把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当成亲儿子般,以至于诸葛瞻刚到婚配年岁,刘禅就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诸葛瞻,当了驸马爷。
但且慢,刘禅一共有两位女儿,长女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那么幼女嫁给了谁?
《三国志》中写道:追谥(关)羽曰壮缪侯。子(关)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关)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
意思就是说:关羽儿子叫关兴,字安国,诸葛亮异常喜欢他,认为必有大才。于是悉心培养,才二十岁就当上了侍中和中监军,哪料没两年却死了。于是关兴之子关统便继承了爵位,并在后来娶了刘禅的次女,也当上了驸马爷!
这是刘禅最恨关羽吗?若恨关羽,他为何把幼女嫁给关羽的孙子?所以给关羽恶谥,只能说刘禅不得不表态,毕竟关羽生前得罪的人太多,且由于一直镇守荆州,他的根基和影响力没在成都。
关羽死后,刘备、诸葛亮活着时,尚能压制住那些不利于关羽的言论。但公元260年时,连姜维都遭挤兑,谁还能压制住?所以刘禅不得不一面给关羽恶谥,又一面把女儿许配给关羽的孙子关统,用这种方式补偿罢了!
已经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