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中国人吃饭的场景,你还记得吗?价格更是低得吓人

李好宽海燕 2024-12-05 17:34:36

七十年代人们吃饭时的场景你还有记忆吗?那个时候白菜有白菜味儿,大米有大米味儿,猪肉有猪肉味儿,那时候的猪肉很香,苹果很甜,番茄生吃也好吃,吃什么都好吃。回不去了。怀念青春。人与人之间有人情味儿!

七十年代我们工厂食堂菜类也蛮丰富,猪肉,水豆腐,油炸豆腐,芋头,时令蔬菜等等都不少,猪肉1角銭1份,油炸豆腐1角銭3片,素菜5分銭1碟,那时的生活条件虽然没有现在更丰富多彩,但是大家的工作·思想都是积极向上的,工作之余大家都积极参加厂里举办的各种娱乐活动,因此那时的我们生活也觉得很快乐。

这是七十年代的上海一家人吃饭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饭菜做的很精致,特别餐桌上的铝锅如今应该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六七十年代工人的工资是,学徒工每月工资十八元,售货员每月二十八元,工厂工人每月三十六元至四十二元。六,七十年代,社员一整天挣分就十分!相当于一毛钱!就是早上两分,上午,下午各四分!那时物价低,工资低,一个工人只能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如果是单身职工要买辆自行车都很难,那么谁还有钱去吃大餐。

工厂两个女工把食堂的伙食饭打回来吃的,看到床头柜上的暖瓶是七十年代比较有特点的,镂空暖瓶和竹遍暖瓶在当时是主流。

那时候农村人吃饭是端上一碗′到人多的地方去吃,夏天找有风的地方,冬天找有太阳的地方,边吃边吹牛唠嗑,没唠上两句饭碗空,回家再盛继续来找热闹!

1960、1970年代凭票供应能保证供应,不是的,那时物资短缺,即使有票,往往也不能保证供应。一大早带着肉票去排队,除了过节保证供应外,平常只能是排在中间之前的人,用肉票才能买到肉。

过年时一户人家正在包饺子,那个年代小孩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吃上一顿白面馍或者大米饭和肉。过了年,每顿就是黑馍,和红薯糊汤就红薯叶酸菜伺候,有时还吃不饱。要想穿新衣,吃好饭,只能等到来年。

过去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画面记忆犹新,那时候,吃饭时候,全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但非常开心,现在,很少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那个年代,每家每户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去菜场排队买菜,然放烟花爆竹,热热闹闹的,大家生活的都是很开心的,尽管物质上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是,却都是绿色安全的,没有任何添加剂,那些猪鸭鱼肉,都是自然生长的,那些好东西,现在再也吃不到了!!

一分钱一碗白粥,二分钱一份斋肠粉,三分钱一份肉肠粉,这就是70年代的生活状态,一个人两毛钱就可以简单过一天,普通工人的工资在20元至30元一个月还有小小储蓄,蓬年过节还可加歺,那个年代都是非常平等,大家都不存在攀比,现在就不说了

实话实说,七十年中后期,二元钱到县城虽山珍海味吃不上,但一人吃饱吃较好还是行的,当年都是国营或大集体饭店。二元钱可吃上:8角钱猪头肉(一斤),5角钱小拼的盘(花生香干),没有粮票一大碗米饭2角5分,饭量大的两碗也够了,2角钱可买碗菜汤,里面有几片豆腐。要知道,那时2元钱可是正常拿工资人的两天收入。谁又舍得去随便消费呢?

七八十年代在农村,就是好多家的青壮年少年,手里端着一大碗粥,另一个手里拿着两三个大饼子,手指间挟着颗大葱,到稍微开阔的地方,守着个大碾子,边吃边听一些有知识有经历的老人讲故事,讲传奇,或者是听那些经常出门的人,讲些各地风俗习惯人情之事,现在回想起那场面都很美好。

职工食堂里的就餐情况,看看“人世间”电视剧,基本属实。八十年代初,我刚进工厂,一份"大肉"带菜底,2角!

这个国营饭店!在我们这里也有!门面差不多!70年代、农村人吃酒席、送点心、两筒面条、一碗鸡蛋!或者一盘蒸菜包、一盘萝卜丝蒸饺!礼金1-2元红包!城市吃酒席2-4元红包!80年代初2 -6元、末期6一10元、九十年代、10 -20元、

七十年代大学生在学生宿舍吃饭店场景,那时候的大学生不但免费,而且每月还有相当不错的伙食费,毕业还包分配,现在不知道是后退了还是跟不上步伐

珍贵的老照片勾起了满满的回忆,当年人们对生活没有所求能吃饱穿暖就知足了。那时真是什么都原汁原味,烧肉从来不用放油,现在的猪肉就是搞油泡都粘锅

这才是人们梦想的“人间烟火”,可惜啊一去不复返,社会的悲哀人民的失落。时代不同,食物的味道也不同,总的来说我还是怀念小时候那种纯真的味道。永生难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