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老桩木质化处理,居家浴室高湿环境,七年桩体防腐法,修剪造型专家建议

疏星晚月 2025-02-22 22:48:40

多肉老桩木质化处理,居家浴室高湿环境,七年桩体防腐法,修剪造型专家建议

你是否曾经在家中养过绿植,满心欢喜地看着它们一点点成长,却突然发现原本生机勃勃的绿植开始变得病恹恹的,叶子开始发黄、枯萎,甚至整株都死掉了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关于多肉老桩的一些事儿,尤其是针对它木质化的处理,以及在居家浴室高湿环境下养了七年的桩体防腐方法,还有修剪造型的专家建议。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像我有个朋友,住在南方的某个小城里,家里地方不大,但是特别喜欢养绿植。她在网上看到多肉老桩特别有韵味,就满心欢喜地入手了一盆。刚开始的时候,这盆多肉老桩长得还不错,叶片饱满,颜色鲜艳,她逢人就炫耀她的宝贝。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盆多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叶片有点发软,还出现了一些黑斑,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其实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遇到,多肉老桩虽然好看,但是养起来是有一些讲究的。

首先咱们说多肉老桩这个绿植品种。和普通的多肉比起来,老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杆子比较粗壮,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年岁,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身上有很多独特的韵味。它的颜色也可能更加丰富,由于长时间的生长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一些渐变的效果。不像那些刚冒头的小多肉,颜色单一得很。再比如说和仙人掌这种绿植比起来,多肉老桩的口感(这里指视觉上的观感,而非真的吃哦)要柔软精致很多,仙人掌满身的刺看着就有点“拒人千里之外”,而多肉老桩则给人一种温和、优雅的感觉。又或者和龟背竹对比,龟背竹叶子又大又有特色,生长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多肉老桩的造型更加奇特多变,每一盆多肉老桩都像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多肉老桩种起来也有不少门道。它的土壤很有讲究,不能太松散,不然水分流失太快,也不能太黏重,否则容易积水烂根。一般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还有蛭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就像有一个网友分享的,她在东北的一个平房里养多肉老桩。东北的冬天又冷又长,土地也很冻得硬邦邦的。她就想了个办法,在花盆底部加了一些小石子,这样排水性就更好了,多肉老桩在那样寒冷的环境下也能安然过冬。从浇水频率来看,一般来说,夏季半个月浇一次水就差不多了,因为夏天温度高,多肉老桩水分蒸发快,但也不能完全干了,不然它会渴死。而在冬季,在像我的朋友所在的南方小城那种比较温暖的情况下,一个月浇一次水就足够了。

现在咱们重点说说多肉老桩木质化的处理。为什么会出现木质化呢?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比如说在光照过强或者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多肉老桩为了生存,就会让自己的枝干慢慢木质化。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虽然木质化的部分比较坚硬,能抵抗一些伤害,但是也会让多肉老桩的生长速度变慢,而且如果木质化太严重,还会影响它的美观。那怎么处理呢?如果在木质化的早期,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养护环境。比如把它从阳光直射的地方移到有散射光的地方。我邻居家在四川的一个小院子里养了很多多肉,有一盆多肉老桩出现了一点木质化现象。邻居就把这盆多肉从院子里的正中间移到了墙角下,那里有窗户透进来的柔和的光线。过了一两周,木质化的部分就慢慢变软了,又开始有新的嫩绿色的芽冒出来了。

再说说居家浴室这种高湿环境,这在很多人家里是很常见的。如果多肉老桩养在这种环境下,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多肉在湿度高的环境中很容易滋生细菌或者发生腐烂。我认识的一个福建的网友,他家的浴室空间比较大,他就想在里面放几盆多肉老桩来装饰。一开始,多肉老桩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过了大概半个月,就开始有叶片发黄、发软的情况了。他发现是湿度太大了,于是在浴室里放了一个小型的除湿器,还经常给浴室通风。又过了一段时间,多肉老桩就慢慢恢复过来,重新焕发生机了。

要是已经养了七年的多肉老桩,那更得小心。七年可不短的时间,这时候的桩体防腐很重要。就像一个老物件要保养得当,多肉老桩也不例外。对于七年的桩体,施肥是个关键。不能过度施肥,不然容易烧根。可以偶尔施一点稀薄的液肥,大概三个月施一次。而且施肥后要浇透水,让肥料更好地被吸收。有一个贵州的朋友,他有一盆养了七年的多肉老桩,在施肥方面做得特别谨慎。他不贪心,每个月都观察多肉的状态,根据状态来决定是否施肥。在他精心的养护下,这盆七年了的多肉老桩依然健康茁壮。

修剪造型对于多肉老桩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好的造型能让多肉老桩的价值提升好几个档次。比如说可以把一些徒长的枝条剪掉,让多肉的株型更加紧凑、美观。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有个花匠专门给居民们提供多肉老桩的修剪造型服务。他会根据每盆多肉老桩的不同特点来设计造型。有的多肉老桩适合修剪成悬崖式,就像瀑布一样垂下来,特别有层次感;有的适合修剪成盘龙状,各个枝干缠绕在一起,像一条盘踞在花盆里的龙。

在修剪造型的时候,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在修剪的时候要用锋利的剪刀,这样切口会比较平整,有利于多肉伤口的愈合。而且修剪的时候要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最好是晴天。就像一个云南的朋友说的,他在修剪自家多肉老桩的时候,如果是在阴雨天,结果伤口就很容易感染,导致整个植株都出问题。修剪之后呢,可以把多肉老桩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如阳台。在北方的城市里,很多阳台空间比较大,而且通风性很好。但是也要注意不要直接把多肉老桩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因为修剪之后它的抵抗力比较弱。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不同多肉品种在养殖上的一些区别。除了前面提到的多肉老桩、仙人掌、龟背竹,还有熊童子和玉露。熊童子的叶片顶部有红色尖刺,就像小熊的爪子一样可爱。和多肉老桩比起来,它对水分的需求更高一些。它的叶柄比较细,所以在浇水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让叶柄积水,不然很容易烂掉。而玉露呢,它的叶片晶莹剔透,像玉石一样。它不喜欢强光,和多肉老桩不一样,多肉老桩可以接受一定时间的阳光直射,但玉露只要稍微晒一会儿,叶片就可能被晒坏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的养护环境下,不同的人养出来的多肉老桩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是个人习惯的不同,还是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去讨论吧。

0 阅读:1